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13 植树的牧羊人 课件(35张PPT)+教案+练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公开课)13 植树的牧羊人 课件(35张PPT)+教案+练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24 11:11:11

文档简介

《植树的牧羊人》公开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牧羊人的故事。
2.圈点勾画关键词句,评价牧羊人形象。
3.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了解多种手法的运用。
4.挖掘环保因素,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牧羊人的品格。
2.理解牧羊人奇迹的意义。
【教学难点】
1.运用第一人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2.独具特色的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使文章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检测】(PPT)
【新课导入】
同学们,假如你面对这样荒凉的土地,你会做些什么?(出示PPT)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荒凉的阿尔卑斯山地,见证一位牧羊人是怎样把这里变成洋溢着幸福的绿洲。
【背景链接】
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片荒芜、破落、毫无生气的荒原。只有很少的人在这儿过着冷漠、孤独的生活。有一个牧羊人,他一边牧羊,一边每天都种100棵橡树。由于气候不好,种十万棵树,最终只有一万棵长成大树。尽管如此,牧羊人没有气馁,没有沮丧,依然坚持每天种树。森林的规模不断扩大,渐渐地,这个地区有了雾气、水分、溪水、村庄、泉水、笑声,整个地区都活了起来。作者为老人的见识、胸怀、坚持而感动,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以做纪念。
【新课学习】
一、圈点勾画,读出高原奇迹
1.这篇文章的学法是什么?齐读文前“预习”提示二。
2.文章写作者和牧羊人三次见面,哪一次见面叙写的语段最少?
明确:最后一次,两个段落。
3.默读课文最后三段,圈点勾画出关键性的词句。
预设:(学生可自由圈点勾画,说出理由。)
1.“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2.“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板书:高原变化)
3.“每当我想到这个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板书:评价老人)
4.“1945年六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这句也能勾画吗?
明确:这句话点明了第三次去高原看到老人的时间时间。也是交代写作思路。(板书:行文思路)
5.“那年,他已经87岁了”
明确;这是能体现老人特征的句子,说明老人年龄已经很大了,可以让我们知道老人把一生都献给了植树事业。(板书:老人特征)
小结:默读文章,圈点勾画,不是随便的,而是要注意圈画出显示行文思路、老人特征、荒原变化及评价赞美的相关语句。
二、圈点勾画,读出高原变化
请同学们跳读第一次、第二次与老人见面的语段,从行文思路、老人特征、荒原变化及评价赞美四个方面圈点勾画。(2分钟)
问题1:“我”第一次去高原,高原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找出那时高原特征的词句吗?
明确:词:高原荒凉,干涸,遥远,毫无生机,到处是废墟。
句子: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的,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问题2:第二次来高原后,高原出现了什么变化?你找到相关语句吗?
明确: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问题3:第二次来高原后,高原出现了什么变化?你找到相关语句吗?
明确: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请一同学连着读读,再评价其读。
1.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的,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2.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3. 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问题:高原在变化,朗读的感情、语调等要不要发生变化?第一个句子读快还是读慢?
明确:读慢,高原很荒凉,很让人失望,没有生机。
问题:第二句要读出什么味来?
明确:惊喜。变化太大了,竟然有水了。
问题:第三次“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要读出什么味?
明确:震撼感。
问题: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出高原的惊人变化?这样的变化可以圈点17段的哪一个词?
明确:对比。“奇迹”。这就是植树的牧羊人独自创造的“奇迹” !(齐读这三句话)
三、圈点勾画,探究老人“奇迹”
1.作者在第17段说“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你能找出文中最能印证“奇迹”的具体描述吗?
明确: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
2.牧羊人在高原上创造了奇迹,这奇迹,最应该归功于牧羊人哪种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呢?(圈出一个词来)请你从文本中找到依据。(画线)
明确:“毅力”
“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21段)
(1)“一个人”又说明什么?
明确:要忍受孤独。
(2)还有哪些句子能说明这个人有毅力,坚持不懈呢?
明确:“他一直在种树。”(14段)
(3)这句中哪个词可圈,说明他有毅力?
明确:“一直”。说明很坚持。
3.“他已经种下了十万棵橡子,在这十万棵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儿,……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齐读)(11段)
(1)从这段话里,你可以圈点什么词?为什么?
明确:数词
(2)从这段话里,你们读出来什么?(讨论)
示例:我认为是他的“坚定”!“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我认为是“自信”“平和”。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
4.再读“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他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棵橡子都种了下去。”(10段)从这段话里,你们读出来什么?
明确:无私,纯净。
5.默读第5段,这是什么描写?表明了牧羊人什么?
明确:这是房间环境的描写。可以看出牧羊人严谨,热爱生活。
6.默读第7段,这是什么描写?表明了牧羊人什么?
明确:这是挑橡子种子的细节描写。表明了牧羊人细心。
……
师生齐读:只有懂得去取舍,才有奇迹;只有忍受孤独,才有奇迹;只有自信,才有奇迹;只有严谨,才有奇迹;只有内心纯净,才有奇迹;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只有热爱,才有奇迹……深入读这篇文章,你还可以读出奇迹背后更多的东西。
四、圈点勾画,品味好词佳句
1.下面语段中哪两个形容词可圈?可不可以删去?
