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 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学时:1课时
课型:综合?探索
教材分析:
苗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苗族服饰图案的不朽价值在于培养苗家人的历史意识,教育苗族后来者永不忘记祖先故土,显示出苗族人对祖先的追忆和寻根的浓重乡思。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造型表现和观察能力逐步提高,能够客观地分析、表现事物。本课展示的精美和奇妙的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能够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应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感受民族文化,了解苗族服饰图案的深刻内涵和美感,能讲解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寓意。
运用剪纸、刺绣、粘贴组合等表现形式表现苗绣,并能向人们介绍简单的制作技法及寓意。
简单了解苗绣服饰图案的历史、文化、习俗,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和审美观,提高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苗族形式多样、制作精美、色彩瑰丽、具有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的图案纹样的服饰。了解苗族历史、文化、习俗等。
教学难点
图案形象的特点和色彩的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读诗引题
(杜甫在《怀咏古迹》中有:“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裳共云天。”
师:其中“五溪”指的是我国那个地区的少数民族?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小视频来认识一下“五溪”到底指的是哪里?
(师:苗族因为没有文字,智慧的劳动人民就用刺绣的形式将自己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绣到了自己的服饰上,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欣赏一节《绣在服装上的故事》(板书课题)
(教师解说苗族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参看课件)
分析探究苗绣作品
(请同学们注意对比课前预习
看视频回答预习单上第一个问题(苗绣图案描绘了哪些内容?)
板书:人物、动物、植物、建筑、几何形
(看组图(四张)分析并回答预习单上第二个问题
苗绣图案在色彩上主要应用了哪些颜色?
板书:红、黄、蓝(三原色) 橙、绿、紫(三间色)
(看图分析苗绣构图上的特点?
板书:对称、构图饱满
3、小练习,参照预习单上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纹样,拼摆组合到适合的几何图形中,并按固定句式作小组汇报
(教示范步骤,注意细节提示
(学生制作练习、汇报(2分钟)
欣赏苗绣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艺术实践创作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俩人一组),以绘画、粘贴、剪纸等形式创作一幅有关苗绣的艺术作品
(注意室内环境卫生、工具使用安全提示、保持课堂纪律
展示评价
(以教师课前准备的一件苗族服饰为背景,将小组完成的作品贴到衣服合适的位置,师生共同完成苗绣服装的装饰和美化。
(说一说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创作思路。
课前预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
1.课题名称:绣在服装上的故事(第17课)
/
二、学习任务
/
1.查找资料、预习课本完成以下问题
/
(1)苗绣图案纹样描绘了哪些内容?
(2)苗绣图案的色彩主要有哪几种?
带问题预习课本,网络查找资料、对比教学视频,归纳总结,解决本课基础知识点。
2.苗绣图案纹样分类
/
人物类 动物类 植物类 建筑类 几何类
小练习
参考图样
3.拼摆剪贴小练习,组合艺术图形
/
列句:
我们小组利用的是( 植物 )纹和( 几何 )纹,在( 正方 )形的外轮廓里面进行拼贴,组成了一幅新的艺术图案。
尝试粘贴组合,即增进动手能力又巩固认知
4.艺术实践与展示
/
(以俩人一组为单位,以图例为参考,以绘画、粘贴组合或剪纸的形式创作一幅艺术图形。(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说创作过程存在的问题和感受。
用掌握的方法大胆创作,说出感受
三、困惑与建议(学生填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