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某学生整理的关于日本武士的知识,其中有误的是( )
A.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 B.是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C.不需要响应朝廷号召 D.武士集团长期统治,形成武士道
2.下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明治维新
3.下列被称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的是( )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印度人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希腊人
4.武士和武士集团是日本封建社会时期特有的社会阶层。你知道武士是
A.天皇建立保扩国家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军队
B.地方政府建立起来的保护自身利益的武装力量
C.幕府统治集团培养效忠国家的忠实奴仆
D.地方豪强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制建立起来的军事集团
5.“这是个独特的民族,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 指的是( )
A.古代日本 B.古代希腊 C.古代阿拉伯 D.古代罗马
6.下列关于阿拉伯人的贡献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明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②创立了伊斯兰教
③创作了文学名著《天方夜谭》
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史称( )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彼得一世改革
8.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惊人的巧合,当公元7世纪李氏父子建立繁盛强大的唐朝的时候,西亚出现了一个以宗教为纽带完成统一的大帝国,它是(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
9.“花刺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复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材料评述的是( )
A.“公历”的由来 B.阿拉伯数字
C.巴格达的“智慧官” D.计算机网络
10.下面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产生于公元1世纪 B.都宣称世上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
C.都让人相信耶稣是人世间救世主 D.都要求人民忍受苦难,顺从命运安排,放弃斗争
11.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A.武士制度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倒幕运动
12.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元纪年是跟伊斯兰教有关的
B.三大宗教里产生最早的是基督教
C.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亚洲
D.信仰佛教的信徒被称为穆斯林
13.日本大化改新开始的时间是
A.5世纪 B.6世纪 C.7世纪中期 D.12世纪晚期
14.世界三大宗教教义宣扬的共同点是
A.众生平等
B.耶稣是人世间的救世主
C.要求人民忍受苦难,顺从命运安排,放弃斗争
D.宣扬人死后能升入天堂
15.学习历史需要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下表中,历史事件与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历史事件
影响
A
三世纪危机
使拜占庭帝国走向衰落
B
日本大化改新
使日本过渡到奴隶社会
C
彼得一世改革
废除农奴制,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D
日本明治维新
扩大了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的统治
A.A B.B C.C D.D
16.下列关于7世纪中期日本进行的改革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②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③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
④统一赋税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17.在日本大和统治时期,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依据其特长可能分别编入
①田部 ②海部 ③锦织部 ④锻冶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18.以下属于阿拉伯建筑艺术典型代表的是
A.故宫 B.帕特农神庙 C.圆形竞技场 D.麦加清真寺
19.这部民间故事集,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辛伯达航海历险记》等,均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部民间故事集是
A.《荷马史诗》 B.《一千零一夜》 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D.《神曲》
二、简答题
20.史料实证
史料一 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阿巴斯王朝时期,他们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宫”。
史料二 阿拉伯帝国统治区域曾是世界文明的摇篮,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阿拉伯人创造的辉煌文化成就令世人瞩目。
根据上述史料分析,古代阿拉伯人能够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的原因。
21.阿拉伯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研究它的历史非常重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谁?他最初在哪座城市传教?622年,他在哪里建立了穆斯林公社?
(2)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
(3)阿拉伯帝国的统一促进了哪一宗教的传播。
(4)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他把中国古代的哪些重大发明传入了欧洲?
三、综合题
22.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说出日本历史上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而进行的重要改革的名称?这场改革是向中国的哪个朝代学习?
(2)材料中日本的这场改革对日本社会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3)通过这次改革,我们从日本这个国家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伯里克利推行改革,重申A是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会议是最高行政机构,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所有的官职向一切等级的公民开放。所有官吏一律实行公薪制。伯里克利的改革使雅典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呈现出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景象。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
材料二: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为中央集权制国家。按照中国的模式,日本也分为若干个省和地区,由从天皇和国家议会那里取得权力的总督和地方行政官统治。以天皇名义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分给农户耕种。在文化领域,日本人借用汉字,但发展了自己的书写体系;借鉴儒家学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调整了它的政治学说,以适应他们的社会结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战争爆发时,议会仅为生存而战,但随着战争胜利,议会提出了主权问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专制王权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了,议会以人民的名义要求主权。从这个角度看,革命的实质是推翻专制。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四:从路易十四时代开始,法国的沙龙文化之风日渐兴盛。贵妇人家中宽敞、雅致的客厅,给艺术家和思想家们提供了讲坛和听众……刚刚在巴黎出现不久的咖啡馆则为市民们提供了各抒己见的场所。启蒙思想就这样在沙龙和咖啡馆里被不断地宣讲、辩论和传播着。
——《大国崛起·激情岁月》台词
(1)指出材料一中A代表的机构名称。
(2)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重大改革?
(3)材料三表明议会与王权斗争的目标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根据材料四,简要分析沙龙和咖啡馆在启蒙运动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
1.C2.B3.C4.D5.C6.C7.B8.C9.B10.D11.B12.C13.C14.C15.D16.A17.D18.D19.B
20.统治者重视知识、重视教育;地理位置重要,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阿拉伯人的勤劳和勤奋等。
21.(1)穆罕默德、麦加、麦地那。
(2)地跨亚、欧、非三大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3)伊斯兰教。
(4)造纸术、指南针、火药。
22.(1)大化改新;隋唐。
(2)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
(3)善于学习外国长处;勇于改革创新。
23.(1)A:公民大会。
(2)改革:大化改新。
(3)转变:由为生存而战转变为推翻封建专制,确立议会主权。
(4)作用:沙龙和咖啡馆是启蒙思想的集散地或为启蒙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