“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10段)
明确:轻轻 仔细
不可以删去,“轻轻”一词写出了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仔细”一词写出了牧羊人盖泥土的认真劲;如果删掉,就不能表明牧羊人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2.“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11段)(画横线的数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数字的对比,具体地说明树苗成活不易,从侧面衬托了牧羊人植树的艰辛历程。
3.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15段)
明确: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地努力去做,就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五、文章也是“奇迹”
这篇文章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文章打动了编辑,他们就派人去寻找文中描写之地,却发现那个地方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位老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可是没多久这篇文章就风靡许多国家。这虚构的故事,为何能打动人?除了主人公精神的伟大、细节的生动描写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这个故事如此有感染力,成了奇迹呢?
明确:(1)在文章中可以找到很多的环境描写。
(2)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使得更有真情实感,很真实。
(3)对比手法。
(4)插叙的手法。
1.下面是文中两处描写环境的句子,请进行赏析。
(1)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5段)
明确:写室内的环境,突出其洁净,侧面衬托牧羊人勤劳能干、做事认真仔细、干净利落的性格特征。
(2)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2段)(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
明确: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地恶劣的环境,为“我”继续向前走,寻找水源做铺垫,同时从侧面说明牧羊人植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衬托了牧羊人慷慨无私、坚持不懈的形象。
2.本文在叙事方面采用第一人称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用第一人称来讲述种树人的故事。“我”在文中仅仅只是个旅人,一个过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因缘际会地目睹了一个寸草不生的荒僻之地变成了森林沃土。“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种树人的事迹具有极强的纪实性,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3.第一人称的写作更具真实感。那这第一人称如果换成是“牧羊人”来说,好不好?
明确:不好,感觉在说自己怎么怎么伟大,炫耀得很。
4.所以要有个见证人“我”的出现,那把“我”设置成三十年都陪伴在牧羊人身边的人,是不是更好?(讨论)
示例:不好。过于平淡了。
如果他不走了就体现不出高原的变化。
缺少惊喜了。
5.在文中,作者生动描绘了牧羊人给废弃的村庄带来的变化,为此作者使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其作用。
联系全文来看,对比有:
(1)“无边无际的荒野”和“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一大片茂盛的橡树;
(2)干涸的泉眼和“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
(3)倒塌的房屋和废墟上新建的干净农舍。
作用:这些对比,有力地突出了牧羊人的贡献。
6.牧羊人到山上种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交代属于哪种记叙方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种树的原因:他先后失去了儿子和妻子,他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牧羊人认为“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记叙方式:插叙。
作用:表现牧羊人热爱大自然、积极乐观的性格,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为紧凑。
【综合把握】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首段和末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这个牧羊人的。(齐读)
1.从第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要圈点勾画哪个词?这一段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问自由谈;“难得的好人”作用:总领全文,赞扬牧羊人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小结:第一自然段,除了能够总领全文,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还能够引发我们读者这么多的思考,我们以后也要学习这种开头的写法。
2.比较首尾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首尾两段都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是议论和抒情,前后呼应。
3.阅读这两段,参考下面的文字,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男人》绘画作者给中国读者的寄语
明确:本文讲述了一个荒漠中的牧羊人默默无闻、坚持不懈,慷慨无私地为荒漠种树创造绿荫的故事。赞美了植树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植树老人的无限敬佩之情。
4.课文从头至尾都有标志时间的语言,文章除了以时间顺序行文,还有一条怎样的线索呢?(提示:“我”从头至尾除了关注牧羊人,还关注了什么?)
明确: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
5.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明理由。
第一部分(第1段):运用议论,对“牧羊人”这一形象进行高度概括,提挈全篇。
第二部分(第2—20段):记叙和描写“牧羊人”通过植树,使废墟变为绿洲的伟大壮举。
第三部分(第21段):通过议论,揭示主题,表达对老人的赞美之情。
【拓展延伸】 1.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这个人将永驻人们的心中。请给植树老人写一段颁奖词。
【颁奖词】(可留待课下)
2.结合全文内容,以“他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写几句话。
明确:
他是一个朴实稳重的人。
他是一个热情的人。
他是一个细致的人。
他是一个孤独的人。
他是一个十分无私、执着的人。
他是一个幸福的人。
3.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向植树的牧羊人学些什么?
