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隋朝建立和南北一统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北周称帝,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结束了近400年的分裂局面;统一背景原因:
魏晋南北朝后期,民族交融,南北统一条件成熟;
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为隋的统一奠定经济基础;
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
陈朝君臣生活腐化,政治腐败,军队纪律松弛,不堪一击。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主要历史功绩为:
政治上:589年,重新实现大一统;首次实行三省六部制;开创了科举制
制定了《开皇律》(当时最为先进并影响后世基本立法的律法);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租调制
文化上:文化复汉,挽救中华文明。
社会上:设置义仓赈济饥民.(带有社会保障功能);西方人眼中的隋文帝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581-604年“开皇之治”“凭实力败家”的帝二代败家秘籍:1、大兴土木,穷奢极欲。(1)兴建洛阳城隋炀帝604-618年(2)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3)巡游江南2、三征高丽,穷兵黩武。(东北少数民族政权)3、徭役繁重,严刑峻法。
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隋末起义与李唐代隋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发动起义,各地农民纷纷响应。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好头颈,谁当斫之!”据考证,杨广造成的大乱,使华夏人口锐减到200余万户。唐朝最强盛的开元盛世,全国有户820 万,这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 万。所以说,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登基前:我不是一个“隋”便的人!登基后:我“隋”便起来不是人!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贞观之治(626-649年)吸取教训,戒奢从简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唐太宗(626-649年)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打击世家,知人善任推行均田,重视农业武周政治(690-705年)开元盛世(712-756年)选贤任能,改革吏治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发展科举,罗致人才《资治通鉴》评价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明皇守文继体,尝经天后朝艰危,开元初,得姚崇、宋璟,委之为政。此二人者,天生俊杰,动必推公,夙夜孜孜,致君於道。"大兴文治,发展科举兴修水利,重视农业武周皇帝690-705年唐玄宗712-756年何为盛世?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文化昌盛
社会稳定
……历经“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开元盛世”长达一百多年的治世!政治:历经“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开元盛世”长达一百多年的治世经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农业:曲辕犁的发明推广手工业:唐三彩、越窑青瓷(秘色瓷)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敦煌壁画中的唐朝曲辕犁民族关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唐朝前期的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背景原因:周边各族迅速发展,并加强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具体举措: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640年,唐太宗派兵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政权贞观初年,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军事打击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习惯的前提下,委派突厥贵族管辖,可以世袭。(间接管理)唐高宗时,灭亡西突厥设置
羁縻府州武则天在位时,设置“北庭都护府”640年,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军事管辖唐玄宗册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册封
和亲
会盟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和亲“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贞观后期,“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举措特点:
政策开明
因实制宜
灵活多样
多管齐下 大唐武功之盛,直追强汉,李世民自称:“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文治武功安史之乱历史影响755-763年,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先后起兵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背景原因唐朝由盛转衰及灭亡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军事举措失当,设置节度使致使外重内轻1、严重地削弱了中央集权,唐朝从此由强盛走向衰落。2、安史之乱使大量北民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藩镇割据的形成:"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毛泽东藩镇割据的相对独立性:政治、经济、军事实质: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唐朝统治内外交困
摇摇欲坠
回天无力907年,朱温灭唐称帝五代(黄河流域):
梁、唐、晋、汉、周五代十国十国:
南方各地9国+山西北汉 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形势,割除弊政,增强实力,为统一奠定基础。史载"世宗诚创业造功英主也。" "使天假之年,其功业可比汉高祖。"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五把椅子留一把,隋祚虽短意非凡。
杨隋代周成一统,结束分裂现繁荣。
营建两都广设仓,开凿运河通南北。
晋阳起兵李渊反,大唐建立一统延。
贞观之治属太宗,武周政治是女皇,
开元之治唐明皇,盛世大唐续华章。
民族政策较开明,交流融合促发展。
安史之乱唐转衰,藩镇林立百余年。
黄巢起义唐祚终,五代十国赵宋来。汴河怀古〈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给功不较多。五河四段三点一中心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三点:北至涿郡、南抵余杭、中达洛阳;
一中心:洛阳意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促进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 汴水(唐·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因为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大运河的开凿基本持肯定态度。弊在当代,利在千秋!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他对大运河的开凿持否定态度。同意皮日休的观点。因为他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也指出了其巡游江都的腐化。看问题比较全面,评论也比较中肯。“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