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一)
[范围:1.1-1.3 时间:3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西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C.杭州太子湾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
D.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2.下列对科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行科学研究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
B.进行科学研究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
C.进行科学研究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结论
D.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
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在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的感觉总是正确的
B.仅凭人的感觉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C.在许多时候需借助仪器进行测量
D.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
5.下表是实验测得某品牌四种不同类型洗发液的pH,该种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是( )
洗发液
类型
天然植
物型
弹性卷
发型
滋养修
复型
去屑柔
滑型
pH
5.5
6.0
6.2
7.6
A.文字描述法 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 D.以上都不是
6.下列各组仪器,能用来加热液体药品的一组是( )
A.胶头滴管、表面皿、烧杯
B.胶头滴管、表面皿、试管
C.集气瓶、蒸发皿、试管
D.烧杯、蒸发皿、试管
7.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黎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加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
高锰酸钾溶
液(2毫升)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14滴
8滴
15滴
11滴
据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
A.黄瓜 B.青椒 C.芹菜 D.白菜
8.科学技术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下列事例中给人类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是( )
A.机器人扫地 B.杂交水稻问世
C.汽车尾气排放 D.CT医疗诊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9.下列现象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是________。
①昆虫脱皮;②中国海军搜救马航失联客机;③“嫦娥二号”奔月;④种子发芽;⑤火药爆炸;⑥火山喷发;⑦鸡蛋孵出小鸡;⑧五四运动。
10.如图Z-1-1所示,根据仪器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图Z-1-1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
(2)用仪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 用于洗涤玻璃仪器的用具是______。
② 用作热源的仪器是______。
③可盛放反应物作反应仪器的是______。
④用于盛放和贮存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
11.下列实验技能都是你必须具备的,你能作出正确回答吗?
(1)如何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涤干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如何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云和的木制玩具闻名全国,他们制作的木制玩具鸡蛋几乎无法用肉眼辨别出真假。现有一个生的真鸡蛋和一个木制玩具鸡蛋,在不损坏鸡蛋的前提下,请你写出一种区别它们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
13.(10分)在“鸡蛋放在溶液里”实验中:
(1)除了鸡蛋、食盐、清水、药匙、烧杯外,还要用到________。
(2)为了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应该使用________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______________。
(3)生鸡蛋放在清水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烧杯中溶解较多的食盐后,生鸡蛋会____________。
14.(6分)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热水在自然冷却的情况下的温度变化规律,探究过程如下:在玻璃杯中倒入大半杯开水,将杯子放在室内桌面上,让水自然冷却,并用温度计每隔5分钟测量一次水温,直到水温降到室温为止。
(1)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于同学的疏忽,有一个数据漏写了,请补充完整: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5
45
55
温度/℃
89
69
54
44
36
30
25
__
25
(2)分析实验表中的数据,你认为热水放在房间里降温时,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______。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降低 D.基本不变
(3)不同温度的热水,其自然冷却时温度降低的快慢有什么规律?
四、分析说明题(20分)
15.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某课题组对酒精灯火焰部分的温度进行探究,下面是他们利用实验数据绘制成的图像。
图Z-1-2
请回答:
(1)由上面的曲线可知,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点出现在__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部分。
(2)使用酒精灯时,有下列四点注意事项,其中三项是为了防止火灾,剩余一项是防止酒精灯不易点燃,这项是________。
A.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B.绝对禁止拿酒精灯到已经燃着的酒精灯上去点火
C.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D.熄灭酒精灯时不可用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
(3)该课题组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图Z-1-3
(5)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造成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详析
1.C [解析] 杭州太子湾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是人的感觉。
2.D [解析] 很多科学成果都是普通人靠平时的兴趣钻研出来的。
3.C [解析] A中固体会打破试管;B中滴管应竖直、悬空;C正确;D灯帽掉落下来,会不稳。
4.A 5.B
6.D [解析] 烧杯、表面皿要垫上石棉网进行加热,蒸发皿、试管可直接加热。胶头滴管不能加热,集气瓶用于集气,不用来加热。
7.B [解析] 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高锰酸钾溶液容积相等的情况下,滴加汁液滴数少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多,滴加汁液滴数多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少。据此判断:青椒汁使用了8滴就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最少的,所以说青椒维生素C的含量最多。
8.C [解析] 汽车尾气排放会污染环境,给人类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9.①④⑥⑦
10.(1)酒精灯 烧杯 滴瓶 试管刷
(2)D A B C
11.(1)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用湿抹布盖灭
12.放入清水中,沉入水底的是真鸡蛋(合理即可)
13.(1)玻璃棒 (2)玻璃棒 碰到烧杯内壁
(3)鸡蛋会下沉 浮起来
14.(1)25 (2) A
(3) 在相同时间内,温度越高,水降温越快;温度越低,水降温越慢
[解析] (1)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将热传给周围空气,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当温度降低到25 ℃时就不再变化了,说明此时的温度等于室温,即室温为25 ℃;