示例一:我们应该学习牧羊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热爱家乡,为家乡的环境保护贡献一分力量。
示例二:我们应该提高环保意识,每年种下一棵树,美化校园,美化家乡。
【板书小结】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
课件35张PPT。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荒凉的阿尔卑斯山地,见证一位牧羊人是怎样把这里变成洋溢着幸福的绿洲。 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片荒芜、破落、毫无生气的荒原。只有很少的人在这儿过着冷漠、孤独的生活。有一个牧羊人,他一边牧羊,一边每天都种100棵橡树。由于气候不好,种十万棵树,最终只有一万棵长成大树。尽管如此,牧羊人没有气馁,没有沮丧,依然坚持每天种树。森林的规模不断扩大,渐渐地,这个地区有了雾气、水分、溪水、村庄、泉水、笑声,整个地区都活了起来。作者为老人的见识、胸怀、坚持而感动,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以做纪念。【背景链接】1.熟读课文,了解牧羊人的故事。
2.圈点勾画关键词句,评价牧羊人形象。
3.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了解多种手法的运用。
4.挖掘环保因素,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学习目标】 1.下列字形和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帖(tiě) 心弦(xuán) 看(kān)护妇 深恶(wù)痛绝
B.纤(xiān)细 烙(1ào)印 卡(qiǎ)脖子 参差(cī)不齐
C.调(diào)换 酣(hān)睡 畜(xù)牧业 钢劲(jìng)有力
D.哄(hōng)笑 分(fēn)外 超负荷(hè) 薄荷(bó) 【预习检测】 B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1)建筑物或堆积物的东西倒下来。(  )
(2) 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比喻人性格内向。(  )
(3)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
(4)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或地带。
( )坍塌沉默寡言刨根问底不毛之地点我朗读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植树的牧羊人在荒地坚持种树,让荒原变成绿洲。以“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影响”的形式概括。4.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有什么含义? 在英文中,“牧羊人”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的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饱含赞美之情。1.这篇文章的学法是什么?齐读文前“预习”提示二2.文章写作者和牧羊人三次见面,哪一次见面叙写的语段最少?最后一次,两个段落。3.默读课文最后三段,圈点勾画出关键性的词句。一、圈点勾画,读出高原奇迹【新课学习】 1.“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2.“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高原变化3.“每当我想到这个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评价老人说说你圈点勾画的理由。4.“1945年六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这句也能勾画吗?这句话点明了第三次去高原看到老人的时间时间。也是交代写作思路。
5.“那年,他已经87岁了”
这是能体现老人特征的句子,说明老人年龄已经很大了,可以让我们知道老人把一生都献给了植树事业。
小结:默读文章,圈点勾画,不是随便的,而是要注意圈画出显示行文思路、老人特征、荒原变化及评价赞美的相关语句。行文思路老人特征二、圈点勾画,读出高原变化请同学们跳读第一次、第二次与老人见面的语段,从行文思路、老人特征、荒原变化及评价赞美四个方面圈点勾画。(2分钟)
问题1:“我”第一次去高原,高原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找出那时高原特征的词句吗? 高原荒凉,干涸,遥远,毫无生机,到处是废墟。
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的,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问题3:第二次来高原后,高原出现了什么变化?你找到相关语句吗?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问题2:第二次来高原后,高原出现了什么变化?你找到相关语句吗?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请一同学连着读读,再评价其读。
1.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的,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2.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3. 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问题:高原在变化,朗读的感情、语调等要不要发生变化?第一个句子读快还是读慢?
读慢,高原很荒凉,很让人失望,没有生机。
问题:第二句要读出什么味来?
惊喜。变化太大了,竟然有水了。
问题:第三次“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要读出什么味?
震撼感!
问题: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出高原的惊人变化?这样的变化可以圈点17段的哪一个词?
对比。“奇迹”。这就是植树的牧羊人独自创造的“奇迹” !(齐读这三句话) 1.作者在第17段说“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你能找出文中最能印证“奇迹”的具体描述吗? 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三、圈点勾画,探究老人“奇迹”2.牧羊人在高原上创造了奇迹,这奇迹,最应该归功于牧羊人哪种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呢?(圈出一个词来)请你从文本中找到依据。(画线)
“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21段)
(1)“一个人”又说明什么?
要忍受孤独。
(2)还有哪些句子能说明这个人有毅力,坚持不懈呢?
“他一直在种树。”(14段)
(3)这句中哪个词可圈,说明他有毅力?
一直。说明很坚持。 毅力“3.他已经种下了十万棵橡子,在这十万棵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儿,……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齐读)(11段)
(1)从这段话里,你可以圈点什么词?为什么?
(2)从这段话里,你们读出了什么?(讨论)
我认为是他的“坚定”!“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我认为是“自信”“平和”。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数词无私
纯净4.再读“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他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棵橡子都种了下去。”(10段)从这段话里,你们读出来什么?5.默读第5段,这是什么描写?表明了牧羊人什么?
这是房间环境的描写。可以看出牧羊人严谨,热爱生活。
6.默读第7段,这是什么描写?表明了牧羊人什么?
这是挑橡子种子的细节描写。表明了牧羊人细心。
……师生齐读:只有懂得去取舍,才有___;只有忍受孤独,才有___;只有自信,才有___;只有严谨,才有___;只有内心纯净,才有___;只有坚持,才有___;只有热爱,才有___……深入读这篇文章,你还可以读出___背后更多的东西。奇迹1.上面语段中哪两个形容词可圈?可不可以删去? 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10段) 不可以删去,“轻轻”一词写出了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仔细”一词写出了牧羊人盖泥土的认真劲;如果删掉,就不能表明牧羊人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四、圈点勾画,品味好词佳句轻轻 仔细 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11段)
2.画横线的数词,有什么作用? 通过数字的对比,具体地说明树苗成活不易,从侧面衬托了牧羊人植树的艰辛历程。3.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15段)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地努力去做,就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这篇文章也是“奇迹”
这篇文章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文章打动了编辑,他们就派人去寻找文中描写之地,却发现那个地方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位老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可是没多久这篇文章就风靡许多国家。这虚构的故事,为何能打动人?除了主人公精神的伟大、细节的生动描写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这个故事如此有感染力,成了奇迹呢?(1)在文章中可以找到很多的环境描写。(2)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使得更有真情实感,很真实。(4)插叙的手法(3)对比手法1.下面是文中两处什么描写的句子?请进行赏析。 (1)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5段) 写室内的环境,突出其洁净,侧面衬托牧羊人勤劳能干、做事认真仔细、干净利落的性格特征。 (2)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2段)(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 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地恶劣的环境,为“我”继续向前走,寻找水源做铺垫,同时从侧面说明牧羊人植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衬托了牧羊人慷慨无私、坚持不懈的形象。2.本文在叙事方面采用第一人称手法,有什么好处?
