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24 12:4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刻成筝柱雁相挨。如此下里鬻弹者皆有之,何足道哉!多纪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十幅红绡围夜玉。十幅红绡为帐,方不及四五尺,不知如何伸脚?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注释:①刻成筝柱雁相挨:意思是说筝制作得很讲究,连筝柱上都刻满了装饰用的雁纹。选自《富贵曲》
②下里:乡里。成语有“下里巴人”,古代指民间通俗歌曲。
③鬻(yù)弹者:卖唱的人。鬻:卖。
④绡:丝织成的薄纱。选自《纹诗》大唐: 熙攘繁盛宋 : 积贫积弱贯 休楚韦老沈括沈括 经济繁荣?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标要求:
1.掌握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情况;
2.理解经济重心南移化的原因及影响;
3.了解辽宋夏金时期社会的变化。(1)耕种制度:(2)经济结构:(3)棉花的种植和推广:(4)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1.农 业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棉花在内地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手工业) 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漠北,在历史上是匈奴,突厥,蒙古人的活动中心。位于今天的蒙古高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过程:影响:①中国古代经济布局渐趋合理平衡;
②人口比重发生变化,南方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③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④促进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①两晋之际,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②安史之乱、五代十国,中原人口的第二次南迁;
③两宋之际,金灭北宋的靖康之变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
④南宋时,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完成。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较安定;
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工具。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经济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这说明(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战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只能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摧毁经济发展的成果。政治稳定 (1)耕种制度:(2)经济结构:(3)棉花的种植和推广:(4)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1.农 业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棉花在内地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手工业) 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漠北,在历史上是匈奴,突厥,蒙古人的活动中心。位于今天的蒙古高原。)“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矣。”——王安石稻麦复种制:稻麦复种制就是以稻、麦两种作物轮种的复种方式。每年六月份种水稻,十一月份水稻收获,然后翻耕播种麦子,越冬至来年五月收获。>1亿人650万2088万(1)耕种制度:(2)经济结构:(3)棉花的种植和推广:(4)边疆地区进一步开发: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1.农业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 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棉花、茶) 棉花在内地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手工业) 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漠北,在历史上是匈奴,突厥,蒙古人的活动中心。位于今天的蒙古高原。)2.手工业①棉花的种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纺织业、制瓷业、_______、矿冶业、印刷业②元代_________改进棉纺织技术,先进技术的推广使______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脚踏三锭棉纺车 ①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色彩多变,质感浑厚(2)制瓷业:(1)纺织业:②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 和釉里红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文明的物质象征黄道婆松 江 汝窑 官窑 定窑 哥窑 钧窑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宋真宗景德年间,因昌南镇造瓷器品质极好、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御赐“景德镇”。从此景德镇开始一步步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制瓷中心。(瓷都)知识拓展:瓷都、瓷国彩车的车体为大型如意造型和景德镇青花吉祥纹样是中国唯一以陶瓷为特色的本科高等学校 海 上 丝 绸 之 路明州广州 中国瓷器远销欧洲,深受欧洲人的喜爱,名扬天下,因此也被称作“瓷国”(China)。厉害了!我的国瓷器、茶叶、丝绸香料、珠宝海外贸易繁荣(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水平很高,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配备先进指南针:纺织业、制瓷业、_______、矿冶业、印刷业2.手工业(4)矿冶业: ①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的开采量很大,首都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②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你知道吗???
材料一:到1078年,北宋生铁年产量已经达到 7.5 到 15 万吨,这一产量是1640年,英国本土生铁产量的两倍半至五倍。
材料二:元朝初年,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记载了中国人烧煤炼铁。当时,欧洲人读了游记,都觉得十分新奇,他们哪里知道,中国人用煤做燃料,都已经有一千二三百年了,我们的祖先在世界上最早发现了煤这种燃料。(5)印刷业:北宋_______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毕昇 商鞅变法:明确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
汉代:令贾人(gǔ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历史回眸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1.商业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1)基层市场(2)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不仅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1.商业活动范围扩大:时间不受限制:(3)商品流通规模扩大,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出现纸币(交子),元代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4)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①街市制代替坊市制②乡镇出现了草市出现了夜市、晓市 指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还有控制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安边绥远的作用。 澶渊之盟后,北宋在与辽接壤的地区设置榷场,如霸州外、雄州。17知识链接:榷场 中原及江南地区向北方输出的主要是农产品及手工业制品之类。
辽、金、夏地区输往南方的商品则有牲畜、皮货、药材、珠玉等。2.城 市北宋东京城(开封)南宋临安城(杭州)元杭州(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元大都(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被获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李玉刚:歌曲《清明上河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经济中心南移农业耕种制度
经济结构
棉花的种植和推广
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宋:五大名窑
元:青花瓷、釉里红
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矿冶业——煤
印刷业手工业商业发展
海外贸易
城市繁荣宋元时期的南移进程
经济中心南移的影响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余秋雨
:刻成筝柱雁相挨。如此下里鬻弹者皆有之,何足道哉!多纪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十幅红绡围夜玉。十幅红绡为帐,方不及四五尺,不知如何伸脚?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大唐: 熙攘繁盛宋 : 积贫积弱贯 休楚韦老沈括沈括 经济繁荣??关于宋朝,学术界一直有两种互相对立的看法,一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一是积贫积弱,保守因循,屈辱投降。
这两种看法各有其事实依据,只不过是看待历史的角度有别。造极说更多地是从经济文化着眼,强调的是两宋经济繁荣,思想进步,科技发达,社会稳定。贫弱说,更多地是从政治军事和对外关系着眼,强调的是财政紧张,军力孱弱,因循苟且。
积贫积弱 冗官冗费 靖康之耻 北亡南退繁华下危机四伏千古一宋商贾云集奇珍荟萃坊市林立早晚叫卖看大宋盛世繁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