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英国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英国上议院英国下议院 自从有议会开始,想要加强王权的英国国王与限制王权的议会之间就一直存在矛盾。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詹姆士一世时期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詹姆士一世认为,王权是上帝所赐,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统治者,神圣不可侵犯。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1603-1625年在位……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人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选择祈求上帝开导国王...... 他曾三次解散议会,直接开征新税,提高关税,还实行肥皂、纸张、盐、煤等的专卖权。发动对西班牙的战争,使得国库资金入不敷出。 詹姆士一世的言行与英国的法律和政治传统严重不符。查理一世时期查理一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世1600年-1649年 查理一世是詹姆士一世之子。1625年继位,他轻浮而又自以为是,是个王权无限论者。为解决财政危机,查理一世召集议会讨论征税,协调无效后,愤怒的查理一世于1629年下令解散议会,从此,英国进入长达11年的无议会时期。政治上的革命前英国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政治上经济上英国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随着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与王权的冲突日益激烈。宣扬“君权神授”擅自强征新税随意解散议会 许多其它沉重捐税仍继续违法征收,有些甚至不合理到这种程度,纳税的总数甚至超过货物的价值。——英国资产阶级给国王的抗议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背景:议会与王权的斗争2.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2)詹姆士一世时期1)英国的法律和政治传统3)查理一世时期 “新贵族” 指受巨额利润所吸引开始转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或投资手工工场的封建贵族。 3.导火索: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二、革命的发生: 1640年,为了筹集军费,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查理一世被迫召开中断11年之久的议会。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1、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国王
解决经费问题议会
限制王权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原因:
苏格兰和英格兰虽然都由查理一世统治,但苏格兰内政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与英格兰是两个国家。但是查理一世却想把专制统治推行到苏格兰,引起了当地人民的愤怒。所以爆发了苏格兰人民起义。二、革命的发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2、高潮: 处死查理一世,不仅仅是查理一世生命的结束,其意义在于否定了君权神授,它标志着近千年英国封建制度的终结。英国历史上唯一被公开处死的国王,欧洲史上第一个被公开处死的君主。3、曲折与反复: 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被议会尊为“护国主”,独揽大权,实行个人专权的统治。克伦威尔(1)克伦威尔独裁一个没有国王头衔的国王! 克伦威尔在内战中为打败王军立下汗马功劳。内战后,为巩固革命成果,他对外兼并苏格兰,远征爱尔兰,发动对荷兰战争。但同时又解散议会,宣布为“护国公”,成为英国的军事独裁者,使共和国名存实亡。
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英国政局陷入混乱之中。克伦威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主要领导人人物扫描 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旧国会,实行军事独裁,成了“护国主”,一个没有国王头衔的国王。克伦威尔独裁统治激起广大群众的反抗,由于政治腐败,又给王党造成阴谋复辟的机会。“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克伦威尔独裁 克伦威尔去逝后,国家权力落入一些相互争权的军官手中,不甘心失败的王党分子也开始活动,新的内战一触即发。
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恢复君主制的势力采取了妥协——决定恢复斯图亚特王朝,但要求以承认议会的权力为条件。(2)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60年,查理二世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权力受到限制。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 JamesⅡ继位后,英国恢复了天主教活动,迫害新教徒,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人心惶惶。人们担心这个信仰天主教的国王会否定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于是一场政变发生了。
因为当时一个人的宗教信仰基本上反映了他的政治态度。一般来说,天主教徒基本上是支持王权的,是保守党;而新教徒基本上是主张推翻王权,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想一想:为什么当时英国人把宗教信仰看得那么重要?4、结束: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威廉三世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 光荣革命,是指在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材料: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了。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思考:“光荣革命”中“光荣”二字的含义?①形式:没有流血;
②结果: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光荣革命:一小步妥协,一大步进步因为当时英国的资产阶级正在崛起,需要从封建势力的人中找一个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人来执政,这样才能有利于英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查理一世到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女婿执政,为什么英国一直要保留君主?《权利法案》1689年通过英国议会制定玛丽和威廉接受《权利法案》法案利权▲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许可,国王不得征收捐税;
▲未经议会许可,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限制对议会的控制权限制立法权限制财政权限制军权限制王位继承权《权利法案》《权利法案》①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立宪主君制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
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认为有: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西班牙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等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权利法案》②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从某种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
——张新宁《从《权利法
案〉看英国革命》研读料材依据材料概括《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人 治《权利法案》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的趋势?法治专 制民主英国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保留王位限制王权特征:议会拥有最高权力司法独立1688年政变没有流血就推翻了国王的专制统治,非常了不起。1688年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妥协的结果,仍然保留了国王,革命并不彻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成为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为英国后来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期,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