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和折射
1.一束由红光和紫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射向空气与水的交界面MN,在界面上产生反射和折射,下面各图中正确反映了这次反射和折射的是( )
解析:选A.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C错误;对于水,紫光的折射率大于红光的折射率,根据n=,入射角相同时,紫光的折射角小于红光的折射角,A正确,D错误.
2.如图所示,一细束红蓝复色光垂直于AB边射入直角三棱镜,在AC面上反射和折射分成两束细光束,其中一束细光束为单色光束.若用v1和v2分别表示红、蓝光在三棱镜内的速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v1B.v1C.v1>v2 单色光束为红色
D.v1>v2 单色光束为蓝色
解析:选C.红光折射率小于蓝光折射率,由折射率公式n=知红光在同种介质中的速度较大,即v1>v2;由全反射公式sin C=知红光折射率小临界角大;所以蓝光发生全反射时红光依然有折射现象,故C正确.
3.一束光由空气射入某介质,当入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为30°时,折射光线恰好与反射光线垂直,则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
A. B.
C. D.
解析:选D.当入射光线与界面间的夹角为30°时,入射角i=60°,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则折射角r=90°-60°=30°,故折射率为n===,这束光在此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v==,D正确.
4.(2018·高考全国卷Ⅰ)如图,△ABC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A=30°.一束红光垂直AB边射入,从AC边上的D点射出,其折射角为60°,则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________.若改用蓝光沿同一路径入射,则光线在D点射出时的折射角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60°.
解析:根据题述和题图可知,折射角i=60°,入射角r=30°,由折射定律可得,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n==.若改用蓝光沿同一路径入射,由于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大于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则光线在D点射出时的折射角大于60°.
答案: 大于
5.如图所示,一块两对面平行的玻璃砖的厚度L=30 cm,现测得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n=,若光线从上表面射入的入射角θ=60°,已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求:
(1)从下表面射出玻璃砖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侧移量d.
(2)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t.
解析:(1)如图:折射率n==
得α=30°
根据几何关系d=sin(θ-α)
解得d=10 cm.
(2)光在玻璃中传播的路径:s=
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v=
可求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t===2×10-9 s.
答案:(1)10 cm (2)2×10-9 s
[课时作业] [学生用书P109(单独成册)]
一、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亮点,他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行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A.反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解析:选A.“挡在场馆外”一定是反射,只要是反射就一定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随着波长λ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n=A++,其中A、B、C是正的常量.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图所示.则( )
A.屏上c处是紫光 B.屏上d处是红光
C.屏上b处是紫光 D.屏上a处是红光
解析:选D.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屏上a处为红光,屏上b、c处不是紫光,D正确.
3.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玻璃,入射角为α(发生折射).下列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A.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玻璃,入射角为α,由题意可知光线一定会发生折射,根据n=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同时光线在分界面上还会发生反射.
4.如图,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入玻璃砖,在O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若入射点由A向B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分别是( )
A.减弱,紫光
B.减弱,红光
C.增强,紫光
D.增强,红光
解析:选C.光在传播时随入射角增大,反射光能量增强,折射光能量减少.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当折射光线变弱或消失时反射光线的强度将增强,故A、B两项均错误;在七色光中紫光频率最大且最易发生全反射,故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是紫光,故C项正确,D项错误.
5.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玻璃半圆柱体,圆心为O.两条平行单色光射向圆柱面,方向与底面垂直,光线1的入射点A为圆柱面的顶点,光线2的入射点为B,∠AOB=60°.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n=,两条光线经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点与O点的距离d( )
A.R B.R
C.R D.R
解析:选C.如图所示,光线1通过玻璃砖后不偏折.光线2入射角i=60°.由n=得:sin r==,r=30°
由几何知识得:i′=60°-r=30°.由n=得:sin r′=nsin i′=,r′=60°,
由几何关系,得:OC=R,则d=OC·tan 30°=R.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
6.如图所示,有Ⅰ、Ⅱ、Ⅲ三种介质,光线的传播方向以及光线与介质分界面的夹角已在图中标出,由此可以判断( )
A.光在介质Ⅱ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介质Ⅲ的折射率最小
C.光在介质Ⅰ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介质Ⅲ的折射率最大
解析:选AB.由相对折射率和绝对折射率的关系可知:
n1sin 45°=n2sin 40°,
n2sin 26°=n3sin 40°,
得n2>n1>n3,B项对,D项错;
由n=可知v27.如图所示,光在真空和某介质的界面MN上发生偏折,那么( )
A.光是从真空射入介质
B.介质的折射率是
C.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为×108 m/s
D.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90°
解析:选BCD.由入射角小于折射角(r=90°-30°=60°),可知光是由介质射入真空的,A错误;由光路的可逆性和折射率的定义得,n==,再由n=得v==m/s=×108 m/s;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B、C、D正确.
8.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从空气中沿半圆形玻璃砖半径方向射入,从玻璃砖射出后分成a、b两束单色光.则( )
A.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为
B.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为1.5
C.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a光的小
D.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a光的大
解析:选AC.由a光的偏折程度比b光的小,可知a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较小,则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大,故C正确,D错误;根据折射定律a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n==,故A正确,B错误.
三、非选择题
9.如图所示,一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在此横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画出光路图,并求光线从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路返回的情况).
解析:设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得:
=n①
由已知条件及①式得r=30°②
光路图如图所示.设出射点为F,由几何关系可得
AF=a③
即出射点在AB边上离A点a的位置.
答案:见解析
10.如图所示,ABC是一个透明的薄壁容器,内装液体,当光垂直射向AC面时,光在AB面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液体的折射率及光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为多大.
解析:设液体的折射率为n,光在里面传播的速度为v,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则由题意知:C=60°,所以n===,又因为n=,所以v==c.
答案: c
11.如图所示,一个小孩站在宽为6 m的河岸边,他的正对岸边有一树,树顶高出河面3 m,树的正下方河底有一石块.小孩向河面看去,同时看到树顶和石块的像,而且石块的像和树顶的像重合,若小孩眼睛离河面高为1.5 m,河水的折射率为,求河水约有多深?
解析:光路简图如图,由图得,n=
由几何关系得1.5tan i+3tan i=6
解得tan i=,sin i=
P点至小孩对岸的距离为:3tan i=4 m,sin r=
联立解得:h≈5.3 m.
答案:5.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