(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温度在降低,而且开始时温度降低很快,后来温度降低很慢;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温度在降低,而且开始时温度降低很快,后来温度降低很慢;水在降温过程中,主要是依靠蒸发吸热,温度高蒸发快,吸热多降温速度快。
15.(1)内焰 (2)C (3)图形记录法 (4)A
(5)“酒精浓度、露出酒精灯的灯芯长度”“灯芯的粗细”“高温传感器放置的位置”“空气的流动”“ 高温传感器置于火焰中时间长短”等都是合理答案
阶段检测(二)
[范围:第1章 时间:3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根据你对生活中科学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的手指伸入水里感到不冷也不热的温度约为35 ℃
B.四名中学生手拉手合抱的一棵大树周长约为10 m
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 kg
D.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体积约为5 m3
2.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小明在池塘边发现池塘里有许多鱼
C.小冬发现夏天雨后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
D.小李来到初中就读的新学校发现校园环境很优美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产生的原因是测量方法的错误引起的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C.采用精密仪器认真测量,就可以达到100%的准确,一定能消除误差
D.误差不能避免,但可以尽可能减小
5.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溶液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 mL;倒出部分溶液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 mL B.大于6 mL
C.等于6 mL D.无法确定范围
6.甲、乙两支准确的水银温度计,甲的玻璃泡容积比乙的大,两支温度计细管的内径相等。若以“℃”为单位,当周围温度改变时( )
A.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大,因此甲的读数比乙的大
B.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小,因此甲的读数比乙的小
C.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大,但读数仍与乙的读数相同
D.甲、乙水银柱长度的变化相同,因此两温度计读数相同
7.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A.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B.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C.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D.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8.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的周长时,把一张矩形纸条紧包在圆柱体外面,但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Z-2-1),然后在纸的重叠部分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出两孔之间的距离作为周长。如此测量出的圆柱体周长( )
图Z-2-1
A.因为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大
B.因为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小
C.因为实验方法错误,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
D.实验方法没有错误
二、填空题(共30分)
9.(12分)给下面的一些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桶金龙鱼色拉油的体积为4.5____。
(2)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约为8848____。
(3)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1____。
(4)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____。
图Z-2-2
10.(12分)如图Z-2-2所示,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5圈,25圈的总长度是________cm,细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_mm;若由于疏忽,在数铜丝匝数时少数了一圈,则测量的结果将________;若在绕圈时铜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结果将________。(后两空均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1.(6分)小明的体质比较弱,容易感冒,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小明的体温情况,妈妈要求小明每天都要测量体温。一天,小明早上照例测量体温后,用力甩了体温计,随即将体温计放在窗台上,上学去了,晚上回家发现体温计的示数如图Z-2-3所示,为________℃。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应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这个数值,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Z-2-3
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
12.(15分)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英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四个烧杯分别贴上1、2、3、4号标签,在各烧杯内放入适量的泥土,分别种上20粒干燥、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各实验变量及一周后种子的萌发情况见下表:
实验编号
1
2
3
4
温度(℃)
25
25
0
25
泥土干湿度
干燥
潮湿
潮湿
浸没在水中
空气
充足
充足
充足
不充足
种子发芽
数(粒)
0
19
0
1
(1)实验所用到的玉米种子除形状大小基本相同外,还应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英进行1号和2号实验对比研究的方案设计时,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还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设计的一个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5分)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杏仁对昆虫的毒害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如图Z-2-4所示,取三个相同的透明容器标为A、B、C,在A中加入少量的水和一定量的碎杏仁;在B中加入与A等量的碎杏仁;在C中加入与A等量的水。拧紧瓶盖,静置2小时。然后打开瓶盖,在各容器铁丝网上分别放蚱蜢10只,再拧紧瓶盖,观察并记录蚱蜢状态如下表:
图Z-2-4
时间蚱蜢状态组别
1 min
2 min
3 min
4 min
实验组A
活跃
活跃
不活跃
大部
分死
亡
实验组B
活跃
活跃
活跃
活跃
实验组C
活跃
活跃
活跃
活跃
(1)本实验对蚱蜢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置C组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试推测A组蚱蜢死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详析
1.A 2.A
3.D [解析] 选项D中,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到试管内。
4.D
5.B [解析] 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会使读数偏大,即倒出部分溶液后,剩余溶液体积小于9 mL,所以倒出的溶液体积大于6 mL。
6.C [解析] 甲、乙两支温度计都是准确的,即水银柱长度变化均与温度变化成正比,所以读数相同。但甲的玻璃泡容积比乙的大,即甲玻璃泡内水银多,在同样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大,水银柱长度变化大。
7.B
8.D [解析] 方法和测量结果是正确的。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实验方法,测量结果很准确,注意扎的是非常小的孔,纸展开抹平后量出两孔心的距离即为周长。
9.(1)L (2)m (3)mm (4)℃
10.5.00 2.0 偏大 偏大
11.38.2 等于 体温计下端有一缩口,温度上升时,水银柱上升,温度下降时,水银柱不下降
12.(1)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
(2)种子萌发可能需要一定量的水分
(3)无光,其他条件与2号实验相同,即25℃、无光、潮湿、空气充足
13.(1)选择大小相近、虫龄相同的健康蚱蜢
(2)排除水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杏仁遇水产生有毒气体,对蚱蜢产生毒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