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12 生物进化的秘密|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12 生物进化的秘密|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25 11: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进化的秘密》教学设计
双庙小学 刘华楠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和桦尺蠖等生物进化原因做出解释。
  2.情感价值目标
  (1)能树立生物是一直在进化的观点。
  (2)能意识到人类应该珍惜生命,与环境和谐相处
  3.知识探究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表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分析整理材料解释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交流收集有关生物进化的信息,并参与评议讨论。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课题:查找相关生物进化内容的资料。
  2.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引入:谈话
我们人类的祖先是什么?出示图片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课件:鲸鱼图片)
  刚才看到的那些生物有的已经灭绝了,有的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但与远古时期相比有很大的差异,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生物进化的秘密。
  用图片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进入讨论主题。
  活动一:达尔文的故事  其实关于生物进化的秘密并不仅仅是我们在探索,早在100多年前有位生物学家用毕生的精力也研究了生物的进化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达尔文)  课前我们同学查阅了达尔文的有关资料,谁愿意来简单介绍一下吗?(如他是哪国人,写了什么著作?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根据同学们的汇报,关于达尔文的进化观点我们可以用这几个字来概括,(板书: 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达尔文这个观点吗?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用板书突出主旨。
  活动二: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为了帮助同学更好的理解这个观点,老师下面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出示课件:古代长颈鹿图片)
  长颈鹿是我们喜欢的一种动物,在远古时期,长颈鹿的祖先有高矮、颈部长短不同的个体,(出示现在长颈鹿图片)为什么现在只能看到见到长脖子的长颈鹿?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看课文,然后小组讨论。
  小结:因为在青草缺乏的干旱时期,那些颈部和四肢都较长的个体会有机会吃到高处的树叶,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就是—适者生存。而那些脖子短的个体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不容易生存下来,无法繁殖后代,所以颈部和四肢较短的长颈鹿逐渐被淘汰这就是——不适者淘汰。
  是不是只经过两三代的长颈鹿就进化成现在这样子了?(不是)可见矮的长颈鹿不适合环境,高的长颈鹿适应环境生存下来,这样长颈鹿经过了一代又一代漫长的进化过程才成了现在样子,这就是自然选择。在自然界里,还有哪些生物有这样的现象?
  渗透科学观点必须有相关的事实、证据来证明的思想。
  用实验、数据模拟大自然当中的某些现象,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活动三:探究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
  在英国有这样的真实事例,大家请看(出示统计图)在英国的曼切斯特,有一种被称作桦尺蠖的昆虫,有黑色和灰色两种类型,这是1850年与1900年的统计图,大家看看数量是怎样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小组讨论一下。
  (课件:黑白桦尺蠖)这里有几只黑白桦尺蠖?哪种颜色易发现?会被谁发现?发现又怎样?从而可以看出灰色和黑色桦尺蠖分别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为什么?
  它们一代代生存,会出现什么现象?这又说明什么?如果这些工厂一直在,环境没有改变,黑尺蠖、白桦尺蠖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要恢复它们以前的数量比例应该怎么办呢?
  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拓展:珍爱环境、和谐相处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们知道生物进化的秘密是什么?(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恐龙灭绝的原因,大家还记得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你能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恐龙灭绝的原因?(环境的变化,恐龙不适应当时的环境,所以被淘汰,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为什么有些动物没有灭绝呢?如鳄鱼等(因为有优势,熬过这段艰苦的时期,适应当时的环境,这就是适者生存) 像这样,生物就这样在自然选择中不断进化,才有了今天各种各样的生物。
  现在的生物还在进化吗?对,现在各种生物还在不断的进化之中,这过程将持续下去。
  本来有些生物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由于现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生物灭绝的数量超过了正常灭绝数量的1000倍到10000倍。现在很多地球上曾经有的生物已经灭绝了,还有许许多多的物种面临灭绝的边缘,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可爱的又离我们而去物种…. (课件)
  还有些资料老师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课件: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物种)看了这些数据,有什么想法?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是我们人类和 其他动物、植物共同的家,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这些生物物种再逝去,我们该怎做?
渗透生物一直在进化的观点
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一起为保护环境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