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章过关检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0分,第Ⅱ卷6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有关世界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
B.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C.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D.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读某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完成2~3题。
图4-B-1
2.2000-2014年期间,该地区人口总量( )
A.不断下降 B.持续增加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3.按联合国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5岁的人口达到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地区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是( )
A.1992年前 B.2000年前
C.2010年前 D.2014年前
4.下图中的阴影表示亚欧大陆的人口密集区,对它们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图4-B-2
A.都分布在中高纬度
B.都分布在河流稀少的地方
C.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D.都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地区
5.读下面的东、西半球图,①②③④四地中,人口最稀疏的是( )
图4-B-3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北半球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图,回答6~7题。
图4-B-4
6.A、B、C、D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中,以黄种人为主的是( )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7.F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高山 B.寒冷 C.温暖 D.干旱
8.读图,有关图中阴影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4-B-5
①主要为白种人 ②主要为黄种人 ③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④居民多信仰基督教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信奉伊斯兰教的都是阿拉伯人
B.信奉基督教的都是白种人
C.中东地区的居民主要是白种人
D.东南亚地区居民通用的语言是汉语
10.下列关于世界人口、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亚洲的东部和南部、非洲北部人口稠密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读某地景观图,完成11~12题。
图4-B-6
11.该景观建筑所代表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2.下列国家或地区中,主要信仰该宗教的是( )
A.泰国 B.北非
C.西欧 D.澳大利亚
读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完成13~14题。
图4-B-7
13.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
14.有关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地规模不断变大 B.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C.聚落仅沿河流扩展 D.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
读不同地域民居图,回答15~16题。
图4-B-8
15.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民居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②民居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是( )
A.温暖湿润 B.炎热干燥
C.冰天雪地 D.高温多雨
17.分析下表,可知表中四国( )
国家
日本
韩国
中国
尼泊尔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单位:美元)
34010
29891
8516
540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小 B.人口密度差别大
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D.气候条件各不相同
18.下列哪一种观点更有利于国家发展( )
A.只与发达国家合作,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B.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不必参与国际合作
C.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会减慢发展速度
D.参与国际合作既可以促进本国发展,又能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
19.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下列描述符合国际经济合作的是( )
A.许多发展中国家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了资源密集型产业
B.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科技优势,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C.“一带一路”连接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推进了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
D.某品牌飞机的零配件全部来自本国,实现产权自主化
20.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赚的钱少,是因为( )
A.出售飞机、轿车等产品 B.出售的产品价格高
C.出售农、矿等初级产品 D.制造的产品技术含量高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总分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综合题(共60分)
21.(15分)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及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4-B-9
(1)从世界人口的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____和________、欧洲、________洲的东部等。(3分)
(2)A地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D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与甲图景观对应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是______,其对应的地区是A、B、C、D四地中的____________地,此地人口____________。(6分)
(4)A地居民主要是________人种,C地居民主要信仰__________教。(2分)
22.(每空2分,共10分)读“竖版世界地图”,回答问题。
图4-B-10
(1)B地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__。
(2)C国的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这种语言是________。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D地所属的板块是__________板块。
(4)B地所在国家与C国间的合作称为____________。
(5)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
23.(13分)读图4-B-1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4-B-11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人口较为稠密的是________,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从人种分布来讲,图中C地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人种,该人种在北美洲和欧洲也有大面积的分布;A地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人种;E地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人种,该人种在美国也有分布。(3分)
