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三)
[测试范围:第三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B.世界上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我国不需要再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D.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可能会提高
2.下图表示三种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对其名称推断正确的是( )
图T3-C-1
A.①自然资源 ②土地资源 ③耕地资源
B.①耕地资源 ②土地资源 ③自然资源
C.①土地资源 ②耕地资源 ③自然资源
D.①自然资源 ②耕地资源 ③土地资源
3.倡导“低碳生活”有助于环境保护,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多乘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B.电脑不用时也长时间开机
C.购物时,多使用环保布袋
D.减少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
4.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少地多、类型齐全、区域差异不明显
B.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C.土地国策要求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D.中国土地资源类型中,耕地所占比重大
读我国某地区地形类型比例表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5~7题。
地形类型
占土地面积比例
海拔(米)
粮食作物
平原
20%
<200
水稻
丘陵
60%
200~500
水稻、冬小麦
中低山
15%
500~3000
春小麦、马铃薯
高山
5%
>3000
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图T3-C-2
5.该地区最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中低山 D.高山
6.该地区土地现利用比重最大的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其他
7.结合地形和土地现利用比重状况,该地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 D.水土流失
近年来,某市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循环使用,这样每年就可以少订教材10万多册。据此回答8~9题。
图T3-C-3
8.教材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
A.煤炭资源 B.森林资源
C.土地资源 D.石油资源
9.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⑤ D. ①②⑤
读图,回答10~11题。
图T3-C-4
10.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1.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之一是( )
A.植树造林 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库 D.提高水价
12.下图可以反映出我国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图T3-C-5
①水资源南多北少
②水资源年际变化大
③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④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状况的原因是( )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 ④水污染和浪费现象加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读图,回答14~15题。
流水作业
图T3-C-6
14.下列用水方式中,符合节约用水原则的是( )
A.经常用水解冻食物 B.用大水漫灌方式灌溉小麦
C.大量使用清洁剂洗碗 D.洗菜的水用于浇花
15.图中反映的是( )
A.农业节水 B.家庭节水
C.工业节水 D.学校节水
二、综合题(共55分)
16.(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3月31日20点30分至21点30分,我国多座城市参与了“地球1小时”活动。在这1小时里,熄灭电灯,关闭电源,倡导通过节约能源,进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开展此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敦促人们( )(3分)
A.杜绝使用电能
B.防止臭氧层进一步的破坏
C.减少城市的光污染
D.倡导低碳生活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球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材料二 数据显示:每节约1度电可减排1千克二氧化碳;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可减排0.2千克;用手洗衣代替一次洗衣机洗衣可减排0.3千克;节约就是减排。
(3)参照衣、食、住的方案,说出你“行”的做法。 (4分)
衣——棉麻织品、旧衣新穿;
食——素一点、少吃点;
住——节水节电、绿化居家;
行——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森林”,该报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遍布烧烤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账,于是向社会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木。”
图T3-C-7
(4)炭火烧烤破坏的主要资源是________。(3分)
(5)炭火烧烤对环境有哪些不良影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7.(每空2分,共20分)读“我国东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T3-C-8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从干湿地区看,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区,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区,也就是年降水量在________毫米以下的地区。
(3)从地形类型看,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
18.(每空2分,共16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T3-C-9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海。
(2)图中两条大河的流向大致都是________,说明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除了南水北调工程,请你再举一个跨流域调水的实例:____________。
(4)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正式通水后,极大地缓解了我国________地区的缺水问题。
(5)南水北调的西线方案将在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上逐步实施,该方案计划将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________地区的水资源。
教师详解详析
1.D [解析] 据题干可知,可燃冰属于“天然气”资源,故其为非可再生能源资源,属于用完了就没有的资源,所以要谨慎开发,综合利用,更不能不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但可燃冰的开发和使用将会增加我国能源结构中天然气的比例。
2.B 3.B
4.C [解析] 人多地少、类型齐全,区域差异明显;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中国土地资源类型中,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比重较大。
5.B 6.A
7.D [解析] 本题通过图表材料考查了我国某地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土地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图中能够看出,该地最主要的地形类型是丘陵,从土地利用现状图中可看出,该地耕地面积大,容易引发水土流失。
8.B 9.B
10.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受季风影响,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1.B [解析] 本题考查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途径。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一个有效途径,修建水库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有效途径。
12.C [解析] 长江径流量远大于黄河,说明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长江和黄河流量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说明我国水资源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季多,冬春季少。但图中没有显示年际变化和人均水资源的信息。
13.D
14.D [解析] 经常用水解冻食物,用大水漫灌方式灌溉小麦会造成水浪费;大量使用清洁剂洗碗会造成水污染;洗菜的水用于浇花能节约水资源。
15.B [解析] 漫画“流水作业”反映了一水多用的节水措施,这种节水方式主要在家庭中采用。
16.(1)D
(2)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3)步行多一点、开车少一点(合理即可)
(4)森林资源
(5)大气污染(合理即可)
17.(1)旱地 水田 林地 草地
(2)湿润 半湿润 半干旱 400
(3)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 高原地区
18.(1)巴颜喀拉 渤
(2)自西向东 西高东低(或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引滦入津(或引黄济青、引黄入晋等举一例即可) (4)华北 (5)一 西北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绵阳中考]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和“西电东送”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据此完成1~2题。
1.四大工程中的“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和水资源 B.水资源和电力
C.煤炭和天然气 D.天然气和电力
2.四大工程表明我国资源( )
A.总量丰富 B.人均不足
C.地区分布不均 D.种类齐全
3.[青岛中考] 图中漫画《手下留情》, 给我们的启示是( )
图T3-1-1
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 禁止采伐森林,杜绝使用木材
C.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
D. 退耕还草,加快国土绿化
下图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读图回答4~5题。
图T3-1-2
4.图中反映出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多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少
5.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当前可以做到( )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
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③提高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率
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网某日专电 从广东省揭阳市有关部门获悉,当地自来水水源受生产生活污水影响,水质已超三类水源标准,危及市区安全用水。该市自来水公司、环保局等正采取措施排查应对水污染问题。
材料二 重金属污染的土地
图T3-1-3
(1)材料一中反映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资源,材料二中反映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资源,在资源分类中,它们都属于________资源。
(2)材料一中反映的自然资源已经被________, 已不能被人们直接利用。这启示我们即使对于可再生资源也要______________,否则就会不可再生。
(3)生活中发生过很多类似图片和材料中的事情,下列漫画中,同样也能直接反映资源破坏严重和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的是( )
