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1.某地区2018年初共有人口500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4.85万人,死亡人口5.2万人。该地区2018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20.1‰ B.-0.7‰
C.0.7‰ D.9.7‰
2.关于目前各大洲或地区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是非洲
B.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是大洋洲
C.北美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亚洲和拉丁美洲平均人口增长率相同,两地每年净增的人口数也相同
3.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该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时段是( )
图T4-1-1
A.①—②和②—③ B.①—②和③—④
C.①—②和④—⑤ D.②—③和④—⑤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4~5题。
图T4-1-2
4.A、B、C、D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中,以黄种人为主的是( )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5.E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空气稀薄 B.气候寒冷
C.环境湿热 D.天气干热
6.某同学编写了一段顺口溜——“高纬高山__①__,沙漠内陆__②__,雨林湿又__③__,人们定居难。”以下选项分别与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旱②寒③热 B.①寒②旱③热
C.①热②旱③寒 D.①寒②热③旱
读图T4-1-3,回答7~8题。
图T4-1-3
7.从世界人口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带主要位于( )
A.北半球内陆平原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地带
C.赤道附近沿海地带 D.南半球中纬度平原地区
8.有资料显示,40°S以南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0.2%,其原因是( )
①气候湿热,雨林广布 ②地势高峻,山地较多
③海洋广阔,陆地狭小 ④南极大陆,终年严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漫画,完成9~10题。
图T4-1-4
9.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
A.环境问题 B.人口问题
C.资源问题 D.水污染问题
10.该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A.劳动力普遍短缺 B.资源短缺
C.各国国防兵源不足 D.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
11.人口增长过于缓慢会带来的问题是( )
A.饥饿贫困 B.交通压力增长
C.就业困难 D.人口老龄化加剧
12.区分人种的主要依据是( )
A.体质方面的特征 B.风俗习惯
C.身高和体重 D.经济生活和文化程度
13.下列关于世界三大人种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B.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亚洲
C.欧洲和南美洲都是白种人
D.中国境内全部属于黄种人
14.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西欧的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是长期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的结果( )
A.湿热 B.高寒缺氧
C.炎热干燥 D.寒冷
15.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T4-1-5
(1)从图中看出世界上人口稠密区分布在亚洲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东部地区。
(2)世界上四大人口稠密区的共同分布特点:①在海陆位置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地形方面:__________;③在气候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地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的居民主要是________人种。B地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的居民主要是________人种。
(4)图中C、D两地人口稀疏的原因:
①C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列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用直线相连。
①白种人 A.温带地区
②黑种人 B.热带地区
③黄种人 C.较寒冷的地区
教师详解详析
1.B
2.A [解析] 目前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是欧洲;北美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外来移民多;一个地区每年净增的人口数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两个方面。
3.A [解析]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则表示人口数量增长。
4.C [解析] 图中C地区位于亚洲东部,以黄种人为主。
5.A [解析] E处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人口稀少。
6.B
7.B 8.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带主要位于北半球的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及北美东部,这些地区纬度较低,全部沿海。40°S以南陆地很少,较大的南极大陆由于纬度高,终年严寒,至今无人定居。
9.B 10.B 11.D
12.A [解析] 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划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三个主要人种。
13.A [解析]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大洋洲,世界任何地区都不是单一人种,中国境内也有其他人种分布。
14.D
15.(1)东部 南部 欧洲 北美洲
(2)位于沿海地区 地处平原
温暖湿润
(3)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白色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早 黄色
(4)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高温多雨,气候湿热
(5)①—C ②—B ③—A。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1.一般把聚落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
A.乡村和城市 B.农田和村庄
C.工厂和城市 D.森林和草原
2.造成乡村与城市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聚落所在的地形差异
B.聚落所在的气候差异
C.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D.聚落中人们的文化水平不同
3.读城市和乡村景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T4-3-1
A.乡村比城市交通发达
B.城市建筑高大、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小
D.乡村房屋高大、分散
读聚落分布图,完成4~5题。
图T4-3-2
4.图中的聚落分布特征是( )
A.团块状聚落 B.条带状聚落
C.立体化聚落 D.点状聚落
5.这种聚落多分布在( )
A.山谷地区 B.平原地区
C.沙漠地区 D.绿洲地区
6.下列哪些地理条件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
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C.交通不便,远离水源
D.气候恶劣,土壤贫瘠
7.[广东中考] 下列地区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
A.河流三角洲地区 B.河流上游地区
C.热带雨林地区 D.热带沙漠地区
8.下列四幅图片所示地区,最适合形成聚落的是( )
读由村庄演变为城市的几个阶段示意图,完成9~10题。
图T4-3-3
9.由村庄演变为城市的一般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10.演变到第④阶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a. 交通拥堵 b.住房紧张 c.受教育条件好
d.环境质量下降 e.犯罪率下降 f. 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降低
A.a、b、c B.d、e、f
C.a、b、d D.a、b、f
11.下图是中纬度的某地区,仅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考虑,四地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是( )
图T4-3-4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不同地域民居图,回答12~13题。
图T4-3-5
12.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民居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②民居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是( )
A.温暖湿润 B.炎热干燥
C.冰天雪地 D.高温多雨
14.下列聚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丽江古城;中国平遥古城;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威尼斯城
B.中国丽江古城;上海浦东新区;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威尼斯城
C.中国丽江古城;中国平遥古城;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美国好莱坞
D.中国丽江古城;中国三峡大坝;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威尼斯城
15.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B.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
