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1一、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孙中山民国纪年——公元纪年
民国元年——1912年
民国二年——1913年
民国三年——1914年
民国四年——1915年
……
请问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之间是什么关系?民国纪年+1911=公元纪年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黎元洪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一、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思考: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6
进步性:对内:积极发展摆脱屈辱;
对外:友好和平交往提高国际地位。
缺陷性: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暴露其软弱性和妥协性。
内(纷乱的国内政治)外(险恶的国际环境)交困,
“无奈之举”。7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在11月命袁世凯为总理,讨伐南方革命军。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压迫南方革命军,另一方面却暗中与南方革命军谈判,换取利益,而南方革命军也认为袁是能领导中国的有力领导人。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背景:
湖北军政府力图和平实现共和。
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他即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91、南北议和湖北军政府为什么要与袁世凯议和?结束帝制,建立共和,
此当时最佳选择。 “如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孙中山2、清帝退位 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1912年2月12日,裕隆皇太后带着六岁的小皇帝溥仪,在养心殿里举行了最后一次朝觐仪式,宣布《清帝退位诏书》,承认中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统治结束,
标志着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1967年)
中国末代皇帝
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人的控制下成为满洲国的傀儡皇帝
抗日战争结束后被苏联红军俘虏,后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
1959年在毛泽东特赦令下成为全国政协委员。鸦片战争:_________
第二次鸦片战争:_______
戊戌变法:________
辛亥革命:________本册书我们一共学习了哪些清朝皇帝?道光帝咸丰帝光绪帝宣统帝袁世凯通电全国,拥护共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袁世凯就职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临时大总统到南京任职;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4、迁都北京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清政府被迫重用帝国主义列强支持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革命党人立宪派和旧官僚施压妥协退让逼宫辛亥革命期间各方力量的关系军事进攻
政治欺骗主要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袁世凯耍弄政治权谋;
帝国主义列强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抵制和破坏革命;
革命政权中的旧官僚等倒戈。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革命的果实?19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时间:________
2、内容:
3、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2年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不仅宣判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死刑,而且以根本法形式废除封建君主专制。有利于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时间:________
2、内容:
3、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1912年 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实施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什么说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23(内容)解读
国家性质:国家主权,国民一律平等(政治上)。
人民权利: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法律形式);自由权利。
政治体制:“三权分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民主自由精神。
根本大法:“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意义推翻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
使人民解放思想,获得民主自由的权利。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遗憾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尚未完成。24课本49页:
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还有什么遗憾?25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孙中山解职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迁府北京中华民国的创建时间:1912年1月1日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意义: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肯定了民主共和制度、民主自由、重要成果。
选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并南京就职、成立参议院
改用民国纪年内容:主权在民、政治平等、自由权利、三权分立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