用第一人称来讲述种树人的故事。“我”在文中仅仅只是个旅人,一个过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因缘际会地目睹了一个寸草不生的荒僻之地变成了森林沃土。“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种树人的事迹具有极强的纪实性,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3.第一人称的写作更具真实感。那这第一人称如果换成是“牧羊人”来说,好不好?
不好,感觉在说自己怎么怎么伟大,炫耀得很。
4.所以要有个见证人“我”出现,那把“我”设置成三十年都陪伴在牧羊人身边的人,是不是更好?(讨论)
不好。过于平淡了。
如果他不走了就体现不出高原的变化。
缺少惊喜了。5.在文中,作者生动描绘了牧羊人给废弃的村庄带来的变化,为此作者使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其作用。
联系全文来看,对比有:
(1)“无边无际的荒野”和“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一大片茂盛的橡树;
(2)干涸的泉眼和“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
(3)倒塌的房屋和废墟上新建的干净农舍。
作用:这些对比,有力地突出了牧羊人的贡献。6.牧羊人到山上种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交代属于哪种记叙方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种树的原因:他先后失去了儿子和妻子,他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牧羊人认为“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记叙方式:插叙。
作用:表现牧羊人热爱大自然、积极乐观的性格,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为紧凑。我们来一起读一读首段和末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这个牧羊人的。(齐读)
1.从第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自由谈)你要圈点勾画哪个词?这一段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难得的好人”
作用:总领全文,赞扬牧羊人是一个“难得的好人”。【综合把握】小结:第一自然段,除了能够总领全文,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还能够引发我们读者这么多的思考,我们以后也要学习这种开头的写法。首尾两段都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是议论和抒情,前后呼应。2.比较首尾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联系首尾段,参考下面的文字,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男人》绘画作者给中国读者的寄语 本文讲述了一个荒漠中的牧羊人默默无闻、坚持不懈,慷慨无私地为荒漠种树创造绿荫的故事。赞美了植树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植树老人的无限敬佩之情。植树35年荒漠绿洲无私奉献执著坚毅勤勤恳恳4.课文从头至尾都有标志时间的语言,文章除了以时间顺序行文,还有一条怎样的线索呢?(提示:“我”从头至尾除了关注牧羊人,还关注了什么?)
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
5.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明理由。第一部分(第1段):运用议论,对“牧羊人”这一形象进行高度概括,提挈全篇。第二部分(第2—20段):记叙和描写“牧羊人”通过植树,使废墟变为绿洲的伟大壮举。第三部分(第21段):通过议论,揭示主题,表达对老人的赞美之情。  1.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这个人将永驻人们的心中。请给植树老人写一段颁奖词。
  【颁奖词】【拓展延伸】“牧羊人”——The good shepherd,又译为基督耶稣,他是拯救世人的神。对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人们来说,您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您做到了只有神才能做到的事!我们为您点赞!他是一个朴实稳重的人。他是一个幸福的人。他是一个热情的人。他是一个细致的人。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他是一个十分无私、执着的人。2.结合全文内容,以“他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写几句话。3.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向植树的牧羊人学些什么?
示例一:我们应该学习牧羊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热爱家乡,为家乡的环境保护贡献一分力量。
示例二:我们应该提高环保意识,每年种下一棵树,美化校园,美化家乡。植树的牧羊人一访牧羊人,画面一:被弃置的村庄
二访牧羊人,画面二:绵延的森林
三访牧羊人,画面三:充满活力的田野人


天【课堂小结】 再 见!《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xūn(  )衣草  tān(  )塌 废xū(  ) 浇guàn(  ) liè( )缝 流( )tǎng
干涸(  ) 缝隙(  ) 酬劳(  ) 琢磨(  ) 沉默寡言( )
2.下面各句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在这个字下面画横线,并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字。
(1)如果他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_______
(2)他不住帐蓬,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________
(3)他没有拿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长、大拇指粗的铁锟。________
(4)他靠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州。________
3.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
(1)建筑物或堆积物的东西倒下来。(    )
(2) 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比喻人性格内向。(   )
(3)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
(4)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 
4.指出下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 (  )
A.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B.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
C.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
D.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2)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
(3)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二、课内阅读
  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
 牧羊人不抽烟。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6.文中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屋间的环境的:_______________ __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牧羊人” 的性格特点。
7.从全文来看,牧羊人为什么要这么仔细地挑选橡子?
8.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牧羊人”为什么不让我帮他呢?
9.古今中外,也有许多类似于艾力泽·布菲老人种树的故事或神话传说,请列举一二。
10.你感觉作者笔下的牧羊人是真的吗?现实生活中还有没有像牧羊人的人呢?
