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单元复习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单元复习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24 20:38:22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 希腊城邦和
亚历山大帝国 精讲知识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知识点一 希腊城邦( 难点)1.地理环境 (1)地理范围: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 ? 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2)地理环境: 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 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2.早期文明: 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迈锡尼各国后来被攻占,迈锡尼文 明中断,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①。
3.城邦特点: 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百人。 最大的城邦斯巴达②,领土也只有 8 400 平方千米。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助学资料①
荷马时代 荷马时代指的是希腊历史中从多利亚人入侵及迈锡尼文明灭亡 的公元前 12 世纪直到公元前 9 世纪最早的希腊城邦崛起时期。《荷马史诗》中记录的便是这段历史,其中最著名的为《木马屠城记》。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4.城邦居民 (1)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 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 (2)非公民包括 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3)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 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知识点二 雅典的民主政治(重点、难点)1.背景: 雅典城邦经历几次改革后,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 200 多个城邦的盟主。 2.概况: 公元前 5 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③主政时期, 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3.具体表现 (1)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 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 10 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 抽签产生。 (2)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但是, 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④。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助学资料③
种姓制度 我们城邦的大门是向世界敞开的……财富对于我们不只是自负 的本钱,而是成事的机会。我们不以承认贫穷为耻,但若不努力加以克服,倒真正是堕落。 ——伯里克利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知识拓展】 对伯里克利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制民主政治的评价 (1)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2)它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本质上仍是奴隶主对奴隶的专政,重要的官职被贵族掌握;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能够享有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只占当时雅典人口的1/6。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知识点三 亚历山大帝国(重点)1. 创立时间、地点: 公元前 6 世纪、古代印度。 2.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3.内容?: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 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 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 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 ??发展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 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 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 埔寨等国。 1.亚历山大东征 (1)打败波斯:公元前 4 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 事强国。公元前 334 年,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 3.5 万大军, 进攻波斯帝国。 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亲率 10 万大军,在叙利亚 的伊苏斯平原迎战。 亚历山大出奇制胜,大流士临阵脱逃。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2)亚历山大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兵不血刃进入埃及。公元前 331 年,亚历山大从埃及转而进入两河流域,
再败波斯大军。公元前 330 年, 波斯帝国灭亡。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2.帝国建立: 历经 10 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⑤。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助学资料⑤
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20 岁继承马其顿王位,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掉波斯帝国,到达印度河流域,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公元前 323 年 6月初,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突然因发热而病逝。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3.历史影响 (1)亚历山大东征⑥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2)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
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3)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 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知识拓展】 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的重要影响 (1)亚历山大东征的本意不是传播文化,而是出于战争的目 的,但是客观上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途径。 (2)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由于希腊是征服的一 方,人员的流动也以希腊人居多,因而相对来说,以希腊文化为 代表的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的影响要更大一些,但东方文明对西 方文明的影响也不可小视。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3)东征之后,以希腊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得 到了新的发展,就连中国也间接受到影响。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谢 谢 观 看!课件28张PPT。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精讲知识应用示例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知识点一 罗马城邦(重点、难点)1.罗马城邦的兴起 (1)自然地理环境: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 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2)兴起:自公元 前 1000 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2.罗马共和制 (1)共和国建立:公元前 509 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2)共和制政体: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 300 名贵族组成 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①主持日常政务, 公民大 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②,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助学资料①
执政官 古代罗马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为执政官,一年选举两名。两个执政官,权力相等,主持日常政务。他们实际上就是国家元首,负责统帅军队,主持元老院会议,执行元老院通过的法令,并在外交事务中代表国家。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助学资料②
