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25 16:4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
1. 与“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画面最接近的诗句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
2. ?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 )
A.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D.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
3. 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
A.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儿)
B.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思考探索)
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安静)
D.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到达并访问)
?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雨的四季》和《春》的作者分别是刘湛秋和朱自清。
B.《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是西汉末年政治家,诗歌有《长歌行》《龟虽寿》。
C.刘义庆,北朝文学家,编有《世说新语》。古人称“令郎”“赐教”是谦辞。
D.马致远是宋代的诗人,《天净沙》是词牌名。
?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散文《荷塘月色》,小说《背影》。
B.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曾被誉为“抒情诗之王”。
C.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小令。小令,一般只有一个曲牌。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是“贬官”的意思,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
6.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天上fēng zheng________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2)shū huó shū huó________筋骨,dǒu sǒu dǒu sǒu________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3)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īn xīn rán________张开了眼。

(4)春天像小姑娘,huā zhī zhāo zhǎn________的,笑着,走着。
?
7. 补充句子 ①山气日夕佳,________。 ②________, 风正一帆悬。 ③________, 独怆然而涕下! ④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 ⑤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 ⑥《饮酒》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⑦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⑧《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敌情紧急,战事迫在眉睫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⑩《西厢记》中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天净沙·秋思》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8. 经典诗文默写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________。(朱自清《春》)

(2)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4)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6)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论语》)
?
9.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原文《济南的冬天》填空)
?
10. 结合语境,解释划线的字词。 ①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 毒:________ ②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 着落:________ ③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响晴:________
?
1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题. ????????秋?颂 ????????罗兰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寻味的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必留连。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澹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1)文章是具体抓住“秋”的哪几方面来进行描述的?

(2)作者笔下的秋除了“明澈”外,还有些什么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本文与《天净沙?秋思》相比较在思想情感上有何不同?

(4)说说本文的结构方式。

(5)说说什么样的人才“具有这份秋之美”。
?
12. (15分) 综合性学习:某班准备开展“走进秋天”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这个班的同学,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请为本次班会设计两个有关“秋天”的活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4 分 ,共计20分 )
1.
【答案】
C
【考点】
春(朱自清)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强调草刚刚开始生长,这个时候还不明显,而A、B、 D都是草已经长好了的情形,只有C项符合。
2.
【答案】
A
【考点】
济南的冬天(老舍)
春(朱自清)
雨的四季(刘湛秋)
修辞手法的辨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C、D三项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选A。
3.
【答案】
D
【考点】
雨的四季(刘湛秋)
词义解释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项,造访:前往访问;拜访。到访:到达并访问。
4.
【答案】
A
【考点】
观沧海(曹操)
春(朱自清)
雨的四季(刘湛秋)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有误,曹操是东汉末年政治家, 诗歌有《短歌行》《龟虽寿》。 C项,有误,刘义庆,南朝文学家。古人称“令郎”“赐教”是敬辞。 D项,有误,马致远是元代的诗人,《天净沙》是曲牌名。 故选A。
5.
【答案】
A
【考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小说《背影》”表述有误,《背影》是作家朱自清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分 )
6.
【答案】
风筝
舒活舒活,抖擞抖擞
欣欣然
花枝招展
【考点】
春(朱自清)
根据拼音写字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 根据语境用普通话读准拼音。书写词语注意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字,如:
(2) “擞”易错写成“搜”。
(3) “枝”易错写成“技”
(4)
7.
【答案】
飞鸥相与还,潮平两岸阔,念天地之悠悠,提携玉龙为君死,小桥流水人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考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一⑤属于般型默写。⑥-①属于理解型默写,解答时,首先要弄懂全诗大意,在此基础上,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呵。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悠、提、篱、悠、怆、涕、摧、鳞。
三、 默写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30分 )
8.
【答案】
(1)欣欣然张开了眼
(2)烟笼寒水月笼沙
(3)丰年留客足鸡豚
(4)无可奈何花落去
(5)芳草鲜美
(6)匹夫不可夺志也
【考点】
《论语》十二章(《论语》)
游山西村(陆游)
春(朱自清)
桃花源记(陶渊明)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欣”的正确书写。
(2)注意“笼”的正确书写。
(2)注意“豚”的正确书写。
(4)注意“奈”的正确书写。
(5)注意“芳”的正确书写。
(6)注意“志”的正确书写。
9.
【答案】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考点】
济南的冬天(老舍)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严格按照原文填空,不能错字漏字。
四、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30分 )
10.
【答案】
毒辣;猛烈,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晴朗无云
【考点】
济南的冬天(老舍)
词义解释
理解记叙文中词语含义或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賄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毒”在这里的是日光的猛烈,而并不是它的本义。故答案为:(1)毒辣,猛烈(2 )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3 )晴朗无云
11.
【答案】
树、日、云、风,雨

飒爽。透彻与洒脱。? “闲”与“逸”
《秋颂》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对不追名逐利人的赞美( 2分)天净沙秋思》对秋的伤感, 对家人的思念。
总一-分一一总

那些取得了“成功”, 却把“功名”看得很淡的人

【考点】
理解记叙文中词语含义或作用
理解记叙文中句子含意或作用
记叙文中段落的作用
分析结构,把握思路与写作意图
赏析文章语言
梳理故事情节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中其他表达方式及作用
观沧海(曹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 抓住最后段中的文字即可理解,“它把一 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决为不计名利,甘盱淡泊。
(2)
(3)
(4)
(5)
五、 综合读写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5分 )
12.
【答案】
描绘秋天,朗诵秋天,歌唱秋天等等。
【考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活动规划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设计的活动要符合学校生活的特点,适台学生参加,用文艺活动的方式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