三、类文阅读
挑山女人
 ①漫漫石板路上刻着她坚实的脚印,峭壁岩石上留下她疾走的身影,一个普通的女人,用生命的“扁担”,挑起生活的“大山”,她就是安徽休宁齐云山下“女挑夫”汪美红。
 ②清晨6点,齐云山脚下雾霭萦绕,当大多数村民还在休息时,她家中已经升起了炊烟。吃完早饭后,她又带上一盒饭,然后挑起前一晚准备好的货物开始爬山。陡峭的山路,一趟来回10来公里,汪美红每天要挑两三趟。这样的负重攀爬,别说两三趟,就是一趟,一个成年男子也难以吃得消,但汪美红已经爬了17年。
 ③一个女人承受这样的命运,还要从多年前的变故说起。
 ④1990年的汪美红26岁,是一个美丽淳朴的农村女孩,嫁给了岩脚村的青年农民汪淑华。第二年,汪美红生了一个儿子,但娩出的是一个患先天性白化病的残疾儿!按照国家政策,汪美红可以再孕。第二年她又身怀六甲,并产下龙凤双胞胎。双胞胎的降生冲淡了这个家庭的阴影,年轻的妈妈也对日子充满了美丽的憧憬。
 ⑤然而1994年3月1日,汪美红的人生改变了。丈夫在村口横江打鱼时不幸溺亡。丈夫突然故去,三个孩子嗷嗷待哺,身处绝境的她开始上山采茶、下田插秧。由于孩子小,她就挑着一双儿女,三人一起出工。大儿子不能见阳光,做母亲的怕他乱跑,只得忍痛将他捆在屋柱或桌腿上。“最对不起的就是大儿子了,他很小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在家,有时候也饿得哇哇大哭,哭累了就靠在桌腿上睡着了。一个小孩,却比别人多流了多少泪。”亲戚们不忍心看着她如此艰辛,私下劝她再嫁,还有人直接劝她远走高飞算了,但当她看到儿女睁大眼望着她这个妈妈时,她下定决心:“抛弃孩子,天堂我也不去!”
 ⑥当年10月,齐云山上的道观重建工程启动,大量的砖瓦、沙石、水泥和钢筋等建材需要挑运上山。于是,村里唯一的女高中生汪美红毅然咬牙扛起了扁担,换上了“解放鞋”,当上了挑山工。通向齐云山的九里盘山道几乎都是台阶,许多地方非常陡峭,挑货上山谈何容易。“当时是5元钱一百斤挑运费,从山脚爬上山大概五六公里,一般男人也就挑100斤,我第一天就挑了180斤沙石,希望能够多赚4元钱。”“开始并不觉得很重,但是越爬越累,那天下来,两眼发黑,好几次差点连人带担子掉下山。”当她拿到卖命换来的9元钱时,人已经虚脱。但第二天一早,她竟又忍着肩膀的剧痛,一步一步走在九里盘山道上。第一担沙石一过秤,203斤!到下午4点多,她已挑了两个来回,跑了四趟。可这个女子除了两个腿肚子练得结结实实,其实并不健壮,每走几百米,都要用拄棍撑着扁担休息一小会儿,密密的汗珠布在她脸上,而她的补救“秘诀”不过就是:“挑山工一定要吃腌菜,腌菜盐分多,上山淌很多汗,也不容易觉得累。”
 ⑦汪美红挑山,大儿子在家煮饭忙家务,双胞胎从10岁开始,一到双休日和寒暑假就帮着妈妈一起挑东西上山,上高中的时候,学习任务非常重,他俩还是坚持要帮妈妈挑担,从来不喊一声苦。“家里条件差,有一年夏天,邻居吃西瓜,女儿瞟了一眼,我知道她想吃。后来我准备买一个,但还是硬被她拉住了,非说自己特别不喜欢吃西瓜,其实当时孩子连西瓜什么味儿都不知道。”那一刻,唯一能安慰汪美红的是,“我此生能够有这三个懂事的孩子,我也知足了!”如今大儿子已经20岁,学会了按摩,可以自食其力,而双胞胎儿女都很争气,应届高考均达到了重点分数线,女儿还超出重点线40多分,考上大学的这个暑假,他俩没有歇着,而是来到了县城开始打工……
 ⑧这位母亲17年风里来雨里去,踏着4000多级台阶,往返9000多次山下山上,行走20多万公里山路,磨破140多双“解放鞋”,加上挑断的70多根扁担,用母爱把一双儿女“挑”进了重点大学。当目送成才的孩子们走出深山老林的那一刻,她的目光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11.分析本文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12.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13.第⑥段“她竟又忍着肩膀的剧痛,一步一步走在九里盘山道上”,句中“一步一步”改为“一步步”好吗?为什么?
14.第⑥段写汪美红认为“挑山工一定要吃腌菜”,因为这是她“不容易觉得累”的“秘诀”。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15.品析第⑦段中加点字“瞟”的表达效果。
16.第⑦段集中笔墨写了儿女们的表现,这样写的目的一是               ;二是               。?
