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忆读书》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堆砌(qì) 催促(cuī) 水浒(hǔ)
B.寻觅(mì) 酷爱(kù) 欣赏(shǎng)
C.陶冶(yě) 质朴(zhì) 地煞(shā)
D.凄惨(qī) 消遣(qiǎn) 辞藻(zǎo)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悬念 烦琐 津津有味 无病呻吟
B.堆砌 朦胧 索然无味 兴亡盛衰
C.遗事 无聊 栩栩如生 若有所失
D.催促 祟拜 人情世故 凄凄惨惨
3. 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
A.说明“我”读书融入了感情,读得非常认真。
B.是“我”觉得伤心,所以才会哭。
C.“我”很喜欢哭。
4.修改下列病句。
(1)通过看《茶花女遗事》,使我对翻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
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下去,果然越看越懂。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文实践活动。
2014年3月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首次被列入国家层面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高度。
下边两幅漫画的题目都叫“读书”,请仔细欣赏,任选其中一幅,分析漫画告诉我们的道理。
我选____幅,它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3~10自然段,完成6~8题。
6.“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中的三位豪杰是_____、_____、______。
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1)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2)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
8.作者认为《水浒传》比《荡寇志》强多了的原因是什么?
三、课外阅读
《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蒋 勋
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划,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
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仿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 “勲”的笔划繁杂(简体字为“勋”),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划少、字划简单。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羡慕别人名字的笔划少,自己写“勳”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動①”,下面四点就忘了写。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动”。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动”起来。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勋”写得特别大。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划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
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②”,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了四点“火”。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林”一起忘了写。
写“爨宝子碑”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爨”笔划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烦杂;“子”笔划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两个笔划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
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因为笔划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弘一③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份做“一”,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签写自己的名字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线条熟极而流滑。别人看到赞美说:你的签名好漂亮。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来距离儿童最初书写的谨慎、谦虚、端正,已经太远了。
父亲一直不鼓励我写“行”写“草”,强调应该先打好“唐楷”基础。我觉得他太迂腐保守。但是他自己一生写端正的柳公权“玄秘塔”,我看到还是肃然起敬。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
[注释]①動:“动”的繁体字。②爨宝子:人名。后文的“爨宝子碑”是东晋碑刻。③弘一:人名。
1.文章回忆童年汉字书法练习,主要写了哪两方面内容?“我”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分别概括。
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
4.阅读文章后,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1. C
2.D
3.A
4.(1)删掉“通过”或“使”。
(2)将“果然”改为“居然”。
5. 读书能使我们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帮助我们看到外面更加精彩的世界。或: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还要关注窗外事。
二、6.刘备 关羽 张飞
7.“一知半解”准确地道出了作者最初读书时的状况。“越看越懂”表明作者在读书的过程中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而“咬了牙”则表现了作者决定战胜读书过程中的一切困难的决心。
8.因为《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极其生动,其中的主要人物个性鲜明,具有典型性。而《荡寇志》则没有什么人物个性。
三、1. 内容:父亲教“我”写毛笔字;“我”写自己名字的经历。 道理:做人处事要“规矩”;做人处事要谨慎端正、一丝不苟。
2. 示例:画线句运用了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手法,通过“一笔一画”、“凝神屏息”等细节 ,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我”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和一丝不苟。
3.示例:①文章通过记叙父亲教“我”写毛笔字这件事,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关爱孩子、懂得教育的人。②文章通过记叙父亲终生写端正的毛笔字这件事,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具有正直、慎重、执着等优秀品质的人。
4. 情感:①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或“对汉字书法之美的赞叹”);②对父亲的敬爱(或“怀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忆读书
部编版 五年级上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诸葛
亮
水浒
传
鲁智
深
栩栩
如生
书刊
凯旋
荡寇
志
琐碎
start
新知导入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课文描述了作者读书的历程,作者一开始就认为读书好,多读书,作者经过长时间的读书,得出还要读好书的结论。
回顾一下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1自然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精读感悟
总领全文的作用。短短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强烈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和深切的体会。
精读感悟
第2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作者什么时候读书,读的什么书。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指魏蜀吴三国分足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
精读感悟
第3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作者为什么这么想看书——
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
是谁将她带进了读书的世界啊——
舅父杨子敬先生
精读感悟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津津有味”写出了怎样的情形?
“津津有味”一词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小时候听舅舅讲《三国演义》时给自己带来的愉悦之情。
精读感悟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
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
精读感悟
第4自然段,作者在回忆自己幼时读《三国演义》的情形时,用“咬了牙”“居然”等词语,说说这些词语好在什么地方?