保民官 保民官是古罗马时期维护平民利益的一种特殊官职,产生于公元前 5 世纪初平民第一次分离运动获胜之后。保民官从平民会议中选出,最初为 2 人,后来增加到 10 人。保民官人身不受侵犯,享有一种特殊权利——否决权。保民官甚至可以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除独裁官外,对其他任何高级长官的决定,只要违背平民利益,保民官均有权予以否决。但到帝国时代,它已形同虚设。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3.立法——《十二铜表法》③ (1)由来:公元前 450 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 ? 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2)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 (3)影响:《十二铜表法》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 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助学资料③
《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公元前 5 世纪时, 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掌握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罗马元老院被迫成立十人委员会,负责编纂法典。公元前 450 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部法因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而得名。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之前习惯法的汇编,实质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作为有明确条文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在司法领域滥用权力的行为。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知识拓展】 结合《十二铜表法》的内容、特点,认识其历史地位和作用 (1)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法律渊源主要是习惯法。公元前 450年左右,颁布了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它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2)其特点为诸法合体、私法为主,某些规定反映了平民的要求,但主要目的在于严格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及其统治秩序。 (3)评价:《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它限制
了贵族的特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4.罗马的扩张④ (1)控制西地中海:公元前 3 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随后,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2)征服东地中海:公元前 2 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 区, 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史料阅读④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条条大路通罗马。 ——谚语 解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告诫人们丰功伟绩不可能一蹴而 就,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做事贵在持之以恒。条条大路通罗马说明古代罗马的交通四通八达,极为便利,寓意为达到同一目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与汉语中的“殊途同归”和“水流千里归大海”意思相近。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知识拓展】 三次布匿战争的性质 第一、第二次布匿战争是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而进行的争霸战争,第三次布匿战争则是罗马对迦太基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5.共和国的衰落 (1)原因: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 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 影响最大的是斯巴达克起义⑤。 (2)起义与影响:公元前 73 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 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但是最终被血腥镇压下去。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 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助学资料⑤
斯巴达克起义 斯巴达克是色雷斯人,他在一次反抗罗马人的战役中被俘,被迫充当角斗士奴隶。公元前 73 年,斯巴达克和角斗士逃亡到维苏威火山,举行武装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公元前 71 年,斯巴达克率起义军与克拉苏统率的罗马军队决一死战。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在战斗中,斯巴达克身负重伤,仍奋勇杀敌,直到壮烈牺牲。这次起义是欧洲古代社会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给罗马统治者以沉重打击。马克思称赞说:“斯巴达克是整个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人物,一位伟大的统帅。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知识点二 罗马帝国(重点)1.凯撒掌权: 公元前 49 年, 凯撒⑥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不久,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 2.帝国建立 (1)公元前 31 年, 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2)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3.帝国扩张: 2 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助学资料⑥
斯巴达克起义 斯巴达克是色雷斯人,他在一次反抗罗马人的战役中被俘,被迫充当角斗士奴隶。公元前 73 年,斯巴达克和角斗士逃亡到维苏威火山,举行武装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公元前 71 年,斯巴达克率起义军与克拉苏统率的罗马军队决一死战。在战斗中,斯巴达克身负重伤,仍奋勇杀敌,直到壮烈牺牲。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这次起义是欧洲古代社会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给罗马统治者以沉重打击。马克思称赞说:“斯巴达克是整个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人物,一位伟大的统帅。”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知识拓展】 罗马共和国发展成为罗马帝国是历史的进步 判断一种变化进步与否主要看它对社会发展是否具有推动作用。罗马共和国后期社会危机严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奴隶主、贵族期望出现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以稳固政权。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之后,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使国家日益安定,经济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所以罗马共和国发展成为罗马帝国是历史的进步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知识点三 罗马帝国的衰亡(重点)1. 创立时间、地点: 公元前 6 世纪、古代印度。 2.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3.内容?: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 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 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 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 ??发展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 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 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 埔寨等国。 1.3 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 2.375 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大举侵入罗马帝国。4 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 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⑦。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知识拓展】 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1)奴隶制经济危机导致了帝国经济的崩溃。帝国后期, 奴隶制生产关系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2)民族压迫严重,人民起义增多,后期的西罗马帝国内乱 严重。 (3)外族入侵,日耳曼人、东哥特人等的入侵,直接导致了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谢 谢 观 看!课件19张PPT。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第6课 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精讲知识应用示例第6课 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知识点一 文学和雕塑(重点)1.概况: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体现在神话、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史学、法学、体育等各个方面。 2.文学: 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荷马史诗》①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助学资料①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篇史诗的统称。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第6课 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知识拓展】 古希腊戏剧代表作家和作品 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戏剧家。索福克勒斯注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俄底浦斯王》是其代表作品。除索福克勒斯之外,还有著名的“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以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第6课 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3.雕塑: 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 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②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第6课 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助学资料②
