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阶段性测试(2份)(部分题目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阶段性测试(2份)(部分题目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24 21:25:56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五)
[范围:3.1-3.3 时间:3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读图Z-5-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
图Z-5-1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2.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支持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的是(  )
A.月球是个球体
B.铅笔在篮球表面前移时笔尖先消失
C.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D.地球仪上每一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3.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白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这一理论的认识,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
A.张衡的这一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B.张衡的这一理论很不科学,但在当时条件下却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大的飞跃
C.张衡的这一理论与“地心说”一样,应该遭到批判
D.张衡的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4.有人从某地出发,先向北行走3千米,再向西行走3千米,假如再向南走3千米,此人竟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请问:此人的出发点是地球的(  )
A.中纬度 B.赤道
C.北极点 D.南极点
5.1864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上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幔—地核—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6.图Z-5-2中甲地的经纬度位置为(  )
图Z-5-2
A.西经20°,北纬20°
B.东经20°,北纬20°
C.西经20°,南纬20°
D.东经20°,南纬20°
7.下列四幅图(经纬网)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
8.请在下面四幅地图中找出比例尺最大的一幅(  )
9.小明在国庆节外出旅游时带回来一块岩石,他想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岩石,于是去请教老师,老师看了一眼后马上肯定地说是“沉积岩”。你觉得老师判断的依据是(  )
A.有层状结构
B.有明显的砂粒
C.有明显的气孔
D.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
10.下列因素可作为识别不同种类岩石的依据的是(  )
①岩石的外观 ②组成岩石物质的特性 ③岩石的大小 ④岩石的色泽和坚硬程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共50分)
11.(6分)站得高,看得远,这是由于地球是个巨大的________,登高才能望远。登多高,望多远,通过计算得到了下表所示数据,其中h为观察者眼睛离地面的高度(垂直距离)。从表中可知__________________。
离地高
度h(米)
1
2
10
20
50
100
1000
5000
10000
可见范围
s(千米)
4
5
11
16
25
36
113
252
357
12.(8分)图Z-5-3为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图Z-5-3
(1)填写各圈层的名称:A______;C______。
(2)假如我们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煮熟的鸡蛋类比,那么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岩石圈包括字母________所示的圈层和B的顶部。
13.(10分)读图Z-5-4,并回答问题。
图Z-5-4
(1)①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
(2)②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①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
(3)①点位于②点的________方向。
(4)在地球仪上,①点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14.(6分)如图Z-5-5所示,读“三个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Z-5-5
(1)三幅图中,______图比例尺最大。
(2)三个城市中,______城区面积最大。
(3)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以上三种比例尺,______图反映的内容最详细。
15.(10分)读“王宅附近平面图”,回答问题。
图Z-5-6
(1)王宅与林场场部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2)图中铁路的走向是________,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
(3)一辆汽车从A点沿公路到B点,先向________行驶,再转向________行驶。
图Z-5-7
16.(6分)图Z-5-7为三类岩石转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类岩石直接或间接来源于______。
(2)下列转化关系表示岩石直接转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B.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C.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
D.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3)下列四种物质的组成排列中,组成排列合理的一组是________。
A.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
B.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
C.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
D.矿物→化学元素→岩石→地壳
17.(4分)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和“部分水循环示意图”,图中④⑤⑥三处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的是________,在野外判断该类岩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Z-5-8

详解详析
1.D 2.C 3.B 
4.D [解析] 该人站在南极点无论向何处走都是向北,向西行走的路线与过南极点的切线平行(毕竟是球形),所以此时向南再走3千米又回到南极点。
5.C [解析] 地球从外到内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6.A 7.D 8.A
9.A [解析] 有明显层状结构或化石是沉积岩区别于其他种类岩石的主要特征。
10.C [解析] 识别不同种类岩石的依据是岩石的外观、组成岩石物质的特性、岩石的色泽和坚硬程度等。
11.球体 离地面越高,可见范围越广
[解析] 由于地球是球体,表面是圆形的,并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站得高,看得远。
12.(1)地壳 地核 (2)地幔 (3)A
[解析] 地球从外到内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顶部。
13.10°N,90°W (2)西 北 (3)东北 (4)相等
[解析] 根据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判断①点位于②点的东北方向度数相等的纬线长度相等。
14.(1)A (2)B (3)A
[解析] 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从三幅图的比例尺得知,A图的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城区范围最小,也就是城区面积最小,反映的内容最详细;B图的比例尺最小,表示的城区范围最大,也就是城区面积最大,反映的内容最简略。