(3)从语言的使用来看,A地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语,该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B地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__;C地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D地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该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4分)
(4)B地大多数居民信奉的宗教是____________,①地、③地和D地大多数居民信奉的宗教是__________。(2分)
24.(每空2分,共22分)同学们针对某地域简图进行聚落的发展与形成的探究,探究如下:
图4-B-12
(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其中A、B、C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靠近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和________,地形以________为主。这样的聚落一般可沿河道伸展成________状。
(2)A、B、C、D四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原因是那里地形________,水源________,________便利;另外,________地也有可能发展为城市,因为那里处在________。
第四、五章过关测试卷B
1.A 2.B
3.C [解析] 结合图例阅读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2000年为5.59%,2010年为7.47%。根据题意,2010年已经超过7%,说明2010年前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4.D [解析] 根据图中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两条纬线,可知阴影部分都分布在低、中纬度地区;根据世界地形、气候、河流的分布概况可知,阴影部分不是河流稀少的地区,也不是都分布在平原地区,如印度南部就是高原(德干高原)。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东部和南部都属于季风气候,都比较湿润。
5.C 6.C 7.D
8.A [解析] 阴影区域为亚洲西部地区,这里以白色人种为主,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9.C 10.D 11.B
12.A [解析] 主要信仰佛教的国家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泰国位于东南亚。
13.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从图中能够看出,早期的聚落分布在河流沿岸。
14.C [解析] 随着聚落的发展,聚落不仅沿河流扩展,也沿着公路进行扩展。
15.D [解析] ①民居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②民居主要分布在热带沙漠气候区,③民居主要分布在极地地区,④民居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16.B 17.C
18.D [解析]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相互融合,有利于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19.C
20.C [解析]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出口,利润低,价格波动大,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赚的钱少。
21.(1)东部 南部 北美
(2)地势平坦、气候温和、经济发达、开发历史悠久等
气候湿热,原始热带雨林广布
(3)乙 C 稀少
(4)黄色 伊斯兰
22.(1)黑种人
(2)英语
(3)太平洋
(4)“南北对话”
(5)(0°,75°E)或(75°E,0°)
23.(1)①② ①处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②处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
(2)白色 黄色 黑色
(3)汉 阿拉伯语 俄语 英语
(4)伊斯兰教 基督教
24.(1)河流 运输 供水 平原 带
(2)B 平坦 充足 交通 D 两条公路干线的交会处
第四、五章过关测试卷A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0分,第Ⅱ卷6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世界人口增长的是( )
图4-A-1
2.某乡2010年人口出生率为1.0%,死亡率为0.6%。则该乡这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10% B.1.6% C.0.4% D.-0.4%
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是( )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南美洲西部 D.非洲北部
4.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是( )
A.劳动力缺乏 B.就业困难
C.人口老龄化 D.国防兵源不足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但又有一定的规律。读图,回答5~6题。
图4-A-2
5.根据人口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分布推断,世界上分布着最多人口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6.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
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7.某同学编写了一段顺口溜——“高纬高山__①__,沙漠内陆__②__,雨林湿又__③__,人们定居难。”以下补充正确的是( )
A.①旱、②寒、③热 B.①寒、②旱、③热
C.①热、②旱、③寒 D.①寒、②热、③旱
家住泉州的小明同学利用暑期游历了欧洲西部的多个国家。据此,回答8~9题。
8.小明见到的当地主要人种是( )
A.黄色人种 B.混血人种
C.黑色人种 D.白色人种
9.当地人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2017年6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沙特阿拉伯。完成10~11题。
10.随行翻译除了英语外,还应精通的语言是( )
A.俄语 B.法语
C.西班牙语 D.阿拉伯语
11.随行人员看到最多的宗教建筑物是( )
A.教堂 B.清真寺
C.寺庙 D.佛塔
12.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西部的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B.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
C.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13.下列民居景观图中,反映当地湿热环境的是( )
图4-A-3
14.下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中,属于意大利的是( )
A.平遥古城 B.丽江古城
C.皖南古村落 D.威尼斯城
读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15~16题。
图4-A-4
15.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 )
A.团块状,气候因素 B.团块状,地形因素
C.条带状,气候因素 D.条带状,河流因素
16.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下列国家均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中国、韩国、新加坡 B.美国、日本、巴西
C.美国、马来西亚、泰国 D.新西兰、德国、加拿大
18.下列关于世界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但所有农产品仍需大量进口
B.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全部在发展中国家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在快速缩小
D.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9.下图各国家(比例不一)的商谈属于南北对话的是( )
图4-A-5
A.A与B B.B与C C.A与C D.C与D
20.贝贝发现自家新买的汽车,轮胎来自泰国,发动机来自德国,音响来自韩国,这种现象说明( )
