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创意玩具》教学设计
涿鹿县张家堡学区 卢晓鑫
课型:设计·应用课?
教学内容:四年级美术上册第10课《蛋壳创意玩具》
?
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的美术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类型中的设计制作练习课。其教学目的是学习制作蛋壳玩具的方法,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富有特色的蛋壳玩具,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进行设计的理念与技术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分析:通过几年来的美术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表现物体的形象,已经具有了较为清晰的立体意识,并具备了初步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也产生了立体创作的心理需要。这节课就选择了制作蛋壳玩具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立体意识。
教学目标:?
了解蛋壳的特点,学习制作蛋壳玩具的方法。
大胆构思、设计,能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蛋壳玩具。
喜爱蛋壳玩具,敢于创新,养成良好做事习惯。?
教学重点:?
如何利用蛋壳进行设计。
教学难点:?
如何巧妙的利用蛋壳的形状创作出生动、富有个性的作品。
教学准备:?
动画片《小蛋壳奇遇记》、各种蛋壳玩具和工艺品的图片、较大的类似蛋的椭圆形物体(演示制作方法时让学生看的更清楚)、制作示范作品、剪刀、双面胶或胶棒、彩纸、彩笔(彩铅或油画棒)、橡皮泥等。
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设计为:趣味动画导入——突破重点、难点——提出制作要求——激发制作愿望——设计制作——集体赏评——课后延伸七个步骤。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我打算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引入,先播放动画片《小蛋壳奇遇记》,引出本课的主角—可爱的小蛋壳,从而揭示课题。?
我提示学生,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蛋壳被当作垃圾扔掉,但如果我们留意观察就会发现,这些蛋壳不仅有光洁圆润的外形,还有不同的色彩和纹理。其实这些蛋壳并不是毫无用处,利用蛋壳我们可以制作出许多富有特色的小工艺品。?
利用蛋壳进行设计是这节课的重点,首先我打算通过示范作品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讨论:这些玩具有什么共同特点?他们是怎样利用蛋壳的外形特征的?抓住了事物的那些特点?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蛋壳玩具与众不同?我要利用探究的方法将蛋壳玩具实物发给学生,让他们亲自实践研究。引导学生并和他们共同欣赏作品的独到之处,研究蛋壳的制作和装饰。共同总结出三种方法:彩绘、剪贴、添加,还可以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方法。之后用我准备的较大的、类似蛋的椭圆形物体演示制作方法,让学生看的更清楚,更直观。?
蛋壳玩具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绝大多数学生可以独立操作,但如何巧妙的利用蛋壳的形状创作出生动、富有个性的作品就相对成为学习难点。我准备在黑板上画一个“蛋形”,让学生用比赛的形式进行联想,看看谁的想法多,谁的想法最巧妙,以此来降低学生的创作难度。
提出制作要求后,学生发现废弃的小蛋壳成了小玩具、案头摆设的小工艺品,会觉得亲切、好玩儿,这时要抓住时机,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愿望。??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制作中创意独特的作品,并展示给大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更高的创作热情。在制作中要注意给学生留下思索的余地,鼓励他们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
学生的作品制作完成之后的喜悦和自豪是无法言表的,下一步就是进行展示和集体评价活动。要让小制作者们介绍自己蛋壳玩具的特色,评价活动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展示,让更多的学生们都有成功的体验。要注意的是在集体讲评时始终抓住教学的重、难点进行讲评,也要适当点评学生在创作中出现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和学会改造环境的本领,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独特智慧的思想,灵巧创造的双手和勇于探索的心灵。最后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外的自主创作,留下思维空间,以保持学生对美术活动的持续关注。
教学流程:?
一、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趣味动画引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二、观察、讨论、探究,引领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三、提出制作要求。?
四、出示图片,集体品评,激发学生制作愿望。?
五、自主设计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集体赏评,引导学生独立欣赏不同作品的独特之处,并从不同角度用自己的视点进行评价。?
七、课后延伸,让有兴趣的学生课下尝试用多种废旧材料进行创作,美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趣味动画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大家想认识它吗?
学生观看动画片片段,教师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展示课题)?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位朋友,我很高兴!
?
二、突破重点、难点。
师:可爱的小蛋壳还是小魔术师呢,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它都会变成什么样子??
生:想!?
(出示幻灯片)
师:老师有几个问题,需要大家一块解决:
(1)这些玩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2)他们是怎样利用蛋壳的外形特征的?抓住了事物的哪些特点?
(3)你怎样使自己的蛋壳玩具与众不同??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展示,学生仔细观察和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导、总结。)??
师: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老师的问题解决了。?
师生共同总结出三种方法:绘画、剪贴、添加,还可以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方法。?
师:下面我们举办一个联想创意大赛,看一看谁是最能联想,又是谁最有创意呢?
(课件展示一个“蛋形”),让学生用比赛的形式进行联想,看看谁的想法多,谁的想法最巧妙,以此来降低学生的创作难度。
三、提出制作要求。?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制作要求,以免学生制作中走弯路。
四、激发制作愿望。?
师:看看老师这里有什么??
(出示示范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生充满创作激情,向老师表达创作愿望。?
师:大家看,(指教室干干净净的地面)老师在走进教室的时候,就觉得咱们班教室特别洁净,同学们能保持吗??
生:能!?
师:小蛋壳特别脆弱容易破碎,同学们比一比,看谁制作耐心、细致!?
五、自主设计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制作,教师进行巡视,营造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及时的给学生提出指导意见。?
六、集体赏评。?
师:看,这么多可爱的蛋壳玩具,大家赶快讨论一下吧!看看同学们的作品谁的最棒?为什么??
生讨论后回答。?
七、课后延伸。
? 师:同学们,除了蛋壳,我们还可以用生活中的许多废弃物品来制作成一件件小工艺品,比如饮料瓶、旧报纸等等。让我们开动我们聪明的小脑瓜,用双手装点我们的生活吧!
板书设计:
蛋壳创意玩具
基本制作
绘画 剪贴 添加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一线的美术教师,我一直在探索开展合作的课堂教学和对培养独立的两个观念怎样把握更合适。?
独立精神与合作精神都是良好的人际品质,独立思考是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良好途径,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内容都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既有“独立”又有“合作”,“独立”中有“合作”,“合作”中体现“独立”,在时间和空间的分配上做出正确的分配,一个对学生没有什么挑战性可言的教学目标,能独立完成达成目标就没有合作交流的必要了。?
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时,既会注意对合作学习的正确的认识,也会加强合作技能技巧指导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必须对学生实行异质分组,并确定有价值的合作内容,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在具体实施时更要加强监督引导,建立良好的教学反馈机制,唯有如此,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会有较积极的反映,合作学习才能显示出对美术活动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