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1.小车的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1.小车的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24 21:4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车的运动》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本课以小车为话题,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对小车在平面上的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
1、 能通过观察,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积
极寻找证据,解释假设;能利用器材作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探究的意义,会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
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3、 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知道推力和拉力
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重点难点:
重点: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难点:根据假设设计实验。
教学准备:小车、带钩的绳线、钩码(每小组10个)。
教学过程:
激境导入
1)组织游戏
老师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学生甲蹲在地板上,分别找几个同学想办法让他离开原来的位置。
师生交流游戏规则。
(2)交流反思:
谈话:你在游戏总发现了什么?
学生:使劲地推他拉他都能使他离开。
谈话:推和拉都使劲儿说明我们用了力,离开原来的位置我们也可以说它运动起来。
其实在平时我们玩的玩具里也有这种现象,如我们玩的小车。
师:小车大家都玩过吧?如何让小车自己运动起来呢?学生回答汇报,这节课我们通过小车的运动来深入探究小车的运动(板书课题)
1、(出示小车)同学们平时是怎样玩小车的?
学生讨论后举手汇报。
2、那么推或拉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吗?这节课我们通过小车的运动来深入探究。板书课题:小车的运动
(二)在游戏中探究
1、师: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带来了一辆小车,想玩吗?
学生积极回答:想玩。
请组长领小车,各组想办法玩小车。
(各小组开始尽情地玩:钻山洞、过桥等游戏)
2、交流汇报各组的不同玩法。进一步引导:你发现了什么?
3、汇报总结:推或拉能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来。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4、师:生活中那些的地方还用到了推力或拉力?
5、学生回顾生活中的开门、关门、开灯、拉车、推车等现象。
(三)提出假设 实验探究
1、师:刚才我们在玩小车过桥时,有的同学发现小车有时快有时慢,那么小车的运动与推力或拉力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
2、学生猜测提出假设。
3、师:我们可以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做实验时需要哪些材料?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小组先讨论一下。
4、小组合作,制定计划,实验验证。
5、交流汇报:实验怎样做?其他组补充完善:谁测量?谁记录?谁实验?在实验中哪些条件不变?哪些条件改变等等。
6、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实验,做好记录单,老师参与指导。
7、汇报实验结果:小车的运动快慢与力的大小有关,推力或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就越快,推力或拉力越小,小车运动就越慢。
(四)自由活动
师:那组能想办法让小车跑的又快又远?
1、设计实验研究使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的跑得快慢的因素。
2、学生制定计划,自主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斜坡越高,冲下来的就越快,跑的就越远;斜坡越低,冲下来的就相对慢,跑的就相对近。
(五)课堂总结 拓展延伸
1、 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什么问题?
学生总结汇报。
2、下课后同学们把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是谁让它由静止变成运动的?如果你有兴趣不妨研究一下,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震惊世界”的超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