宙斯像 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是奥林匹亚的十二主神之首。如今宙斯像的复制品陈列于联合国总部大厦中央大厅中,这尊雕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希腊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的,作为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供世界各国人民观赏。第6课 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知识点二 建筑艺术(重点)1.希腊建筑艺术: 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雅典帕特农神庙③是典型代表。 2.罗马建筑艺术: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纳近 8 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有引水道工程,还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第6课 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助学资料③
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是为雅典城邦守护神雅典娜而建的祭殿。神庙呈长方形,庙内有前殿、正殿和后殿,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第6课 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知识点三 哲学和法学(重点)1.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 (1)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 ,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2)苏格拉底④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3)亚里士多德⑤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第6课 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第6课 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史料阅读⑤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解读: 我爱戴(尊敬)自己的老师,但是我更尊重真理。意思是 说,即便是自己爱戴的老师,如果老师说了错误的话,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我也绝不会(因尊师而)盲目跟从。 第6课 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知识拓展】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思想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比较第6课 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史料阅读⑥
人不能两次走入同一条河流。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解读: 因为当人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它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来的水流在流淌。赫拉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的和不变化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之中。第6课 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2.古罗马法学成就突出 (1)《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 ?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第6课 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知识点四 公历的缘起(难点)1. 创立时间、地点: 公元前 6 世纪、古代印度。 2.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3.内容?: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 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 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 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 ??发展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 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 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 埔寨等国。 1.编制: 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 6 小时的误差,采取每 4 年增加 1 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能被 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 2 月份增加一天。 2.影响: 4 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第6课 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 创立时间、地点: 公元前 6 世纪、古代印度。 2.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3.内容?: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 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 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 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 ??发展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 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 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 埔寨等国。 【知识拓展】 阳历与阴历 阳历就是太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来制定的。阴 历又名太阴历⑦,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月,再配合地球绕太阳一周之时数为一年。 第6课 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 创立时间、地点: 公元前 6 世纪、古代印度。 2.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3.内容?: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 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 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 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 ??发展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 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 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 埔寨等国。 第6课 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谢 谢 观 看!课件37张PPT。