22.《寓言四则(杞人忧天)》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2.《寓言四则(杞人忧天)》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24 08:13:17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部编版 七年级上
(杞人忧天)
《寓言四则》
情景激趣
《左传》鲁庄公七年(前687年)有这样的记载:某天夜晚,所有的星星都消失了,忽然,天空中下起了流星雨。流星雨砸到杞国一带,落星砸毁半个国家,房屋焚烧,大火连烧三个月。经历过此事的人,总是害怕天再塌下来。于是列子写下了《杞人忧天》这样一个富有启发的寓言故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著有《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道家的思想主张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列子著书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才奇简劲宏妙,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列子》,又名《冲虚经》,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歧路亡羊》、《纪昌学射》、《齐人攫金》、《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文学常识
(    )
(    )
(     )
(     )
图片 成语
揠苗助长
滥竽充数
狐假虎威
叶公好龙
1、读准字音
杞( )人 躇( )步 跐( )蹈
舍( )然 中( )伤 星宿( )
范读课文理解文意

chú

sh?
zhòng
xiù
2、视频朗读,注意语气
3、教师范读,注意停顿
4、自由朗读,读出情感
范读课文理解文意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崩塌陷落
依附

(四肢)弯曲伸展
星辰
伤害,受伤
踩踏
释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罢了
告知,开导
无,没有

四方
聚积的土块
聚积的气体
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范读课文理解文意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范读课文理解文意
5、翻译课文。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忧到“废寝食”。
后来“舍然大喜”。
精读课文把握寓意
明确:先解释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无处没有空气,不会塌;再解释日月星辰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最后解释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不会陷下去。
精读课文把握寓意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3.你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明确: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精读课文把握寓意
4.课文有怎样的寓意?杞人忧天的成语后来有怎样的比喻义?
寓意:不必毫无根据地瞎担心。
比喻义: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精读课文把握寓意
5、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出什么评价?请结合你的学习或生活说一说。
这是发现问题并且勤于探究的良好表现。
比如,在学校学习应对灾难的课程,教给孩子们在灾难面前自救的方法;把应急预案的制定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情来做,组织仿真演练……居安思危,早早做了准备,天灾面前我们肯定不会有那么多恐惧,损失肯定也会减少很多,这正是“杞人忧天”的积极意义。
精读课文把握寓意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末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效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列子·汤问》
拓展阅读
薛谭学歌
译文: 有个叫薛谭的小伙子,跟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技艺真正学到手,就以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了,便向老师告辞回家。秦青也没有阻拦他,把他送到城外的大道旁,为他饯行,并轻轻地打着节拍,唱了一首十分动听的歌子。那高亢的歌声振动了林间的树木,美妙的乐音响彻了云霄。薛谭急忙向老师道歉,要求回去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再也没有敢说回家的话。
寓意:学习需要谦虚谨慎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自满和骄傲。
拓展阅读
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课堂小结
1、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 果? 积? 气? 日? 月? 星? 宿? 不? 当? 坠? 耶? ?
中考链接
/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 (1)身亡所寄?? ( )
? (2)奈何忧崩坠乎 ( )
?(3)亦不能有所中伤 ( )
(4)若躇步跐蹈?? ( )??
中考链接
同“无”,没有。
怎么
伤害
跳跃
·
·
·
·
·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中考链接
4、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 A.只因为被拉黑的人数少,就觉得制裁不文明旅游者没有除恶务尽,那是一种典型的杞人忧天。
??? B.尽管公司目前的发展形势可喜,但人们的顾虑并非是杞人忧天。
??? C.日本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今后50年内诞生30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的目标,针对此事韩国媒体用了杞人忧天来形容。
??? D.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会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文章中称,担心中国经济崩溃是杞人忧天。
中考链接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寓言四则(杞人忧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翻译《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积累文言词语。
②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故事情节。
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①分析故事情节。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难点】①分析故事情节。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
学习《杞人忧天》
一、情景激趣
《左传》鲁庄公七年(前687年)有这样的记载:某天夜晚,所有的星星都消失了,忽然,天空中下起了流星雨。流星雨砸到杞国一带,落星砸毁半个国家,房屋焚烧,大火连烧三个月。经历过此事的人,总是害怕天再塌下来。于是列子写下了《杞人忧天》这样一个富有启发的寓言故事。
二、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著有《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道家的思想主张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列子著书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才奇简劲宏妙,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儒家的核心思想:修身养性,齐家治国。)
《列子》,又名《冲虚经》,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歧路亡羊》、《纪昌学射》、《齐人攫金》、《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2、看图片猜成语
揠苗助长 滥竽充数 狐假虎威 叶公好龙
三、泛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读准字音
杞(qǐ)人 躇(chú)步 跐(cī)蹈 舍(sh?)然 中(zhòng)伤 星宿(xiù)
2、视频朗读,注意语气
3、教师范读,读出情感
4、自由朗读,读出性格
5、结合注释积累词语
崩坠:崩塌陷落。   寄:依附。    若:你。
屈伸:(四肢)弯曲伸展。 星宿:星辰。 中伤:伤害,受伤。
躇步:踩踏。 舍然:释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耳:罢了。 晓:告知,开导。 亡:无,没有。
当:可能。 四虚:__四方。 积块:聚积的土块。
积气:聚积的气体。 废寝食:__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6、翻译课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四、精读课文,把握寓意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忧到“废寝食”。后“舍然大喜”。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明确:先解释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无处没有空气,不会塌;再解释日月星辰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最后解释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不会陷下去。
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3.你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明确: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4.课文有怎样的寓意?杞人忧天的成语后来有怎样的比喻义?
寓意:不必毫无根据地瞎担心。
比喻义: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5、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出什么评价?请结合你的学习或生活说一说。
这是发现问题并且勤于探究的良好表现。
比如,在学校学习应对灾难的课程,教给孩子们在灾难面前自救的方法;把应急预案的制定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情来做,组织仿真演练……居安思危,早早做了准备,天灾面前我们肯定不会有那么多恐惧,损失肯定也会减少很多,这正是“杞人忧天”的积极意义。
五、拓展阅读
薛谭学歌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末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效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列子·汤问》)
译文: 有个叫薛谭的小伙子,跟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技艺真正学到手,就以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了,便向老师告辞回家。 秦青也没有阻拦他,把他送到城外的大道旁,为他饯行,并轻轻地打着节拍,唱了一首十分动听的歌子。那高亢的歌声振动了林间的树木,美妙的乐音响彻了云霄。薛谭急忙向老师道歉,要求回去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再也没有敢说回家的话。
寓意:学习需要谦虚谨慎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自满和骄傲。
六、课堂小结
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七、中考链接
1、用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 天? 果? 积? 气?/ 日? 月? 星? 宿? / 不? 当? 坠? 耶?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 (1)身亡所寄?? 亡(同“无”,没有。)
? (2)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怎么)
?(3)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伤害)
(4)若躇步跐蹈?? 跐蹈(跳跃)??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4、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C? )
??? A.只因为被拉黑的人数少,就觉得制裁不文明旅游者没有除恶务尽,那是一种典型的杞人忧天。
??? B.尽管公司目前的发展形势可喜,但人们的顾虑并非是杞人忧天。
??? C.日本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今后50年内诞生30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的目标,针对此事韩国媒体用了杞人忧天来形容。
??? D.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会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文章中称,担心中国经济崩溃是杞人忧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