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与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漫画与生活》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第三课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漫画的题材大到政治题材的讽刺漫画、小到生活题材的幽默漫画,它们都具有令人发笑、深思和启智的功能。从而总结漫画都具有引人开怀、令人深思、启人心智三大基本特征。漫画也是视觉艺术,讽刺和幽默构成了漫画最基本的属性。
学生对于漫画在生活中常有接触,漫画的表现方式幽默、夸张,非常贴近儿童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读画明理,在视觉享受中明白是非,感受漫画带来的乐趣,体验漫画的表现力。同时学习用基本的漫画语言进行简单的漫画创作。
二、学情分析
本课在学生已经学习过教科书第六册《漫画欣赏》与《自画漫画头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习。学生对美术正逐步深入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多数同学对美术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教强的创新力,学生的美术素质也有了一定提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出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夸张的方法设计形象、表达思想。
难点:能针对要表达思想来设计,构思巧妙、幽默。
五、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范画
学生用具:记号笔,图画本
六、教学过程(15分钟)
1、导入环节:
提问:“平时生活中有没有看过漫画书?”
学生答:“看过。”(积极地会想看过的漫画书)
师问:“回想一下所看的漫画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照有什么不同?”
学生各种回答
(课前提问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可以唤起学生对漫画的。)
接下来展示学生熟悉的三张明星照片以及相应的明星漫画图片,让学生自己对比照片与漫画的区别。
老师总结:这些是照片与漫画的关系,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探讨一下漫画与生活还有什么关系。引出课题《漫画与生活》。
2、新课传授:
① 出示漫画图片(两幅)
老师问:“观察一下这两幅漫画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有什么不同?”
生答:“扁担太弯,都变形了··· 佛像笑着哭了····”
老师:“都说的很好,漫画中的事物都画得很夸张,还变形了是吧。”
师问:“在想一下这两幅漫画想表达什么意思,想告诉五什么?”
生答:“第一幅告诉我们要相互合作。第二幅告诉我们出去路由的时候不能在名胜古迹上乱涂乱画。”
老师总结:“对,漫画中都表达了一个道理是不是。”
② 出示漫画《遗憾的半分》
师问:“同学们想一下这幅漫画表达的意思?”
生答:“少了半分,要不一个就及格了,一个就满分了。”
师问:“少的那半分提示我们学习要怎样?”
生答:“要再认真一点、在努力一点。”
师问:“对,很好。那我们同学给这幅画想一个题目。”
生答:“······”
③ 出示漫画《可贵的扶持》 :(让学生十天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④ 出示漫画《对策》 :(让学生十天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老师总结:通过六幅漫画的赏析我们来总结一下漫画都有哪些特点
1)夸张、变形、幽默
2)有寓意
3)与生活有关
七、尝试创作:(20分钟)
运用夸张、变形来创作一幅漫画,要求与生活相关能表达一定的意思
八、作业展示:(5分钟)
课堂最后五分钟把已经完成的同学的作业对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并加以点评
九、课后拓展
同学们课后去关注一下都有哪些著名的漫画大师,找出其中你喜欢的一位,并对比思考一下他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