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选一)测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8分)
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城市与环境近年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西安、郑州、成都等区域中心城市人口增长
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这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B.这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
C.这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
D.主要是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2.与环境人口容量不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生活消费水平 D.地区开放程度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例中序号代表不同类型的功能区,读图回答3—4题。
3.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角度考虑,下列用地类型正确的是
A.①工业区 ②文教区 ③居住区 ④商业区 ⑤仓储区
B.①工业区 ②商业区 ③仓储区 ④居住区 ⑤文教区
C.①居住区 ②工业区 ③文教区 ④商业区 ⑤仓储区
D.①商业区 ②仓储区 ③工业区 ④居住区 ⑤文教区
4.从影响该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市中心远近对①功能区影响最大
B.③功能区受社会因素影响,常形成不同级别的用地区域
C.交通通达性对④功能区影响不大
D.⑤功能区受行政因素影响最大
读嘉定市工业布置示意图,回答5—6题。
5.嘉定市工业沿通航河道与公路进行布置,最主要的原因是
A.环境优美,有利于工业的发展
B.交通便捷,有利于吸引外资
C.交通便利,有利于降低成本
D.交通便利,方便工人上下班
6.对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区应布置在河流流经其城市的上游地带
B. 结合嘉定市的气候因素,该市的工业应布置在东北和西北
C. 嘉定市工业主要布置在城市中心,而住宅区布置在成郊
D.工业用地布置在住宅地的四周,并沿通航河道与公路进行布置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根据该诗回答7—8题。
7.唐诗和寒山寺分别属于
A.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 B.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C.文化景观和宗教景观 D.文化现象和文化景观
8. 寒山寺过去是重要的宗教文化场所,现在是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这一现象说明
A.文化景观具有时代性 B.旅游资源具有空间性
C.旅游景点都是由宗教场所形成的 D.文化现象具有区域性
泰山日出是旭日东升的壮观景象,宋代词人梅圣尧“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
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描述这一奇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9—10题。
9.一年中,泰山观日出时刻最早的方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梅诗说明欣赏泰山日出应
A.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B.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C.选择位置,把握时机
D.人化自然,天人合一
21世纪初,我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创建了发展关系和深化合作的“中非合作论坛”,中国
与“论坛”参与国确立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回答11—12题。
11.近几十年来,非洲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这是因为
A.国际贸易摩擦加大 B.国家间经济合作加强
C.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 D.国家间发展程度不同
12.在国际关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历来是中国团结与合作的对象,因为
①第三世界是国际社会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②团结第三世界符合中国国家利益
③合作是第三世界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④第三世界国家在南北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二部分(综合题 共52分)
本部分共4小题,共52分。
13.阅读下面的世界人口垂直分布表(表一)和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表(表二),回答下列各题。(22分)
表一
海拔(米) 0—200 200—500 500—1000 1000—1500 1500—2000 >2000
占世界人口比例(%) 56.5 24.0 11.6 4.4 2.3 1.2
表二
纬度 900—600N 600—400N 400—200N 200—00 00—200S 200—400S 400—900S
占世界人口 比例(%) 0.4 30.0 49.4 10.4 6.1 3.5 0.2
(1)从地形类型看,世界人口最主要分布在 地区。
(2)分析表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是 ,其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 。
(3)就南、北半球而言, 半球的人口较多;就高、中、低纬度而言,
纬度地区人口最少。
(4)根据上表不难看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谈谈能否采用人口迁移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试分析其原因。(10分)
14.阅读下列资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福建省永定县2000多平方千米范围内,在小溪畔、
田野间、山坳里和平川上,客家的方、圆土楼环环相依、
错落有致,它们与青山绿水、苍松翠竹、拱桥沟谷一起
构成了一组组奇特的景点。为了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
首先就是要拆出土楼群范围内所有新建成的建筑,把土
楼群恢复到原来的文化生态状态。
(1)试述客家土楼与当地自然的关系。(4分)
(2)分析拆新存旧保护文化生态的意义。(6分)
15.“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加速革命老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采取的重要举措。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读右图,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10分)
(2)说出构成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以及井冈山地区在发展“红色旅游”中应避免的环境问题。(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B 2.C 3.A 4.B 5.C 6.D 7.D 8.A 9.A 10.B 11.C 12.C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2分)
13.(1)平原(2分)
(2)400—900S(2分) 陆地面积小 ,自然条件恶劣(4分)
(3)北(2分) 高(2分)
(4)不能。因为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导致各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不同。在中纬度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人口容量大,故分布较稠密;而像极地、沙漠、雨林等地,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环境人口容量小,只能容纳极少的人在那儿生活,故不能通过迁移使人口平均分布。(10分)
14.(1)客家土楼与当地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一般建在有山有水的地方。(4分)
(2)保护文化景观、文化生态就是保护传统文化,就是尊重历史,是对历史环境的珍惜,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6分)
15.(1)低山(山地)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以红壤为主。(10分)
(2)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避免环境污染、文物破坏。(10分)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