A.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B.国际合作日益密切与经济全球化
C.国际矛盾和冲突不断 D.国与国之间经济各成一体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总分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综合题(共60分)
21.(13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4-A-6
(1)图中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纬度位置方面:________;海陆位置方面:________。(6分)
(2)③所在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2分)
(3)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预计未来40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将约占全球人口增长的97%。亚、非、拉地区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即可) (2分)
(4)能不能用人口迁移的办法使世界各地人口分布均匀?简单说明其原因。(3分)
22.(每空2分,共22分)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4-A-7
(1)世界三大宗教中,信徒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的是________,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是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北非的是____________。
(2)图中下列地点的人种、语言、宗教信仰分别是:
①地人种:________,宗教:________。
②地人种:________,语言:________,宗教:________。
(3)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人种、语言、宗教信仰的搭配,正确的是( )
A.③—黄种人—葡萄牙语—基督教
B.④—白种人—法语—佛教
C.⑤—白种人—阿拉伯语—基督教
D.⑥—白种人—英语—基督教
(4)不同人种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方面的特征,而这些特征的形成与该人种所在的________关系密切。
23.(8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聚落与气候的关系
较寒冷气候(如我国东北)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还有双层玻璃;炎热多雨的热带气候(如东南亚),乡村聚落中常见的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如西亚、北非),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可以尽量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降水较多的亚热带气候(如我国南方地区),民居多为尖(斜)顶房,因为这些地区降水丰富,尖顶利于雨水下泄。
材料二 聚落与资源的关系
我国的黄土高原的窑洞,黄土非常深厚,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窑洞冬暖夏凉;北极地区的冰屋,以冰雪制成,为半球形,屋顶上盖一层厚厚的野草,再覆以一层海豹皮,屋内墙壁上挂满兽皮,都可防寒;日本的木质房屋,利用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建造木屋,减少地震与台风带来的损失;热带地区的棕榈屋,用当地特有的木材搭建而成;山区的石头房,用石头做材料建成的房子,它主要分布在山区岩石的地带。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适合漠河县的房屋保暖建筑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点即可)(2分)
(2)因为日本的________资源丰富,所以日本建木屋,又可减少地震与台风带来的损失。(1分)
(3)西亚和北非属于____________气候,当地房屋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分)
(4)读材料分析,如果你生活在山区,会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建筑你的房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每空1分,共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现在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7%,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发展中国家在38%左右,最不发达的国家约为22%。据2010年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9.68%。
材料二 世界人口分布图。
图4-A-8
(1)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两类: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国属于____________国家,日本属于__________国家。
(2)世界上发达国家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洲、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洲。
(3)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__________。
(4)材料二图中A、C两国之间的商谈称为“__________”,图中B、C两国之间的互助称为“____________”。
(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试根据下面提供的备选项,完成下图。
图4-A-9
备选项:①富国更富;②出售石油、矿石、木材等原料及初级产品;③出售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工业品等;④利润流失;⑤赚到的钱多;⑥产品价格低。
A1:________,A2________,A3________;B1:________,
B2________,B3________。
第四、五章过关测试卷A
1.A
2.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1.0%-0.6%=0.4%。
3.B [解析] 亚洲的东部和欧洲西部都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是欧洲西部。
4.B 5.D 6.B 7.B 8.D 9.A 10.D 11.B 12.C 13.B 14.D 15.D
16.A [解析] 甲位于河流汇集处,交通便利,最有可能发展为城镇。
17.D
18.D [解析]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在快速扩大。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超过1亿的发达国家有美国、日本。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但部分农产品仍需进口。
19.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南北对话的含义。南北对话指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有关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商谈。图示国家中A是法国、B是澳大利亚、C是美国,均属于发达国家;D为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
20.B [解析]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大量的跨国公司和地区性、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的出现,使世界各国的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21.(1)① ② ④ ⑤ 中低纬度 临海
(2)湿热,不适合人类生存
(3)资源消耗过大,破坏环境;就业困难;饥饿贫困;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4)不能。因为寒冷的极地、干旱的荒漠、原始的热带雨林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
22.(1)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2)①黄色人种 佛教和伊斯兰教。
②白色人种 英语 基督教
(3)D (4)体质 地理环境
23.(1)墙体厚实 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2)森林
(3)热带沙漠 墙厚 窗小
(4)石头或木材(符合题意即可)
24.(1)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 发达
(2)欧 北美 大洋
(3)高 小
(4)南北对话 南南合作
(5)② ⑥ ④ ③ ⑤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