17.本文在叙述过程中,多处引用了主人公的原话,除了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外,还有何作用?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与解析】
1.薰 坍 墟 灌 裂 淌 hé xì chóu zuó guǎ
2.⑴“康”应为“慷”⑵ “蓬”应为“篷” “康”应为“慷”“铁锟”应为“铁棍”⑷ “绿州”应为“绿洲”
3.⑴坍塌 ⑵沉默寡言 ⑶刨根问底 ⑷不毛之地
4.C(A.比喻;B.夸张;D.比喻。) 
5.(1)外貌描写。可以看出老人是一个干净利索、做事认真的人。 
(2)动作描写。可以看出老人做事一丝不苟,态度十分虔诚、认真。 
(3)语言描写。虽不是自家的地,却种得十分坚决,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底无私的人。
6.餐具、地板、猎枪、炉子,热汤。生活井井有条,做事认真。
7.因为牧羊人要挑选出最大、品种最为优良的橡子,这样长出的橡树才会旺盛,才会更好地装点荒山野岭。
8.不让我帮他挑选橡子,一是因为我是借宿的客人,是对我的关照,更主要的是怕我挑选的橡子不够好,担心种下后不能发芽生长。
9.示例: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等。
10.示例:我感觉牧羊人是真实的。不管在什么时期,像这样不求索取,只讲奉献的人都会有的。现实生活中,像牧羊人一样乐于奉献、贡献社会的人也很多。
11.特点:①“挑山”一语双关,明指从事的劳动,暗指“负担”的沉重与人的顽强。
②“女人”用词毫无修饰,与人物身份相吻合。③“山”也是比喻用法,强调的效果更突出。 
作用:一是交代本文记叙的重点人和事;二是“挑山”与“女人”形成了强烈反差。 
12.既表明人物所处的特殊环境,与前句呼应,也衬托出主人公的勤劳、坚毅。 
13.不好,“一步一步”富有节奏感,写出主人公上山时的举步维艰,并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而“一步步”缺少沉重、缓慢、吃力的表达效果。 
14.①生活窘迫;
②吃苦耐劳;
③态度达观。 
15.细节(动作)描写,既写出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又写出孩子的懂事,让人怜惜。
16.一是通过正面描写,写出了孩子们的懂事。 二是通过侧面描写,间接写出主人公对儿女们成长的影响。说明主人公是一个有担当、有追求、有远见的人。揭示了只有好“付出”,才有好“回报”的道理。
17.①具有变换叙事角度,丰富故事内容的作用;
②使故事更有说服力和震撼力。
《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牧羊人的故事。
2.圈点勾画关键词句,评价牧羊人形象。
3.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了解多种手法的运用。
4.挖掘环保因素,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学习重点
1.理解牧羊人的品格。
2.理解牧羊人奇迹的意义。
教学习难点
1.运用第一人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2.独具特色的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使文章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学法指导
课文篇幅较长,适合默读。多遍默读,初读整体把握课文大意,再读重在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三读圈点勾画出关键语句和精彩之处。文章中一些议论性的语句,起到点睛作用,值得细细品味;还有一些描摹细致,生动形象的语句。体会文章议论、描写与叙述有机结合的特色。
【课前导学】
一、预习任务
1.标段序,边读边画词句。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3.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篇小说。
二、新知认知
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2.第一人称写法的好处。
3.对比手法的作用。
4.插叙的类型及其作用。
三、预习检测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栋梁(dòng)  干涸(gù)   坍塌(tān) B.遮拦(zhē)?? 呼啸(xiào)??缝隙(féng)
C.溜达(da)???戳坑(chuō)??微薄(báo) D.酬劳(chóu)??乍看(zhà)?? 鲜嫩(nè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海拔  废嘘  地毯  沉默寡言 B.毅力  敬佩  干躁  源源不断
C.富饶  滚烫  硬朗  刨根问底 D.水渠  流淌  帐蓬  不毛之地
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干枯,没有水。)
B.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比喻追究底细。)
C.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不长毛发的地方。)
D.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散步,闲走。)
4.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
B.他添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二)课文感知
本文记叙了“牧羊人”_____ _ _ _ 的故事。1913年6月,我第一次到这里旅行,看到_____ 的景象,在我找水时,邂逅了牧羊人,并在他的小屋留宿,知道了他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又踏上了“ ”,得知“牧羊人”改“ ”为“ ”,除橡树外还种了“ ”“ ”树,我看到了“溪水”。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这里重新“ ”,变得“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答案解析
(一)
1.D 解析 A项,“涸”读音应为“hé”;B项,“缝”读音应为“fènɡ”;C项,“薄”读音应为“bó”。
2.C 解析 A项,“废嘘”的“嘘”应为“墟”;B项,“干躁”的“躁”应为“燥”;D项,“帐蓬”的“蓬”应为“篷”。
3.C 解析 C项,“不毛之地”意思是“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4.D 解析 D项,句中的“像”表示比较,而非比喻。
5.C.(解析:A项否定有误,删掉“没有”;B项语义重复,“大约”和“左右”删掉其一;D项搭配不当,将“飘扬”改为“飘荡”。)
(二)用双手和毅力将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阿尔卑斯山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  荒凉  去往那片高原的路   牧羊 养蜂 山毛榉 白桦  充满生机  富饶
【课中导读】
一、圈点勾画,读出高原奇迹
1.文章写作者和牧羊人三次见面,哪一次见面叙写的语段最少?
2.默读课文最后三段,圈点勾画出关键性的词句。(说出理由。)
3.“1945年六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这句也能勾画吗?
明确:
4.“那年,他已经87岁了”勾画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
二、圈点勾画,读出高原变化
跳读第一次、第二次与老人见面的语段,从行文思路、老人特征、荒原变化及评价赞美四个方面圈点勾画。(2分钟)
问题1:“我”第一次去高原,高原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找出那时高原特征的词句吗?
明确:词:
句子:
问题2:第二次来高原后,高原出现了什么变化?你找到相关语句吗?
