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过关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过关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24 21:35:22

文档简介

第一章过关检测
[测试范围:第1章 时间:3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抚州中考]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 B.海水 C.盐水 D.雨水
2.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量是有限的
B.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C.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且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强
D.物质溶解时,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3.[丽水中考] 规范的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图3-J-1
4.某物体浸在水中时受到浮力为2 N,此时该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
A.可能小于2 N B.一定等于2 N
C.可能大于2 N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5.在三只相同的烧杯里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把一支装有适量铁砂的平底试管先后放入这三只烧杯中,静止后如图3-J-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3-J-2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B.甲液体的密度最大
C.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最小
D.试管在三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一样大
6.如图3-J-3为电解水的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3-J-3
A.a接电源正极
B.乙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C.检验甲管内的气体可用带火星的木条
D.甲、乙两试管内的气体排开水的体积比约为 1∶2
7.[丽水中考] 20 ℃时,在两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 g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3-J-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0 ℃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图3-J-4
8.甲、乙两物体的密度相同,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将它们叠放在水槽里的水中,水面恰好与甲的上表面相平,如图3-J-5所示。现将乙物体取下,当甲物体静止时,甲物体将(  )
   
图3-J-5
A.沉在水槽的底部
B.悬浮在原位置
C.漂浮,水下部分高度与甲的高度之比为1∶2
D.漂浮,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甲的体积之比为1∶3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9.[杭州中考] 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3-J-6),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台秤的读数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
图3-J-6
10.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可达7062 m,拥有无动力下潜、上浮先进技术,具有近底自动航行和定位等多项先进功能。
(1)“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约为23 m3,则潜水器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__N。(g取10 N/kg,海水的密度取ρ=1.0×103 kg/m3)
11.[衢州中考] 篆刻社团的小柯,对篆刻印章的石头的密度进行测量,相关过程及数据如图3-J-7所示,则石头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再将它浸没在烧杯中的水里,石头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图3-J-7
12.[湖州中考] 如图3-J-8呈现的是体积相同、未打开的普通可乐和无糖可乐浸入水中时的浮沉状况。则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_,受到浮力较大的是________。
 
图3-J-8
三、实验探究题(共24分)
13.[杭州中考] 在实验室,小金分别用甲盐的晶体配制了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溶液和30%的B溶液,但忘了贴标签。请你运用两种不同的科学原理,分别设计两个简单实验来判别这两瓶溶液。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案和明确的判别依据。有下列仪器、物品供选择:量筒、天平、小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漏斗、玻璃棒、滤纸、温度计、新鲜萝卜、甲盐的晶体。(实验室的室温为30 ℃,30 ℃甲盐的溶解度为 50 g)
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18分)
14.[宁波中考] 如图3-J-9甲所示,是小科家的“懒人花盆”。它的外面是一个储水盆,里面是一个栽培盆,栽培盆中有一圆柱体浮子能在光滑的管中自由上下运动,浮子的顶端可显示水位高低,栽培盆底的陶粒通过渗透与蒸发的原理起到吸水和透气的作用,从而为土壤提供水分。“懒人花盆”的原理图可简化成图乙。已知:浮子重为0.02 N,横截面积为0.5 cm2。请回答下列问题。(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图3-J-9
(1)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分析,若储水盆内所用营养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细胞________。
(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多少?
(3)当储水盆内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多大?

详解详析
1.A 2.C 3.C 4.B 5.D 6.B 7.C 8.D
9.增大 下降 增大 
10.(1)增大 (2)2.3×105
[解析] 物体在水中深度增加,所受压强增大。F浮=G排=ρ液gV排=1.0×103 kg/m3×10 N/kg×23 m3=2.3×105 N。
11. 2.5 0.2
12.普通可乐 普通可乐 
13.方案1:取两份等质量的溶液于烧杯中,向溶液中加等质量、取自同一新鲜萝卜的两块萝卜,先萎蔫的是30%的溶液
判断依据:外界溶液浓度越大,植物细胞失水越快,则萝卜萎蔫得越快
方案2:量取同样质量的A、B两种溶液于两只同样质量的小烧杯中,都加热到水蒸发完全,再分别称量烧杯及其中固体的质量,质量大的为30%的溶液
判断依据:相同质量的溶液,浓度大的溶质的质量大(合理即可)
14.(1)失水
(2)解:浮子在水中漂浮时,F浮=G=0.02 N,
由F浮=ρ水gV排得:V排===2×10-6m3;
浮子浸入水中的深度:h===0.04 m。
(3)由于浮子漂浮在液面上,则浮子底面的压力F=G=0.02 N,
所以p===400 Pa。
答:(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0.04 m;(3)当储水盆内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是400 Pa。
阶段检测(一)
[测试范围:1.1~1.3 时间:3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主要环节的是(  )
A.蒸发 B.径流
C.水汽输送 D.太阳辐射
2.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氧气
B.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C.产生氧气、氢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小滨同学看到鸡蛋浮在盐水上面,如图1-J-1所示,于是,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  )
图1-J-1
图1-J-2
4.有一支密度计,浮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F1,浸入水中体积为V1;将它放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为F2,浸入煤油中的体积为V2,那么F1与F2,V1与V2相比较(  )
A. F1=F2, V1=V2 B. F1=F2, V1< V2
C. F1> F2, V1> V2 D. F2> F1, V1=V2
5.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所受的浮力变大
B.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C.阿基米德原理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D.鸡蛋放入清水中沉在杯子底部,是因为鸡蛋在清水中不受浮力
6.如图1-J-3,实心物体A、B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水中,当把水槽移走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加了相同的数值,那么A、B必有相同的(  )
 图1-J-3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重力
7.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浸没。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8.如图1-J-4所示,烧杯中装有某种液体,A为圆柱形木块,用外力F缓慢将A压入其中,h表示木块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下列关于所受浮力F浮和h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  )
图1-J-4
图1-J-5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9.如图1-J-6所示,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5 N,浸没在水中时示数是5 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N,如果物块继续下沉,则此物块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图1-J-6
10.根据如图1-J-7所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问题。
图1-J-7
(1)与产生气体a的一极相连的是电源的______极(填“正”或“负”,下同),与产生气体b的一极相连的是电源的______极。
(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________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______________,火焰呈________色。
11.根据 “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图1-J-8
(1)填出图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
(2)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1-J-9所示,在室温下,一块0 ℃的冰放在0 ℃的水中,它在熔化前与容器底接触,在熔化过程中冰块的质量变化是__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或“不确定”);冰块所受浮力大小变化是__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或“不确定”)。
图1-J-9
三、实验探究题(共15分)
13.小明在吸管的下端装入适量的小钢珠后用蜡封住并使底部平整。制成了简易的密度计。如图1-J-10所示,将密度计放入液体中呈漂浮状态,h为密度计底到液面的距离。
图1-J-10
(1)漂浮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________(填“<”“>”或“=”)重力。
(2)小明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中时,测得h水为6 cm,而将该密度计放入盐水中,测得h盐水为5 cm,则该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有两根粗细不同的吸管甲和乙,甲管较粗,乙管较细,装入小钢珠后质量相同。你认为选 ________(填“甲”或“乙”)吸管制成的密度计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测得某盐水的密度为1.10 g/cm3,该盐水的体积为400 cm3,若盐的密度为2.6 g/cm3,则盐水中含盐________g。(设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
四、解答题(共13分)
14.将一棱长为0.1 m的实心正方体,缓慢放入盛满水的烧杯内,待它静止时,从杯中溢出0.6 kg的水。(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1)求正方体受到的浮力;
(2)求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
(3)判断正方体在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悬浮、还是沉底,并写出判断依据;
(4)求正方体的密度。