教师详解详析
1.C [解析] 本题考查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指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或者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生物资源(可再生)、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2.C [解析] 四大工程都是针对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而提出来的对策。
3.C
4.D [解析] 评价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多少,往往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资源总量,二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本题资料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在煤炭、耕地、水、天然气和石油等自然资源比较项目中,均低于世界平均值,反映了我国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
5.B [解析] 通过对比认识到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就得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探索新能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更新,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切实做到开源和节流。
6.(1)水 土地 可再生
(2)污染 合理利用和保护 (3)C
第三节 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北方多,南方少 B.西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东北多,西南少
2.导致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说法中,与此无关的是( )
A.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B.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C.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增大 D.兴修水利工程
3.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 )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长沙中考]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工农业产品)和服务时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据此完成4~5题。
4.据测算,生产1吨肉类比生产1吨粮食所耗虚拟水更多,下列四种生活方式最节水的是( )
A.绿色出行的素食者 B.绿色出行的肉食者
C.私车出行的素食者 D.私车出行的肉食者
5.虚拟水消费量随着人口数量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下列省区虚拟水消耗量最大的是( )
A.黑龙江 B.新疆
C.西藏 D.广东
6.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缓解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材料二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和“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状况比较图”。
图T3-3-1
(1)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生产生活用水现状等方面,谈一谈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2)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区是________,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4)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
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 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④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 ⑤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教师详解详析
1.C 2.D
3.D [解析]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深受降水季节变化特点的影响。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降水主要集中于夏秋季,冬春季降水少。因此,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
4.A 5.D
6.(1)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丰北缺,长江水资源丰富,华北、西北地区降水少;华北地区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因此非常必要把长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2)地势南高北低
(3)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4)B
第二节 土地资源
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面积的比较图”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回答1~2题。
图T3-2-1
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不够齐全
B.人均耕地少,宜垦荒地资源数量充足
C.耕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D.土地资源构成比较合理
2.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 )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下图中表示我国林地、草地、旱地、水田四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读图回答3~4题。
图T3-2-2
3.图中表示林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与①土地利用类型北界大致相符的是( )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1月0 ℃等温线
C.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5.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及年降水量曲线图。①②③④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
A.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B.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C.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D.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读漫画《鲸吞农田》,回答6~7题。
图T3-2-4
6.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住房占用耕地 B.水资源枯竭
C.大气污染严重 D.全球气候变暖
7.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跨流域调水
③保护耕地 ④垃圾分类处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衡阳中考]中国陆地略多于美国,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读图完成8~9题。
图T3-2-5
8.图中表示中国耕地总面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可开垦耕地,种植水稻
B.大量增加放牧量,提高草场的利用率
C.在城市郊区,大量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D.扩大城市规模,把大量农业用地变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
10.[郴州中考]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这既是中国耕地面积的底线,也是不能突破的政策“红线”。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是( )
A.大力开垦荒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
C.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D.发展城镇建设占用大量耕地
11.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漫画《种地》,完成下列各题。
图T3-2-6
(1)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土地资源划分为________用地和________用地两类。
(2)土地利用类型
表示________________,
表示________________,
表示________________,
表示____________。
(3)我国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的________岭—________河一线相吻合,该线与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
(4)根据下列四位同学的介绍,判断其家乡分别所属的土地利用类型。
甲:我的家在上海市,这里高楼林立,到处是学校、商店、住宅。________。
乙:我的家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________。
丙:我的家在西南的横断山区,这里地形崎岖,森林茂密。________。
丁:我的家在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这里地形平坦,草场广阔,牛羊遍地。________。
(5)漫画《种地》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问题最有可能发生在上题中________同学的家乡。
教师详解详析
1.C [解析]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土地资源构成不尽合理。耕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人均耕地少,宜垦荒地资源数量不足。
2.D [解析] 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3.C [解析] ①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是水田;②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是旱地;③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地区,是林地;④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区,是草地。
4.B [解析] 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份0 ℃等温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5.C [解析] ①地区为降水较少的高原,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②地区坡度较陡,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③地区地形平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因此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④地区坡度较大,降水丰富,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
6.A [解析] 漫画中巨鲸身上的楼房反映了住房占用耕地问题。
7.C [解析] 楼房增多反映了我国人口增长快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包括控制人口增长和保护耕地等。
8.C 9.C 10.B
11.(1)农业 非农业
(2)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3)秦 淮 800
(4)建设用地 耕地 林地 草地
(5)人口增长,建设用地挤占耕地(答案合理即可)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