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选一选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片树叶,如果要给这两片树叶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你想选择哪片?为什么?
摸一摸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练习本封面的面积
课桌表面的面积
你能像这样说说其他物体的面积吗?那么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什么?
物体表面的大小 就是它们的面积
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圆等封闭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
物体表面的大小 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谁来把这两句话概括成一句话
比一比
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哪个大?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 的面积比较小。
将三角形旋转后
面积有变化吗?
重叠法
谁的面积大
猪大哥
猪二哥
生1:我们组觉得选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用来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时不受摆放位置和方向的限制比较方便,不像长方形的那样有的边长有的边短,太不方便了。
生2:我们组也觉得选用正方形比较合适,不像圆形和三角形那样有空隙。
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还确定了度量单位,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
我能行
做一做. 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15
16
27
2. 下面是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出的三个省(直辖市)的轮廓图,比较这三个省(直 辖市)的面积大小。
3. 从下面的长方形中剪去一个小长方形(如下
图),剩下部分的面积和周长都减少了么?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封闭图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封闭图形周长与面积的比较,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而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过渡,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教材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的含义,在认识面积的意义后,接着学习面积单位,使封闭图形的大小有了度量的标准,这样以减少认识上、理解上的难度。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具体形象思维也正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学生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并通过学习和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对“面积的大小”的内容已有认知基础,而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材料,从学生经常接触的物体如数学书、练习本、课桌、黑板等实物入手开始学习面积,引导他们在观察、触摸中,在游戏、活动中直接感受到物体“表面”的存在及各种图形的“平面”,形成关于“面”的表象,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和涂色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初步的自学能力,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估计、动手实践验证等数学探究,引导学生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让学生在经历比较面积大小的过程中,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片树叶,如果要给这两片树叶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你想选择哪片?为什么?(课件展示两片树叶)
生1:我想选择那片小的,因为那片树叶的面小。
生2:我的想法和他一样。
同学们都认为这片树叶的面大,而这片树叶的面小,要想很快涂完,理所当然要选择这片小的来涂,是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面的知识。(板书:面积)
【设计意图: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对学生来说还很陌生,以给两片树叶进行涂色比赛,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和兴趣都调动起来。】
二、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一)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物体的面积都和物体的表面有关
现在请同学们拿起数学书,像老师这样摸一摸它的封面,感觉一下它的大小,再用手摸一下数学书的封面、练习本的面和课桌的桌面(课件展示数学书的封面、练习本的面和课桌的桌面)
师:咱们摸到的这些叫做这个物体的表面,你在摸的过程中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有什么?
引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课件展示)
课桌面的大小-----课桌面的面积。你能像这样说说其他物体的面积吗?那么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什么?
引出:面积
板书:是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的学具、书本、课桌等出发,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最后比一比,使学生都参与进去,感受物体的表面的大小,从而得出面积的概念。】。
(二)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
刚才,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是不是只有物体表面才有面积呢?我们以前也学过不少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师点屏出示),这些图形的周围都是封闭的,我们称它们为封闭图形。这些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之分呢?现在我们来看看老师和她的同学们是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课件展示播放视频)
师:通过观察大家知道了什么?
引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封闭图形。
师:现在你能用一句话完整概括出什么是"面积"吗?
(完成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课件展示)齐读
(三)比较面积大小,探索面积单位
比一比
1.将一个图形的一部分平移后,让学生判断其面积是否有变化?(课件展示图形)
2.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哪个大?(课件展示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
3.出示一紫一蓝两种颜色的纸(同宽不同长,长也是比较接近的),看一看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课件展示两张彩纸及比较方法)这该怎么比呢?(请学生演示)
对,把两个面重叠在一起,没有被盖住而露出的面面积就大。这个方法在数学中叫重叠法。
4.我们看看这两个图形。比较两张彩纸的大小。(红纸和蓝纸)还能不能利用上面的重叠法进行比较出来呢?(课件播放视频)
生1:黄纸的面积大。
生2:红纸的面积大。
看来,同学们的意见有点不统一,那究竟是谁的面积大呢?下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量一量,看看究竟谁的面积大。
学生每四个人一小组交流活动,课件随学生汇报演示,确定度量单位。
生:我们小组比较的结果是绿纸的面积大。我们是选圆形做单位来量
的,这张蓝纸能摆12个圆形,这张红纸能摆10个圆形,所以蓝纸
的面积大。
生:我们小组比较的结果也是绿纸的面积大。我们是选三角形做单位来量
的,这张蓝纸能摆21个三角形,这张红纸能摆18个三角形,所以蓝纸
的面积大。
生:我们小组比较的结果是绿纸的面积大。我们是选正方形做单位来量
的,这张蓝纸能摆12个正方形,这张红纸能摆10个正方形,所以蓝纸
的面积大。
【设计意图:两组彩纸的比较,一组是同宽不同长,一组是既不同宽也不同长。意图是让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比较,第一组的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想到比较的方法,而第二组同学们比较的结果就不相同,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有一种想去探索的念头,让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小组讨论。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兴趣。】
师:你们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如果测量绿纸用的是正方形,测量蓝纸用的是圆形,这样比
较可以吗?
引出:不可以,因为他们的形状不一样
测量蓝纸时用大一点的正方形,测量红纸时用小正方形,大家觉得这样比较行吗?
引出:不可以,因为他们的大小不一样,所以没法比较。
师:那你们认为在比较面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引出:选用的学具的大小要一样。
师:说的真不错,也就是说,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的时候,必须得有一个统一的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那面积单位应该用哪种图形来表示合适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课件展示讨论结果)
生1:我们组觉得选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用来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时不受摆放位置和方向的限制比较方便,不像长方形的那样有的边长有的边短,太不方便了。
生2:我们组也觉得选用正方形比较合适,不像圆形和三角形那样有空隙。
三、小结(课件展示)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刚才,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还确定了度量单位,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
或 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的大小
我们利用这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四、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课本62页做一做、64页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