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第二单元优整合 知识梳理应用示例考点探究中考体验古代欧洲文明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政治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城邦罗马帝国文学和雕塑 建筑艺术哲学和法学 公历的缘起: 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 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第二单元优整合希腊 城邦 环境: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起源: 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特点: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 居民: 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 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 第二单元优整合概况:公元前 5 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表现: 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 10 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雅典的民主政 治局限性: 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第二单元优整合亚历山大帝国 东征:公元前 334 年, 亚历山大率军在伊苏斯平原击败波斯大军 结果:历经 10 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第二单元优整合罗马城邦 兴邦:公元前 1000 年,兴起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 建国:公元前 509 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创制: 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主持日常政务的是执政官,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设立了两名保民官 立法: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扩张: 公元前 3 世纪初, 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随后, 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 2 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衰落:公元前 73 年, 斯巴达克起义 第二单元优整合罗马 帝国 内争: 公元前 49 年, 凯撒控制了元老院, 后被任命为终身独裁官, 不久被杀。公元前 31 年, 屋大维取得内战胜利演变: 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 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灭亡: 476 年, 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 第二单元优整合文学和雕塑 文学:希腊神话的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代表: 《荷马史诗》 雕塑: 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掷铁饼者》 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建筑艺术 希腊: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 雅典帕特神农庙是典型代表罗马: 罗马的建筑坚固结实、 华丽宏伟, 代表性建筑有大竞技场、 引水道工程、凯旋门和万神庙第二单元优整合哲学和法学 哲学: 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 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这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法学: 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第二单元优整合 第二单元优整合知识梳理考点一 ?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
  第二单元优整合 第二单元优整合 第二单元优整合 第二单元优整合 左例
【典例 1】公元前 6 世纪,雅典率先创立民主制,随后被许多城邦采用。雅典民主政治 ( ) A.体现了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 B.适用于生活在雅典城邦的所有人 C.五百人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D. 实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男性居民的统治第二单元优整合【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分析能力。B、C、D 三项均不符合史实。一方面雅典民主政治具有进步性,另一方面雅典民主政治也具有局限性。就其进步性而言,雅典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体现了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故选 A 项。 第二单元优整合右练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 A.强调公民的平等
B.保护公民的隐私 C.保护公民的财产
D.表达生者的敬意 A第二单元优整合2. 雅典民主制和罗马共和制都体现了民主色彩,就政权机构而言,雅典和罗马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分别是 (  ) A.主席团 执政官 B.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 C.公民大会 执政官 D.五百人议事会 保民官B第二单元优整合 第二单元优整合考点二 东方大河文明和西方海洋文明的差异及联系 第二单元优整合【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狮身人面像属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摩亨佐·达罗属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万里长城属于黄河流域的古中国文明。D 项的古罗马大竞技场属于古罗马,反映了典型的海洋文明,故选 D 项。第二单元优整合右练
3.与西方海洋文明不同,中华文明属于典型的大河文明,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制度方面存在“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异。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思想观念不同
B.生产方式不同 C.地理环境不同
D.人口数量不同C第二单元优整合
4. 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B. 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主要是民主政治 C. 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地区 D. 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第二单元优整合D考情分析 1 ?希腊城邦、雅典民主政治、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等是近几年各地中考命题的重点。题型以选择题、判断题为主。主要内容有希腊文明的特点、雅典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与评价;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与影响;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建立等。 第二单元优整合知识梳理C第二单元优整合D第二单元优整合2. |烟台中考|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的 1 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家里有 1 名男主人、1 名女主人、1 名小女孩、1 名男奴隶、1 名女奴隶。根据当时的民主制度, 可以参加投票的有 ( ) A. 5 人
B.3 人 C.2 人
D.1 人C第二单元优整合3 .|衡阳中考|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之一,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足迹远达印度。在他的统治下,诞生了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他的传奇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他是 ( ) A. 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B第二单元优整合4. |桂林中考|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 和 起 义” 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 A. 希腊文明的繁荣 B. 罗马共和国的辛酸 C. 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D.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B第二单元优整合5 .|青岛中考改编|“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它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袭扰,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考情分析 2 ?以亚非文明为代表的大河流域在政治、文学、建筑等方面的成就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比较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题型主要以选择题、材料题为主。 第二单元优整合C第二单元优整合6 . |攀枝花中考|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该雕塑创作中特别强调“人体比例”,这主要体现了 (  ) A.希腊人的科学精神 B.希腊人英雄崇拜观 C.希腊人对人体美的崇尚 D.希腊人对艺术表现力的要求 B第二单元优整合7. |湖州中考|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 ③西方的“哲学”一词来自古罗马语 ④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二单元优整合第二单元优整合(1)图 A 至图 C 呈现的文字和作品均在不同程度上记述了历史。它们在记述历史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 A 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历史价值?图 B 和图 C 的作品在记述风格上有什么相似之处?【答案】(1)图 A: 内容主要是记事;载体为兽骨。图 B:内容是系统编修(记载)历史;载体为书、纸;体例为纪传体。图 C:民间口头创作;体裁为诗歌。(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2)图 A:甲骨文是我国信史(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开始。均带有强烈的文学色彩。(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第二单元优整合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