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减”及“小括号”的运用》
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教学目标:1.在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连减得计算方法。
2.连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减计算,以及连减算式如何变换成为带有小括号的形式。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和基本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减的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小括号改变算式的结构。
教学过程:
回忆就知 连加、加减混合的运用和计算方法
找同学列举连加算式
什么情况下使用连加算式计算
连加算式的两种计算方法
竖式 脱式
: :
符号对齐 “=”号的书写
依次相加 一步一步依次计算
个位满十向
进一
列举加减混合算式
什么情况下使用加减混合算式计算
两种方法(如上
引入新知
提出问题
例、学校举行运动会,选拔优秀的小运动员,班里有60人,不好好吃饭太瘦的同学淘汰12人,同样原因太胖的淘汰24人,还剩多少人可以参加?
(这个问题中人员在原来的基础上多了还是少了?)
少了----减法---要想求还剩的需要怎样?---用原有的减去少了的---求还剩的
让同学列出算式
60-12-24
同样的有两种计算方式:竖式和脱式
60-12-24=24 60-12-24
略 =48-24
=24(人)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一共去掉多少人? 12+24=36
去掉总共少了的,还剩多少人? 60-36=24
如何把两个繁琐的算式变得简单化呢?
(同学议论)
60-12+24 60-(12+24)
=48+24 =60-36
=72(人) =24(人)
很明显第一种方法的结果是错误的,怎么解决?
这就要大家牢牢记住一句话:“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来一遍熟记!)
巩固
来看一组算式
83-27-16
83-(27+16)
这两组算式有什么区别,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此处记住我们的要领:“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易错点
74-(20+13) 改错:74-(20+13)
= 54+13 = 74-33
=67 =41
习题练习
课本中练一练习题让同学做完,从中发现问题
板书设计: “连减”及“小括号”的运用
连加算式中:
竖式 脱式
: :
符号对齐 “=”号的书写
依次相加 一步一步依次计算
个位满十向
进一
------------------------------------------------------------------------------------------------
60-12-24=24 60-12-24
略 =48-24
=24(人)
------------------------------------------------------------------------------------------------
一共去掉多少人? 12+24=36
去掉总共少了的,还剩多少人? 60-36=24
60-12+24 60-(12+24)
=48+24 =60-36
=72(人) =24(人)
教学反思:
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加减法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设计上进行了如下的尝试: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其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会用竖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位他们今天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内容我都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或以小组为单位学习。通过此节课,我明白了教学中的重点就是知识点,难点就是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所以,课前一定要熟悉材料,备好课,备好学生,加上老师的创新就能上好课。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会以这节课为起点,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多反思自己,多钻研,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努力的我会同学生一起迎来美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