详解详析
1.D 2.C 3.D 4.B
5.B 6.A 7.D 8.C
9.10 不变
10.(1)负 正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燃烧 淡蓝
11.(1)降水 蒸发 水汽输送 植物蒸腾 地表径流
(2)水的三态变化 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12.变小 不确定
13.(1)= (2)1.2×103 (3)乙 乙管较细,使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测量结果更准确 (4)65
14.解:(1)F浮=G排=m排g=0.6 kg×10 N/kg=6 N。
(2)V排===6×10-4m3。
(3)V物=a3=(0.1 m)3=10-3m3因为V排(4)由漂浮条件: F浮=G物=6 N
m物===0.6 kg,
ρ物===0.6×103 kg/m3。
答:(1)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6 N;(2)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为6×10-4m3;(3)因为物体体积大于排开水的体积,所以物体静止时漂浮;(4)正方体的密度为0.6×103 kg/m3。
阶段检测(二)
[测试范围:1.4~1.7 时间:3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龙东改编] 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2.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
图2-J-1
3.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4.在20 ℃时,把15.3 g氯化钾放入45 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
A.134 g B.15.3 g
C.34 g D.40 g
5.从200 g 10%的硝酸钾溶液里取出2 g溶液,倒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则试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0.1% B.1% C.10% D.不能确定
6.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与加入的氯化钠质量(a)的变化关系如图2-J-2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图2-J-2
7.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水,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8.要配制100 g 5%的蔗糖溶液,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
A.称取5 g含杂质的蔗糖
B.用量筒量取90 mL水
C.搅拌后玻璃棒上有液体残留
D.量筒中的水未完全倒入烧杯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9.[庆阳中考] 2017年3月27日,疏勒河、党河时隔六十余年后,“再次重逢会流”,干涸半个多世纪的敦煌哈拉湖也重现碧波,焕发生机。
(1)要想知道哈拉湖水是不是硬水,可使用________检测。生活中经常使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净化水时,常用到活性炭,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哈拉湖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10.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 g、15 g、5 g 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2-J-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2-J-3
(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11.20 ℃时,根据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2-J-4所示的斜线,回答下列问题。
图2-J-4
(1)C点所对应的溶液是 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若从D点溶液得到A点溶液,需增加该溶质________g。
(3)图中四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制作“叶脉书签”需要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
(1)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g, 水的质量是________g。
(2)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三、实验探究题(共15分)
13.(9分)某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并配制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2-J-5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图2-J-5中的________(填字母)。
图2-J-6
(2)已知:水的密度为1.0 g/cm3。用上述实验所得氯化钠晶体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50.0 g,需量取水________mL,配制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滴管、________。
14.(6分)下表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1)20 ℃时,在100 g水中加入40 g硝酸钾固体,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在配制4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过程中,除用到烧杯、温度计、量筒、滴管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21分)
15.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8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在20 ℃时,把12.5 g硝酸钾加在50 g水中,并振荡充分溶解,此时所得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详解详析
1.B 2.B 3.D 4.C 5.C
6.B [解析] 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开始溶质质量分数为0,随着加入的氯化钠不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达到饱和后,氯化钠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增加。
7.D 8.A
9.(1)肥皂水 煮沸 (2)吸附色素和异味 (3)AB
10.(1)C (2)A≥B>C
11.(1)不饱和溶液 (2)44 (3)A=B>C>D
12.(1)10 90 (2)50
13.(1)C、B、A (2)45 量筒
14.(1)24.0% (2)玻璃棒
[解析] (1)20 ℃时,在100 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1.6 g硝酸钾, 40 g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4.0%。
(2)配制4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需要烧杯、温度计、量筒、滴管和玻璃棒。
15.(1)增大
(2)不饱和
解: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
答: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