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1.武昌起义胜利后,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选举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是( )
A.黄兴
B.孙中山
C.袁世凯
D.黎元洪
2.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他早年的行医实践中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在“医国”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 )
A.创立同盟会
B.提出三民主义
C.建立中华民国
D.创建黄埔军校
3.“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且,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材料中“那个元旦”指的是( )
A.1911年
B.1912年
C.1913年
D.1914年
4.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清帝退位
B.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其为临时大总统
C.袁世凯在南京就职
D.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5.在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诸条内容中,最能体现约法本质的是( )
A.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三权分立的体制
6.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帝国主义破坏
B.湖北军政府涣散
C.袁世凯的欺骗和威胁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是指( )
A.没能够推翻封建帝制
B.孙中山付出了生命代价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D.没能够建立中华民国
8.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6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称”“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
A.东京
B.武昌
D.南京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国属于真正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②它体现了西方民主思想
③其实际意义主要在于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④标志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1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下列对该事件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辛亥革命的直接后果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D.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在政治方面的革新
1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下面图片,由此确定的最恰当的研究主题是( )
//
A.向西方学习的中国
B.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C.孙中山与国民革命运动
D.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一孙中山
材料二 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
材料三 第十九条 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这里的“起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怎样来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的?
14.阅读下列材料
1912年1月15日,孙中山即将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汉族出身的北洋首领袁世凯将于下午通过形式化的选举接任之,孙中山即于“11时率各部及右都尉以上将校赴明孝陵行祭告礼,军士数万”,向“我高皇帝”祭告推翻清朝的“光复”之功。
请回答:
(1)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背景是什么?其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
(2)上述情境中的“高皇帝”指的是哪位皇帝?“光复”之功完成了哪一具体任务?
(3)上述情境虽然体现了孙中山指导革命运动的局限性,但历史功绩不容抹杀,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6 BCBDAD
7-12 CDBABD
13.(1)三民主义。
(2)武昌起义。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直至灭亡;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3)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弹劾总统、否定总统决定的权力。
14.(1)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瓦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朱元璋或明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或民族主义)。
(3)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