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课题:天气和气候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天气和气候》是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通过认识卫星云图,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的能力,并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天气”和“气候”两个术语。学好这些知识,学生能对今后学习河流水文特征、物产、经济、交通等具有很大影响,同时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指导意义。
本节教材紧密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学情分析:
天气和气候在地理教学中是个难点,但它与平时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根据学生特点分析,抓住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兴趣,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能力。
(3)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从现实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组织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3)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 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特点。
(2)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看天气预报图。
二、教法的选择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我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电脑把文字、声音、视频等一体化的直观演示法、和气愤高涨的知识竞赛法,这样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三、学法的指导
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为主的学习方式。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说的“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本课
抓住初一学生喜欢看丰富多彩、有趣的动漫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组织教学,能够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境界,达到一开课就直接进入主题的效果。
1、用2个中学生的配音漫画效果创设情景。
教师语1:
小飞带小颖进入学校微机室观看天气预报。
2、观看录像央视9月30晚的天气预报。
(二)提出问题 教师总结
教师语2:
大家有没有和小颖一起注意看这些刚才出现的画面呢
3、多媒体通过小飞的介绍告诉学生这些图片代表的是什么以及这些图片所代表的含义和用途。
4、情景对话②
5、一个小测试练习
6、情景对话③
(三)学生活动 教师总结
根据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一原则我采用“模仿秀”的活动方式让学生扮演天气预报员预报各地天气,这样直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教师语3:
我们现在分别找男女同学扮演小飞和小颖来模仿天气预报员。
7、学生活动——模仿天气预报员。
8、情景对话④
(四)情景创设 提出问题
9、情景对话⑤
教师语4:
这个女学生说让小颖带厚衣服去对吗?小颖该怎么样回答呢?
(五)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
10、学生自由回答。
11、教师做出总结得出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六)提出问题 分析讨论
教师语5:
两组对话中,分别提到了天气和气候,那么什么叫天气?什么叫气候?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12、学生活动——讨论问题。
13、学生通过看书讨论得出结果。
14、一个小测试练习
(七)竞赛活动 巩固练习
中学生好胜心强,用学生喜闻乐见的PK游戏方式,引发竞争意识,让学生在“PK”中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1、竞赛(1)识别天气符号。
2、竞赛(2)区分代表天气和气候的相关词句以及根据图中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判断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
(八)小结本课 布置作业
根据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在结束本课的同时鼓励学生去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留下课后作业,深入巩固本节课的要点。
结束语:天气情况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你们想知道产生风云变幻的原因吗?在以后的地理课中,我们将会学习到,相信大家通过对地理课的学习,人人都会成为气候小专家。
作业:
1、请你概括一下安阳秋季气候特点。
2、请你把安阳市国庆节黄金周7天的天气做一下记录。
3、请你根据2000——2005年这5年的国庆期间的天气变化情况,来预测一下明年2006年的国庆黄金周是什么样的气候?
五、自我评价与教学效果预测
运用配音漫画创设情景吸引学生,使学生轻松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采用“模仿秀”活动形式使学生加深记忆常见的天气符号;在竞争性较强的“PK”游戏活动中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通过本节课95%的学生可以掌握天气与气候的区别,90%的学生可以记住常见的天气符号,并能够读懂主要城市天气图。对于未能完成教学目标的学生我会在课后,对这些学生进行适时的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同时,我还安排已经掌握的同学对其进一步帮助。
课题:《天气和气候》
赵 乐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二中学
河南省安阳市地理优质课说课评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