15.(1)4 (2)东西走向 自北向南 (3)东北 西北
[解析] (1)两地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是5×80000=400000厘米=4千米。
(2)据图中的指向标箭头可得,图中铁路的走向是东西走向,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
(3)一辆汽车从A点沿公路到B点,先向东北行驶,再转向西北行驶。
16.(1)岩浆 (2)AD (3)C
17.⑥ 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并常保存有沉积时期的动植物化石
阶段检测(六)
[范围:第3章 时间:3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形状是规则的正球体
B.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长约为8万千米
D.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2.老师在科学课上经常吟诵一些富有地理道理的诗句。以下哪句诗所反映的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图Z-6-1
3.读经纬网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点在F点的东北方向
B.E、F两点均位于东半球
C.E、F 两点均有太阳直射现象
D.E点的地理坐标为40°N,40°W
图Z-6-2
4.关于下图中A、B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
B.A、B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C.A点所在经线比B点所在经线长
D.A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
5.若地图的图幅相同,则下列比例尺中能让地图内容最详细的是(  )
A.1∶30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
C.1/30000000
D.
读下图,回答6~7题。
图Z-6-3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灰岩是岩浆岩,大理岩是沉积岩
②石灰岩是在浅海环境中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
③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后形成的
④石灰岩是矿产,大理岩不是矿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下列岩石中,与图示两种岩石成因类型不同的是(  )
A.花岗岩 B.砂岩
C.页岩 D.板岩
8.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最内层是地幔
C.火山喷发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D.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说明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9.近年来,全球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次数较多,下列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和地震的活动周期是11年
B.火山的喷发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C.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10.北京时间2017年9月20日2时14分,墨西哥中部莫雷洛斯州发生7.1级地震,震中位于莫雷洛斯州阿克索恰潘市西南12千米处,震源深度57千米。墨西哥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  )
A.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11.如图Z-6-4为不同时期的大陆分布,下列叙述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  )
图Z-6-4
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
A.①③ B.②④ C. ①② D.③④
二、填空题(共56分)
12.(12分)读图Z-6-5中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图Z-6-5
(1)图甲说明,水平层在内力的作用下发生________,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2)图乙反映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发现:该地区经历过________次海陆变迁,这说明________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13.(共20分)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Z-6-6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图Z-6-6
(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
①山区 ②地表有碎屑物 ③强降水
(4)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________。
(5)由此可见,______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14.(24分)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Z-6-7
(1)写出图Z-6-7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图中甲村在丙村的________方向。
(3)图中东湖EF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它们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米。
(4)甲、乙、丙三村中适于栽种果树的是______,最适于发展种植业的是________。
(5)从丙村和甲村登山到山顶D,哪条线路更容易?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详析
1.B [解析]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C
3.A [解析] E点位于东半球, F点位于西半球;E、F两点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F点;E点的地理坐标为(40°N,40°E)。
4.D [解析] 本题考查经纬线的判读。经线交于南北两极,不平行,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长度逐渐缩短,A点的纬线长度比B点短,经线长度都相等。
5.D [解析] 我们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写成分数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越大,我们把题干中四个比例尺统一写成数字式比例尺是B.1∶3000000;D.1∶3000,比例尺最大的是D,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6.C 7.A 8.A
9.A [解析] 火山和地震的发生是由地壳运动造成的,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没有活动周期可言(值得指出的是,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是11年,两者不可混淆);由于火山喷发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等气体,所以有可能增加酸雨发生的可能性;火山和地震是由板块运动造成的,板块的运动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
10.A [解析] 墨西哥地震,主要原因是该国处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地壳的活跃地带。
11.A [解析] 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及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都有力地说明了大陆的漂移。
12(1)错位 (2)三 地壳变动
13(1)泥土从山谷中被冲刷到此处
(2)被冲刷走的泥土更多
(3)①②③ (4)水流减少 (5)植树造林
14(1)鞍部 山顶 山谷 
(2)西北 (3)400 (4)乙村 丙村
(5)从丙村登山更容易,因为这条线路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