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生物6.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生物6.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0-24 10:0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新课的引入: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是由一千多万亿个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都需要进行新陈代谢,这就需要人体内有四通八达、高效率的运输网络,它及时给细胞运来氧和养料,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运走,这样才能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由心脏、血管组成遍布全身的封闭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着。也可以说,血液循环好比人体内红色的河流。这河流有主干、支流以及更小的分支。而这河流中奔腾的河水就是血液。
讲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血液”二字,如医生为了诊断某些疾病,往往先要验血,有人在意外事故中失血过多,必须及时输血,有些疾病如乙肝、爱滋病,它们可通过血液传播。可见血液与人体关系非常密切。
提问:有关血液的知识,你们知道有哪些?血液是干什么用的?
学生:血液是红色的粘稠液体,闻起来有腥味,它含有血糖等,血液起运输作用。
提问导入:
  血液是具体担负运输任务的,它经常运载着大约 200 种物质,是一支组织得相当完善的队伍。这支队伍都有哪些队员,各自又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呢?它们除了起运输作用外,还有其他的功能吗?
板书:(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实验 1 :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方法步骤:10页(教师或课外小组的学生提前一天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1.在量筒内先加几滴5%的柠檬酸钠溶液
  2.取家兔血液10ml注入量筒,轻轻摇动几次
  3.静置观察
引导学生讨论:
  为什么要加柠檬酸钠?(柠檬酸钠是一种抗凝剂,加入后可防止血液凝固,)指导学生观察:
观察内容:
  1.血液是否分层?分几层?
  2.各层的颜色怎样?大致比例如何?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
  试管中原本红色的血液出现了分层现象,上部分为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下面部分呈暗红色,不透明,约占血液总量的45%,两者之间还有薄薄一层物质,呈白色。
实验2 显微镜下观察血液的涂片
方法步骤:
  1、制作血涂片(方法简单介绍)
  (1) 取一滴血滴在已消毒的载玻片上
  (2) 另取一片载玻片做推片,将推片自血滴左侧向右移动
  (3) 当血滴均匀地附着在两片之间时,再将推片向左平稳地移动(两片成30--400夹角)。
  (4) 推出均匀的血膜
  2.用低倍镜观察血液涂片,找到物象
  3.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用细准焦螺旋调准焦距,直到物镜清晰为止
观察与思考:
  1.看到几种类型细胞?(移动装片找)
  2.最多的是哪种细胞?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3.最大的是哪种细胞? 有无细胞核?
  4.最小的是哪种?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
  血涂片里三种血细胞:红细胞:量最多,呈红色,圆饼状,无细胞核;
白细胞:最大,有细胞核;
血小板:最小,无细胞核
[实验结果分析]
  教师出示挂图示血液的成分,并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由观察血液的组成和血涂片得知:血液由淡黄色液体部分叫血浆和三种有细胞结构的部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
  让学生找到书看第11页血浆的成分和功能。
1、 识别三种血细胞:并填写三种血细胞的比较表。
成? 分 百分比或每立方毫米含量 ????? 细胞特征 ?功? 能
血? 浆 (55%) ?水? 分 ?91--92% 淡黄色、半透明液体,除去纤维蛋白原,剩余的黄色透明的液体部分叫血清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蛋白质 ?7%左右
?葡萄糖 ?0.1%
?无机盐 ?0.9%
血细胞 (45%) ?红细胞 男500万左右 两面凹的圆饼状,无核,直径7.7微米,含血红蛋白。 运输氧和部分CO2
女420万左右
?白细胞 ?0.5--1万 形态多样,比红细胞大,有核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 10--30万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核 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2、 讨论填写三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分别探索三种血细胞的功能
  (1)探索红细胞的功能:
  ①介绍红细胞呈现红色的原因: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所以红细胞呈红色。
  ②让学生观察红细胞与氧气结合和分离的录像思考:血红蛋白有什么特性?红细胞有什么功能?
  或观察演示实验总结血红蛋白的特性。
  演示实验:取一只试管加有抗凝剂的血液,待血细胞沉淀后,倒去上层的血浆和部分血细胞,观察留在试管内的红细胞呈暗红色。然后将试管倾斜放置,十分钟后让学生观察:
  观察内容:斜面的红细胞与试管底部红细胞的颜色是否一样?
  思考:血红蛋白有什么特性?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斜面的红细胞呈鲜红色,试管底部的红细胞呈暗红色。
  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此现象说明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或分离的条件与氧多少有关。斜面上的红细胞暴露在空气中,周围氧较多,即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形成鲜红的氧合血红蛋白,而底部的红细胞接触的空气少,血红蛋白尚未与氧结合,仍呈暗红色。
  得出结论: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根据血红蛋白的特性,总结红细胞有什么功能?
  学生:运输氧气的功能。
  教师指出:红细胞除了运输氧气以外,还运输部分的二氧化碳。
  ③完善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
  让学生回忆初一第二学期学过的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然后再根据刚学过的血红蛋白的特性,重新给动脉血和静脉血下定义。
  动脉血: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使血液呈鲜红色,这种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叫做动脉血。
  静脉血: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后,使血液呈暗红色,这种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叫做静脉血。
  ④简要介绍什么是贫血?贫血的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说某某有点贫血,贫血到底怎么回事?
  指出: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正常范围:男子平均500万个/立方毫米,女子平均420万个/立方毫米),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正常范围:男子为12—15克/100毫升,女子为10.5—13.5/100毫升)都叫贫血。
  贫血患者由于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常常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这时候应该找医生诊断和治疗。一般的贫血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2)探索白细胞的功能
  观察白细胞吞噬病菌的录像思考:
  1.当身体某一部分被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是如何到达感染处?
  2. 白细胞有什么功能?
  3. 伤口化脓流出的脓液分别含有哪些成分?
  学生回答:白细胞可做变形运动,穿过血管壁,到达感染处,去吞噬病菌。伤口流出的脓液是病菌、及死亡的白细胞。
  简要介绍“发炎”的实质是什么及发炎有什么重要意义?
  总结白细胞的功能: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指出:白细胞计数是临床化验的重要项目。因为人体受病菌感染时,血中的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感染处也聚集大量的白细胞。
  (3):血小板的功能
生: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观察分析血常规化验单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说明
英文缩写  中文名称 
RBC  红细胞
计? 数  男:(4.0~5.5)×1012个/L
女:(3.5~5.0)×1012个/L  人体在运动、饱食和缺氧等情况下,红细胞数会暂时增加。贫血时,红细胞数会明显减少。 
WBC  白细胞
计? 数  (4~10)×109个/L  人体在失血、剧痛、烧伤、炎症、白血病等,以及女子月经、妊娠和分娩期时,白细胞数会明显增加。在药物中毒、骨髓造血机能损害等时,白细胞数会明显减少。 
Hb  血红蛋白  男:120~160 g/L
女:110~150 g/L  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会明显减少。 
PLT  血小板
计? 数  (100~300)×109个/L  血小板数过少,机体会异常出血。血小板数过多,机体易形成血栓等。 
(4)虚拟鉴定血型
血型的四种类型:A、B、O、AB
血型的遗传关系:P25
提问:1、父母是O型血,子女血型是什么? O
2、 母亲AB型,儿子B型,能否推断父亲的血型?
输血的原则: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3种血型的人,AB型血原则上也可以接受其他3种血型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