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检测试题
1.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元谋人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首页。其主要原因是 ( B )
A.元谋人遗址是我国唯一的一处古人类遗址
B.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C.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D.元谋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2.在元谋人化石出土的地方,人们发现了能够证明元谋人为古人类,与古猿是完全 不同的物种,最有力的证据是( B )
A.粗糙的石器工具 B.元谋人的牙齿化石
C.炼制的陶瓷碎片 D.大量的稻谷种子
3.“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B )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 ②会种植庄稼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4.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已能直立行走,利用自己制作的工具,采集果实,猎取动物。是指哪一远古人类( B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居民
5.化石是保留有原生物印迹的石头,它是记录地球历史的特别文字。所以,人们可以根据化石了解地层的年龄及研究人类的起源。下列可以用来研究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的化石是( D )
A.北京人遗址中的3枚牙齿、4个头盖骨及大量的动物化石
B.北京人使用的10万件尖状器、刮削器、石锤、石砧等
C.北京人遗址中出土的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
D.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6.某同学在参观山顶洞人遗址博物馆时读到这样一段文字介绍:1930年由裴文中主持发掘了3个完整的山顶洞人头骨化石,经测定其脑容量为1000~1500毫升(现代人脑容量平均为1400毫升),在该遗址中还出土了石器、骨器、角器和饰物。其中,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缝纫工具。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C )
①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前②山顶洞人脑容量与现代人接近
③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的技术④山顶洞人有了原始的审美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以下历史事件与山西有关的是 ( C )
①丁村人遗址 ②山顶洞人遗址 ③临汾尧庙 ④二里头遗址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某考古学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在这里发掘过一座完整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小罐罐,打开一看,竟然是小米,只是没有米瓤。”文中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可能是( B )
A.山洞 B.半地穴式房子
C.砖木瓦房 D.干栏式房屋
9.假设你生活在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将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先进工具应该是下列哪一种 ( B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10. 1958 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哪些反映半坡人生活状况的模型或实物可以入选其中( C )
①半穴居房屋模型 ②刻猪纹黑陶缸 ③人面鱼纹陶盆 ④粟的朽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 A )
A.炎帝和黄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成吉思汗
12.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我们已经从考古中得到验证,河南汤阴和洛阳等 地,发现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这说明( C )
A.传说是不可信 B.传说就是历史事实
C.传说中有一定的历史真实 D.传说太夸张了,应该完全否定
13.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是( A )
A.原始农业 B.原始手工业 C.原始铸造业 D.原始纺织业
14.浙江会稽山有一座祭祀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的庙宇,内有对联一副:“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这副对联盛赞的是( D )
A.神农教民农耕 B.黄帝创制舟车 C.尧舜禅让王位 D.大禹治理洪水
15.在我国古老传说中,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进行了一次大战,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来帮他作战,结果还是被打败。该大战是 ( A )
A.涿鹿之战 B.城濮之战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
16.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个温暖湿润的清晨,透过树梢,一缕阳光照在了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一个洞口,洞口旁边的一棵树上,吊挂着一只刚刚被捕杀的梅花鹿。这时,从洞内走出来几个大约十几岁的孩子,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把磨光的石刀。看上去,他们与我们现代人没有多大区别。他们来到山旁的一条小河边,有的走到一棵果树下摘野果,有的走到河边的庄稼地里割粟,有的则蹲下挖草根。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1)文中提到的几个“孩子”属于哪一远古人类?(1分)结合上述情景,请你描述一下这一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2分)
(2)这些“孩子”能吃到熟的鹿肉吗?为什么?(3分)
(3)文中还有三处不符合史实,请你找出错误并简单说明理由。(6分)
17.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是人类生存繁衍不变的追求。远古时代的人们同自然灾害抗争搏斗,书写了经久流传的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从材料一中图一、图二两幅图中,你可以了解哪些信息?(3分)
(2)从材料一中图三文字叙述中可以看出,禹采用什么方法治水?(2分)结果如何?(1分)
(3)材料二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1分)他的贡献有哪些?(3分)
(4)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学习这两位人物身上的哪些品质?(2分)
参考答案
16.(1)北京人。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2)能,因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并用火烧烤食物。
(3)①错误:磨光的石刀
理由: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还没有掌握磨制技术。
②错误:与我们现代人没有多大区别
理由:北京人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
③错误:庄稼地里割粟
理由:北京人以采集和捕猎为生,还没有掌握农作物的种植技术。
17.(1) 从图片提供的地点,说明大禹的活动范围比较广;图片大禹陵、石刻说明大禹深受人们爱戴等。(对一点1分,对两点3分)
(2)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2分)获得成功。(1分)
(3)黄帝;(1分)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建造宫室等(一点1分,共3分)
(4)创新、敬业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