明确:
问题3:第二次来高原后,高原出现了什么变化?你找到相关语句吗?
明确:
问题:高原在变化,朗读的感情、语调等要不要发生变化?第一个句子读快还是读慢?
明确:
问题:第二句要读出什么味来?
明确:
问题:第三次“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要读出什么味?
明确:
问题: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出高原的惊人变化?这样的变化可以圈点17段的哪一个词?
明确:
三、圈点勾画,探究老人“奇迹”
1.作者在第17段说“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你能找出文中最能印证“奇迹”的具体描述吗?
明确:
2.牧羊人在高原上创造了奇迹,这奇迹,最应该归功于牧羊人哪种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呢?(圈出一个词来)请你从文本中找到依据。(画线)
明确:
(1)“一个人”又说明什么?
明确:
(2)还有哪些句子能说明这个人有毅力,坚持不懈呢?
明确:
(3)这句中哪个词可圈,说明他有毅力?
明确:
3.“他已经种下了十万棵橡子,在这十万棵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儿,……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11段)
(1)从这段话里,你可以圈点什么词?为什么?
明确:
(2)从这段话里,你们读出来什么?(讨论)
写出自己的看法:
4.“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他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棵橡子都种了下去。”(10段)从这段话里,你们读出来什么?
明确:
5.默读第5段,这是什么描写?表明了牧羊人什么?
明确:
6.默读第7段,这是什么描写?表明了牧羊人什么?
明确:
7.读:只有懂得去取舍,才有_____;只有忍受孤独,才有____;只有自信,才有____;只有严谨,才有____;只有内心纯净,才有____;只有坚持,才有____;只有热爱,才有____……深入读这篇文章,你还可以读出奇迹背后更多的东西。
以上应当填什么相同的词?
四、圈点勾画,品味好词佳句
1.下面语段中哪两个形容词可圈?可不可以删去?
“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10段)
明确:
2.“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11段)(画横线的数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
3.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15段)
明确:
五、文章也是“奇迹”
这篇文章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文章打动了编辑,他们就派人去寻找文中描写之地,却发现那个地方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位老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可是没多久这篇文章就风靡许多国家。这虚构的故事,为何能打动人?除了主人公精神的伟大、细节的生动描写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这个故事如此有感染力,成了奇迹呢?
明确:(1)
(2)
(3)
(4)
1.下面是文中两处描写环境的句子,请进行赏析。
(1)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5段)
明确:
(2)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2段)(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
明确:
2.本文在叙事方面采用第一人称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
3.第一人称的写作更具真实感。那这第一人称如果换成是“牧羊人”来说,好不好?
明确:
4.所以要有个见证人“我”的出现,那把“我”设置成三十年都陪伴在牧羊人身边的人,是不是更好?(讨论)
写出自己的看法:
5.在文中,作者生动描绘了牧羊人给废弃的村庄带来的变化,为此作者使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其作用。
联系全文来看,对比有哪些?
(1)“无边无际的荒野”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
(3)倒塌的房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6.牧羊人到山上种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交代属于哪种记叙方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种树的原因:
记叙方式:
作用:
【综合把握】
1.从第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要圈点勾画哪个词?这一段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2.比较首尾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3.联系首尾段,参考下面的文字,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男人》绘画作者给中国读者的寄语
明确:
4.课文从头至尾都有标志时间的语言,文章除了以时间顺序行文,还有一条怎样的线索呢?(提示:“我”从头至尾除了关注牧羊人,还关注了什么?)
明确:
5.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 1.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这个人将永驻人们的心中。请给植树老人写一段颁奖词。(可留待课下)
【颁奖词】
2.结合全文内容,以“他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写几句话。
明确:
示例:他是一个朴实稳重的人。
3.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向植树的牧羊人学些什么?
【课后导练】
一、赏句写句
1.赏析下面的句子。
⑴“在我眼里,他就像是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⑵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在坑里轻轻地放进一颗橡子,再仔细地埋上土。

2.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前后对比、照应,请写出与下面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⑴我确实找到了一眼泉,可惜已经干了。
下文与这相照应的句子是: 。
⑵我走了一天,来到了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下文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 。
二、语段解读
阅读“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回答下列问题。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4.“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指的是什么。
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
6.说说你对“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一句话的理解。
三、课外阅读
幸福的篮子
①有段时间,我极度抑郁,几乎不能自拔。我怀疑一切,对一切都不满意。我想逃避这个世界,我甚至怀疑这个世上还有没有“幸福”这个词语。
②那天,我觉得内心堵得慌,沉沉地好像失去了什么,忧郁与悲伤主宰了我整个的情绪。于是,我去公园散步,想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舒散一下内心的忧郁。走在公园的小路上,风很大,树叶沙沙,满地黄叶,到处笼罩一种沉闷而忧伤的气氛,让人感到满目凄凉。
③ 我承受不住这种窒息般的忧郁,于是,我逃离这条小路。登上山坡,在一个金黄色的小亭子下,找个空位子坐下,我拿出随身带的那件快要完工的刺绣桌布,飞针走 线地绣起花来。绣花是我那时打发时光的唯一方式,我渴望在一针一线中,能将我的生活缝起来,能将我的生命打包并严严实实地裹起来。时光在穿针引线中溜走, 直至夕阳拉长了我的影子,但我的心情并没有平静,我内心的忧郁一点也没有减少,于是我准备回家。恰在这时,坐在对面的一个老太太起身朝我走来。
④“如果你不急着走的话,我可以坐在这儿跟你聊聊吗?”她说。
⑤“您,有什么可以聊得呢?”我望着她,内心有一种本能的迟疑与拒绝。
⑥她在我身边坐下,面带微笑地望着我说:“知道吗?我看了你好长时间了,真觉得是一种享受,现在像你这样的可真不多见。”
⑦“什么不多见?”