C.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D.在故宫里面建大型商场以吸引游客
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T4-3-6
(1)聚落划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大类,甲图所示的为________聚落,乙图所示的为________聚落。
(2)按照聚落的划分,丙图中A、B、C三处聚落均属于________聚落,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聚落C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一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详解详析
1.A [解析] 按照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一般把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大类。农田和村庄、工厂和城市分别属于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森林和草原属于不同的植被景观。
2.C [解析] 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是造成乡村与城市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
3.B
4.B 5.A
[解析] 图中聚落呈条带状,这种聚落主要分布在山区的山麓或山谷地带。平原地区多团块状聚落;沙漠、绿洲多点状聚落;大城市聚落呈现明显的立体化。
6.B [解析] 一般来讲,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的地方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7.A [解析] 在河流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8.D [解析] 长江中下游平原最适合形成聚落,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极地地区气候严寒,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喜马拉雅山高峻、寒冷,这三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均不适宜人们的生存,更不可能形成聚落。
9.B 10.C
[解析] 由村庄演变为城市一般是范围由小到大,人口由少到多,房屋密度逐渐加大。城市发展过快会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犯罪率上升等问题。
11.A [解析] ①②③④四地中,①地处丘陵地区,②③④处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且临近河流和海岸线,因此①地最不可能形成聚落。
12.D 13.B
[解析] 第12题,①民居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②民居主要分布在热带沙漠气候区,③民居主要分布在极地气候区,④民居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第13题,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是全年炎热干燥。
14.A [解析]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例如,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
15.D [解析] 在故宫里面建大型商场以吸引游客,会对故宫造成损害,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16.(1)城市 乡村
(2)乡村 地形平坦,沿河分布(答案合理即可)
(3)B 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4)不合理。C处位于河流上游,建造纸厂会对下游造成水污染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既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又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俄语 B.英语
C.法语 D.汉语
2.下列关于语言及其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一般说来,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C.欧洲国家都使用英语
D.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和非洲中西部
3.假如你是一名联合国的工作人员,下列语言中,你应该掌握的语言是( )
A.法语、德语、阿拉伯语
B.日语、德语、印地语
C.汉语、英语、西班牙语
D.俄语、韩语、西班牙语
4.下图是我国很早的一页外语课本,关于书上的外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T4-2-1
A.图中书上的外语是英语,现在欧洲主要使用这种语言
B.图中书上的外语是英语,主要在亚洲使用
C.美国也把书上的语言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来学习
D.书上的语言是澳大利亚现在使用的语言
5.有关汉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
B.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C.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D.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6.下列世界上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连线正确的是( )
A.法语——法国、巴西
B.阿拉伯语——西亚、北非
C.英语——美国、俄罗斯
D.汉语——中国、美国
2017年6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沙特阿拉伯。据此完成7~8题。
7.随行翻译除了英语外,还应精通的语言是( )
A.俄语 B.法语
C.西班牙语 D.阿拉伯语
8.随行人员看到最多的宗教建筑是( )
A.教堂 B.清真寺
C.寺庙 D.佛塔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信奉伊斯兰教的都是阿拉伯人
B.信奉基督教的都是白种人
C.中东地区的居民主要是白种人
D.东南亚地区居民通用的语言是汉语
根据“世界局部地区语言分布图”,完成10~11题。
图T4-2-2
10.关于图中A、B两处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主要使用阿拉伯语,B处主要使用汉语
B.A处主要使用阿拉伯语,和它使用相同语言的还有亚洲的东部
C.B处主要使用汉语,它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A处使用的语言和印度相同
11.关于图中C处的语言和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处主要使用俄语,这里的人们主要信仰佛教
B.C处主要使用德语,这里的人们主要信仰基督教
C.C处主要使用俄语,这里的人们主要信仰基督教
D.C处主要使用英语,这里的人们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12.到西班牙旅游,看到的人种和听到的语言主要是( )
A.白种人 西班牙语 B.白种人 英语
C.混血人种 法语 D.黑种人 英语
13.印度尼西亚的古建筑婆罗浮屠,我国的四川乐山大佛、洛阳的龙门石窟及布达拉宫的明代布画密集文殊金刚。这些都是哪一种宗教留下的文化遗产(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14.下列关于世界人口、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亚洲的东部和南部、非洲北部人口稠密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15.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各具特色,这是因为各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下列地区与其人种、语言、宗教相符的是( )
A.东亚——白色人种
B.欧洲西部——俄语
C.中东——伊斯兰教
D.撒哈拉以南非洲——黄色人种
16.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T4-2-3
(1)写出图中A~F处所代表的主要语言: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E、F两处的居民分别以________人种和________人种为主,F处的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教,B处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教。
(3)D、E、F三处语言都起源于________洲,这些语言为什么在距离遥远的D、E、F三处也有分布?
教师详解详析
1.D [解析] 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六种语言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2.C [解析]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和沟通。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说来,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在欧洲的国家中,英国全部使用英语,其他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和非洲中西部的国家。
3.C [解析] 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六种。
4.D [解析] 欧洲有很多种语言,亚洲使用英语较少,英语是美国的母语。
5.A 6.B 7.D 8.B
9.C [解析] 信奉伊斯兰教的不一定是阿拉伯人,信奉基督教的也不一定是白种人,东南亚地区不通用汉语。
10.A [解析] 从图中的位置看出,A处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B处主要使用汉语。
11.C [解析] C处位于俄罗斯境内,使用俄语,信仰基督教。
12.A 13.C
14.D [解析]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非洲北部是干旱的撒哈拉沙漠,人口稀疏;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这和英国的殖民历史有关;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
15.C [解析] 东亚主要是黄色人种,欧洲西部语言种类较多,俄语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和东欧部分国家,中东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是黑色人种。
16.(1)汉语 阿拉伯语 俄语 西班牙语 法语 英语
(2)黑色 白色 基督 伊斯兰
(3)欧 这三处都曾经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