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开国大典 课件(2课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 开国大典 课件(2课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24 11:5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7课开国大典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第一课时政府 委员 八盏 石栏 汇集 爆发

旗帜 检阅 制服 坦克 距离 隆隆 读一读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观看盛大典礼的看台。
擎:举。
五更天: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理解词语走进课文 浏览课文,想一想:这场典礼,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重点写了哪几个场面?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重点描写了这几个场面:群众入场、典礼仪式、阅兵盛况、群众游行。段意串联法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重点描写了以下几个场面:群众入场、典礼仪式、阅兵盛况、群众游行。能力提升 课文先讲了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介绍典礼的主体部分——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升旗,宣读公告;接着写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的场面。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句段导读“爆发”“排山倒海”“一齐”等词可以感受到人民群众对毛泽东主席的热爱。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句段导读句段导读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皇都北京,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后焚烧一尽;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被杀者大多是手无寸铁的工人、商人、农民;地主、资本家、反动政府的压迫也让旧中国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家破人亡的、饿死荒野的不胜枚举……危难之际,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终于赶走了侵略者,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背景资料句段导读圆明园句段导读南京大屠杀句段导读旧中国的苦难人民流离失所 开国大典
群众入场
典礼仪式 (典礼前、典礼中、升旗宣告)
阅兵盛况
群众游行 归纳总结第二课时开国大典 浏览课文,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开国大典隆重的地方,进行批注,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学习提示(1)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2)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句段导读典礼前群众范围广人民热情高学习提示 热烈而庄严的典礼仪式已经结束,最能体现隆重和热闹“阅兵式”又将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请自由读课文第11~13自然段,边读边说说你的感受。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句段导读 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着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句段导读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阅兵式特点: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人民心情:激动、兴奋、自豪。 句段导读 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到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句段导读句段导读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典礼时间长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可以象征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群众入场 点面结合
典礼仪式 层次清楚
开国大典
阅兵盛况 庄严热烈 突出气氛
群众退场写作
方法归纳总结 1.观看《开国大典》的电影,直观感受精彩的场面。
2.小练笔: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写写你印象深刻的一个场面,可以是一次运动会,可以是一场文艺汇演,也可以是一场拔河、跳绳、踢毽子比赛,还可以是一次有趣的活动。 拓展提升课后习题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汇集 聚集
(1)几个人( )拢来,站成一个圆圈。
(2)丁字形的广场( )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诞生 出生
(3)小明于2002年8月( )。
(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了。
肃立 站立
(5)三十万人一起脱帽( ),一齐抬头仰望着鲜红的国旗。
(6)他( )在那儿,一动不动。聚集汇集出生诞生肃立站立课后习题2.根据词意写词语。
(1)一个新的国家建立时举行的隆重的典礼。( )
(2)恭敬而庄严地站着。( )
(3)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
(4)恭敬地看。( )
开国大典 肃立 排山倒海 瞻仰 3.毛泽东不但是一个革命家,还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请写出他的一些名言警句。


发散思维名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诗句: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