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鸦片战争
时间:
双方:
英国 VS 中国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
林则徐虎门销烟
时间:
作用:
地位:
1839.6.3.—6.25
民族英雄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时间:
内容:
影响:
1842年
性质:
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落后就要挨打;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
侵略
反抗
1840年—1842年
导火线(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启示:
结果: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人简直欣喜若狂。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材料二: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材料三:妨碍对华出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因素,是那个依靠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而存在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 ——马克思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中国 3.6亿 人均0.75便士
洪都拉斯 14 600人 人均934.5便士
回忆上节课内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英国的目的真正达到了吗?为什么(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原因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情况让英国政府很不满意,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国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但被清政府拒绝。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依据材料,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是谁?帮凶是谁?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主凶:英国、法国
帮凶:美国、俄国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一)第一阶段:
1856.10炮轰广州——1857攻陷广州——1858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天津条约》——英、法、美《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在课本中标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开始时间
在课本中标记《天津条约》的内容
开始时间:1856.10
《天津条约》内容: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二)第二阶段:
1860英法联军占天津、逼北京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在课本中标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时间
在课本中标记《北京条约》的内容
结束时间:1860.10
《北京条约》内容:
①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度大幅增加
万园之园——圆明园
有一座宫殿,若果不是被毁掉了的话,那它完全可以和长城、故宫一样成为中国的名片,成为一处著名的世界性的文化遗存。
——维克多·雨果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够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物归还被劫的中国。
——维克多·雨果
万园之园——圆明园
“12生肖铜像”
原位于圆明园一个扇形喷水池上,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我国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各铜像会按照它所代表的时辰喷水报时。每一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俗称水力钟。
万园之园——圆明园
700万港币
1400万港币
740万港币
700万港币
6910万港币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目前在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座博物馆中,记录在案的中国文物有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估计是这个数字的10倍。
中国政府坚持对流失海外的文物进行追索,途径有三:回赠、回购和追讨 。
曾经的万园之园,被洗劫后只剩下断壁残垣,你有何感想?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历史证明,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
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须打开国门发展自己;
把祖国建设得空前强大,实现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
香港岛
九龙司
地方一区
九龙
大鹏湾
深圳湾
深圳河
高岛
蒲岛
南丫岛
大屿岛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
广州
澳门(萄占)
九龙司
香港(英占)
琼州
淡水
台湾
厦门
福州
定海
上海
镇江
南京
九江
汉口
烟台
北京
营口
黄 海
东
海
黄
河
运
河
长
江
汕头
天津
宁波
汉口
营口
烟台
镇江
南京
九江
琼州
淡水
台湾
广州
宁波
福州
厦门
上海
汕头
数量上:多
范围上:广
地域上:深
新增加的通商口岸有何特点:
天津
东南沿海一带 →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观察地图,以时间和方位为线索,说一说:
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割占了哪些领土?
哪一条约割占的土地最多?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
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池以东以南44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1881年《改订条约》以及以后5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领土
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
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18个重庆市面积,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目的
战争性质
战争结果
不平等条约
侵略国家
通商口岸
两次鸦片战争的联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②西方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④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英国
英法为主、美俄帮凶
广、厦、福、宁、上
(东南沿海)
增汉口、南京等10处
(长江中下游)
增天津
(中国政治中心地区)
相同点
不同点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主凶:英、法
帮凶:美、俄
火烧圆明园
俄国蚕食中国领土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激烈变化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西方列强和中国民族的矛盾)
反侵略反封建的太平天国运动
本课小结
1、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俄国
D
2、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 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从中可知,火烧圆明园的刽子手是( )
A. 英美盟军
B. 反法联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C
3、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中英《南京条约》
B. 中俄《瑷珲条约》
C. 中俄《北京条约》
D. 中日《马关条约》
B
4、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 英国、法国
B. 英国、美国
C. 俄国、日本
D. 英国、俄国
D
5、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土地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主要与哪国有关( )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德国
C
6、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A
7、 “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8、1858 年,英法侵略者通过《天津条约》增开了10处通商口岸,最南的口岸位于今天的( )
A. 广州
B. 深圳
C. 文昌
D. 海口
D
9、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
A. 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报复
B.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 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镇压义和团运动
C
10、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均参与了侵略中国的国家是( )
A. 法国
B. 英国
C. 日本
D. 俄国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