⑧“你这一切!在现代化的大都市,忽然看到柔和的阳光下,一位梳长辫子的俊秀姑娘,穿一身朴素的白布裙子,坐在这儿绣花!简直想象不出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我要把它珍藏在我的幸福篮子里。”
⑨“什么?幸福篮子?”
⑩“这是个秘密!不过我还是想告诉你,你希望自己幸福吗?”
?“当然希望,可是,我没有幸福……”
?“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只是,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怎样才能幸福。我给你说一说吧,算是对你的奖赏。孩子,幸福并不是成功、运气,也不只是爱情。你这么年轻,也许会认为爱就是幸福,其实不全是这样。”
? 老太太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当我坐在椅子上,看到对面一位漂亮姑娘在聚精会神地绣花儿,我心里就感觉到:这情景很美!我的心就像向你微笑了。于是,我就 把这一时刻记录下来,为了以后能一遍遍地回忆,我把它装进我的幸福篮子里了。这个篮子里,有很多这样的时刻,它们就像一粒粒珍珠,发着闪闪的亮光,脑子里 的阴暗就会被这亮光赶走,你就会相信整个日子都是亮通通的。每当我难过时,我就打开篮子,将里面晶莹剔透的珍珠细细品味一遍。其中会有个我取名为‘白衣姑 娘在刺绣’的时刻。想到它,那种美好的情景便会立即重现。我就会看到,在绿绿的树叶与洁白的雕塑的下,一位姑娘正在聚精会神地绣花。我就会想起阳光透过椴 树的枝叶洒在您的衣裙上;你的辫子从椅子后面垂下来,几乎拖到地上;你的凉鞋有点磨脚,你就脱下凉鞋,赤着脚,脚趾头还朝里弯着,因为地面有点凉。我也许 还会想起更多一些此时我还没有想到的细节……”
?在老太太描绘“白衣姑娘在刺绣”的时刻,我心里出现了一抹暖色 。
?“太奇妙了!”我惊呼起来。“一只装满幸福时刻的篮子!您一生都在收集幸福吗?”
?“是的!遗忘生活中丑恶的东西,而把美好的东西永远保留在记忆中。但这样的记忆需经过训练才行,所以我就发明了这个心中的幸福篮子。”
?我谢了这位老太太,朝家走去。回家的路上我开始回忆童年以来的幸福时光,我发现,原来,在我的生命中,竟然也有这么多的珍珠!只是,这些珍珠都被一层厚厚的灰尘蒙住了,让我看不到它们的光泽。现在,拂去灰尘,晶莹的光亮,照亮了我整个的内心,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
?我往我的“幸福篮子”里投放了一颗最闪耀的珍珠!
7.初读全文,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来。
地点
情节
心情
公园小路上
散步

金黄色的小亭子下

变得平静

回忆童年以来的幸福时光

8.细读全文,完成下列题目。
(1)文中说“我渴望在一针一线中,能将我的生活缝起来”,“我”为什么要将我的生活“缝”起来?“缝”字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2)文章第?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在我的生命中,竟然也有这么多的珍珠!只是,这些珍珠都被一层厚厚的灰尘蒙住了,让我看不到它们的光泽。现在,拂去灰尘,晶莹的光亮,照亮了我整个的内心,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
9.纵观全文,概括文中老太太形象的特点。谈谈你对文中“幸福的篮子”的理解和感悟。
参考答案
⑴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牧羊人”比作“不毛之地涌出的神秘泉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在处境非常困难时遇到“牧羊人”的欣喜之情。
⑵运用动作描写,“轻轻地放”“仔细地埋”生动传神地写出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种树的认真,也含蓄着我对“牧羊人”敬佩。
⑴干涸已久的泉水又冒了出来。
⑵在我1913年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
3.“我”再见牧羊人的所见所闻。
4.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桦树的鲜嫩、挺拔。
5.指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种的长得很茂盛的一大片橡树。
6.示例:选段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是由人挑起的,产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但是还有像这位默默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的人,像拯救世界的上帝一样在改变世界,为世界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7.(1)忧郁
(2)老太教我领悟幸福的篮子
(3)回家路上
(4)快乐
8.(1)因为作者认为自己的生活支离破碎,拒绝与外界交流,想把自己的生活包裹起来。“缝”是动词,原意指把损坏的衣物缝补起来,在文中指把自己的生活包裹,不远让别人看到。在这里“缝”字把情感由虚化实,生动形象地写出自己对生活的失望。
(2)比喻的修辞,把美好的回忆比喻为珍珠,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美好回忆的珍贵,充满光亮,体现了作者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9.形象特点:慈祥;温柔善良;积极乐观;学会发现美,并把美珍藏;
理解:有一颗善于发现生活中幸福美好快乐的心。
感悟: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记忆生活中的每一刻幸福,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