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读《三国演义》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这本书太吸引作者了,她决定咬牙读。用上“咬了牙”一方面很准确生动,同时表现了她对书的热爱。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表现了她读懂后的惊喜之情。
新知讲解
学习5-12自然段
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5-12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 第5自然段写出了我是怎样爱书的?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读书好”的?阅读第9段,作者仅仅只体现了“读书好”吗?还告诉了我们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选书的?
精读感悟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段写出了我是怎样爱书的?
“我”是性情中人,第2句话的描写突出了“我”读书的投入。
精读感悟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读书好”的?
读书能激起读者的情感,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能让人独立思考……
(1)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读者的各种情感,让读者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尤其欣赏”;《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精读感悟
(2)读书能扩大知识面。例如: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让人了解到三国时代的“天下大势”,了解到宋代“官逼民反”的历史状况,读《红楼梦》可以了解到“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历史。
(3)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正如作者在文中写道:“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精读感悟
阅读第9段,作者仅仅只体现了“读书好”吗?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还体现了“多读书”这个中心。作者幼时就读了这么多书,到晚年依然享受读书的乐趣。作者说:“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消遣,我每天读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精读感悟
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选书的?
挑选、比较。
比如“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那种“无病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就“从脑中抹去”,对那些“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就会“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精读感悟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告诫我们要读好书。
新知讲解
同桌合作 探讨、交流。
1.快速阅读全文课文 ,交流探讨: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2.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不难看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全篇是按照这句话来组织材料的,那么这三句话可以颠倒顺序吗?课文的结尾有什么好处?
精读感悟
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根据作者从小到大的读书经历,她认为有真情实感的,十分质朴浅显的书籍才是好书。
精读感悟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不难看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全篇是按照这句话来组织材料的,那么这三句话可以颠倒顺序吗?
不能,这三句话的层次是渐进的,冰心首先告诉我们读书是一件好事(读书好),所以让我们多读书(多读书),再进一步,在多读书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取其精华,所以是读好书。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是告诉人们识字读书有诸多好处;提醒人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精读感悟
课文的结尾有什么好处?
以作者总结读书的经验结尾,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精读感悟
细读下面的文字,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极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凑成:拼凑而成的意思;勉勉强强:将就凑合;写满:凑满;连用这三个词的含义均在强调指出:虽然《水浒传》中着力描写的人物林冲、武松等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但作者要凑满一百零八将,因此,就不能将每个人物都写得像林冲等十多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那样有性情气质、个性鲜明了。强多:意思是在人物描写方面《水浒传》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好得多了。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精读感悟
概括课文的主旨
作者通过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精读感悟
写作特点。
(1)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
(2)语言明白晓畅,凝炼简洁。
(3)以自己的成长为叙事脉络,结构条理清楚。
课文梳理
忆读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介绍读书方法 挑着读 选着读
畅谈读书体会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读书有法 其乐无穷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 ——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 ——藏克家
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
拓展延伸
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课堂总结
一、根据拼写汉字。
jiào kē shū qì fèn yì zhī bàn jiě
( ) ( ) ( )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玄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了。
(玄念——悬念)
(2)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繁。( )
厌繁——厌烦
教科书 气氛 一知半解
课堂总结
书的确是一件快乐的事。书能让人增长知识,能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尊敬师长,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它还会告诉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书真的像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使我们领略到无穷的乐趣。正如高尔基所说:热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希望大家都能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板书设计
忆读书
能够获得很美的享受 读书好
能够对写作有好处 多读书 用心读书
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读好书
作业布置
把自己读过的两本类似的书做比较,写一篇小随笔。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6 课《忆读书》 教学设计
第2课时
课题 忆读书 单元 8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5年级
学习目标 目标知识与能力 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深刻内涵。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领悟作者的观点,并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
重点 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难点 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忆读书》,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 凯旋 诸葛亮 水浒传 鲁智深 荡寇志 书刊 烦琐 栩栩如生 2、回顾一下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课文描述了作者读书的历程,作者一开始就认为读书好,多读书,作者经过长时间的读书,得出还要读好书的结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了文章的写作顺序, 今天我们继续深入课文,体会冰心老奶奶读书的切身体会。出示课题。 思考、讨论问题。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造句指名回答 通过复习直接导入,直奔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二、精读感悟(一)学习1-4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第1自然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第2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活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 第3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津津有味”写出了怎样的情形?第4自然段,作者在回忆自己幼时读《三国演义》的情形时,用“咬了牙”“居然”等词语,说说这些词语好在什么地方?2.交流、讨论、回答。(1)第1自然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总领全文的作用。短短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强烈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和深切的体会。 (2)第2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作者什么时候读书,读的什么书。 (3)“活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指魏蜀吴三国分足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4)第3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作者为什么这么想看书——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是谁将她带进了读书的世界啊——舅父杨子敬先生(5)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津津有味”写出了怎样的情形?“津津有味”一词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小时候听舅舅讲《三国演义》时给自己带来的愉悦之情。(6)“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7)第4自然段,作者在回忆自己幼时读《三国演义》的情形时,用“咬了牙”“居然”等词语,说说这些词语好在什么地方?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读《三国演义》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这本书太吸引作者了,她决定咬牙读。用上“咬了牙”一方面很准确生动,同时表现了她对书的热爱。“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表现了她读懂后的惊喜之情。(8)点名朗读。3.指导朗读。(二)学习5-12自然段1、小组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第5-12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 第5自然段写出了我是怎样爱书的?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读书好”的?阅读第9段,作者仅仅只体现了“读书好”吗?还告诉了我们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选书的?2.交流、讨论、回答。(1)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这段写出了我是怎样爱书的?“我”是性情中人,第2句话的描写突出了“我”读书的投入。(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读书好”的? 读书能激起读者的情感,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能让人独立思考……A.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读者的各种情感,让读者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尤其欣赏”;《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B.读书能扩大知识面。例如: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让人了解到三国时代的“天下大势”,了解到宋代“官逼民反”的历史状况,读《红楼梦》可以了解到“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历史。 C.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正如作者在文中写道:“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3)阅读第9段,作者仅仅只体现了“读书好”吗?还告诉了我们什么?还体现了“多读书”这个中心。作者幼时就读了这么多书,到晚年依然享受读书的乐趣。作者说:“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消遣,我每天读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4)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选书的? 挑选、比较。比如“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对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那种“无病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就“从脑中抹去”,对那些“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就会“心动神移,不能自已”。(5)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告诫我们要读好书。(三)探讨、交流。1、同桌合作学习:快速阅读全文课文 ,交流探讨: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不难看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全篇是按照这句话来组织材料的,那么这三句话可以颠倒顺序吗?课文的结尾有什么好处?2、小组选出代表发言。(1)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根据作者从小到大的读书经历,她认为有真情实感的,十分质朴浅显的书籍才是好书。 (2)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不难看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全篇是按照这句话来组织材料的,那么这三句话可以颠倒顺序吗?不能,这三句话的层次是渐进的,冰心首先告诉我们读书是一件好事(读书好),所以让我们多读书(多读书),再进一步,在多读书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取其精华,所以是读好书。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是告诉人们识字读书有诸多好处;提醒人们要多读书、读好书。(3)课文的结尾有什么好处?以作者总结读书的经验结尾,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四)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1)细读下面的文字,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极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凑成:拼凑而成的意思;勉勉强强:将就凑合;写满:凑满;连用这三个词的含义均在强调指出:虽然《水浒传》中着力描写的人物林冲、武松等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但作者要凑满一百零八将,因此,就不能将每个人物都写得像林冲等十多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那样有性情气质、个性鲜明了。强多:意思是在人物描写方面《水浒传》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好得多了。(2)概括课文的主旨。作者通过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归纳写作特点。A.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B.语言明白晓畅,凝炼简洁。C.以自己的成长为叙事脉络,结构条理清楚。(4)结构梳理忆读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们》介绍读书方法 挑着读 选着读畅谈读书体会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读书有法 其乐无穷(5)拓展延伸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 同桌互读课文读后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指名回答小组交流指名回答生用词语总结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读后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指名回答交流指名总结指名回答交流指名回答交流指名回答交流指名读交流生体会指名读讨论交流指名回答指名回答指名读总结交流指名读理解对比指名读集体交流小组讨论交流指名读理解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指名回答分角色朗读自由读读后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小组讨论指名回答指名读交流理解小组讨论 师生梳理知识 本部分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结合图片、知识链接等资料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感悟,重点语段重点朗读,多读,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深意。重点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我爱读书,怎样读书以及读书的体会等;最后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试着让学生根据梳理的层次感知课文内容。第二个环节是拓展阅读,重点还是阅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第三个环节为课堂练习,主要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复习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
课堂练习 一、根据拼写汉字。jiào kē shū qì fèn yì zhī bàn jiě( ) ( ) ( )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1)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玄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了。( )(2)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繁。( )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书的确是一件快乐的事。书能让人增长知识,能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尊敬师长,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它还会告诉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书真的像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使我们领略到无穷的乐趣。正如高尔基所说:热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希望大家都能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 把自己读过的两本类似的书做比较,写一篇小随笔。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忆读书能够获得很美的享受 读书好 能够对写作有好处 多读书 用心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读好书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