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导学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导学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25 15:54: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列举李大钊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做出的活动;结合材料说出知识分子到工人阶级中宣传的原因、方式。培养分析、归纳、表述历史史实的能力。(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归纳出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有哪些?自主学习并归纳出中共一大成立的时间、地点、代表、内容、意义;二大成立的时间、地点、内容、评价?小组合作讨论,通过与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分析出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新在哪里?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目标4:阅读教材,知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掀起了工人运动的高潮,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伟大的政党。
【课堂教学流程】
【学案自学 梳理知识】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1917年,俄国____十月社会主义革命__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2)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______马克思主义___。 2.概况: (1)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___李大钊_____的文章《___我的马克思主义观___》,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3.发展: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___工人运动___结合起来。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共产竞早期组织: (1)1920年夏,____陈独秀______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2)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2.中共“一大”: (1)召开:1921年7月,在___上海____秘密召开。 (2)成员:___毛泽东_____、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共产国际代表___马林_____等出席了会议。(3)内容 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工作 领导和组织 工人运动 领导机构 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___陈独秀______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4)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_____中国革命________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中共“二大” (1)召开: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 (2)内容。 最终奋斗目标 建设_____共产主义_______ 最低纲领 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_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__反帝反封建___的民主革命網领。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1.背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__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___,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2.代表:1923年2月,_____京汉铁路________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湖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_____吴佩孚______的血腥镇压。 3.启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任务二:【小组探究】阅读教材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列举李大钊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做了哪些工作? 问题2.阅读教材及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知识分子到工人阶级中宣传的原因,采取哪些方式宣传,有什么影响?材料研读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任务三:【小组探究】阅读教材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正文部分及观看教学视频:中国共产党成立,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问题2.归纳中共一大成立的时间、地点、代表、内容、意义? 问题3.归纳二大成立的时间、地点、内容、评价? 任务四:【小组探究】阅读教材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全国工人运动高涨的背景是什么? 问题2.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是哪次罢工,结果如何?取得了什么教训? 【精讲点拨 总结归纳】 任务五:【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检测提升 巩固新知】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 D )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文学改良刍议》 2.王刚同学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C ) A. 北京 B.南京 C.上海 D.武汉 3.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一个展厅的展览主题是 “开天辟地大事变”。该展览主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4.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 ) A.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中央局书记是( C ) A.毛泽东 B.周恩来 D.董必武 C.陈独秀二、读图说史题 11、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上面两幅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请问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图一的地点在什么地方?此地召开的会议的名称是什么?中共成立; 上海;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此次会议的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分别是什么?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3)“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课后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31张PPT)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学课件
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南湖游船
你认识上面两幅图片吗?中共一大上海会址成为中国的红色记忆,南湖游船每天都要接待许多游人。它们和中共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重大意义?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列举李大钊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做出的活动;结合材料说出知识分子到工人阶级中宣传的原因、方式。培养分析、归纳、表述历史史实的能力。
(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归纳出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归纳出中共一大成立的时间、地点、代表、内容、意义;二大成立的时间、地点、内容、评价;小组合作讨论,通过与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分析出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新在哪里,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目标4:阅读教材,知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掀起了工人运动的高潮,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伟大的政党。
自主学习
【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李达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背景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新知讲解
概况
(1)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2)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马克思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李大钊
影响
《新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等一系列文章。1919年9月至11月,他又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完整地向中国人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列举李大钊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做了哪些工作?
1
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革命。
2
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3
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及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知识分子到工人阶级中宣传的原因,采取哪些方式宣传,有什么影响?
材料研读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原因
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于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方式
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
影响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中共一大召开




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新知讲解

1920
陈独秀
上海


1920
李大钊

北京

济南

汉口
长沙


广州
巴黎


东京
南陈北李
共产主义小组分布示意图
陈独秀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起组织。
毛泽东、董必武等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
代表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李达
中共一大成立的时间、地点、代表、内容、意义?

时间
1921年7月
地点
上海

浙江嘉兴
李汉俊
陈潭秋
邓恩铭
王尽美
刘仁静
陈公博
周佛海
包惠僧
张国焘
马林

内容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通过了党的革命纲领
1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
2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3


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时间 地点 出席人员 内容 意义

1921年7月
上海—浙江嘉兴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通过了第一个党纲;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列表梳理中共“一大” ?
课堂小结
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阅读教材后回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重大意义?
因为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并且他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中国其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比较,分析出中国共产党面貌新在哪里?
指导思想 代表阶级 奋斗目标
共产党
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马克思
主义
无产阶级、人民大众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地点
中共二大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现成都北路7弄30号)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党的中央局成员、地方组织的代表共12人,代表着全国195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也出席了会议。 ?
中共“二大”
新知讲解
①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
②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内容
中共二大会址
第四单元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意义
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在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建立了分部。劳动组合书记部还创办刊物,开办补习学校,派党员深入到工人群众当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觉悟。
领导机构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时间:1923年2月
概况: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全国工人运动推向顶峰
结果:遭到帝国主义和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影响: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大罢工持续时间约4个月,迫使港英当局屈服。
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迫使路矿当局承认了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最终取得了胜利。
京汉铁路总工会江汉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拒绝下令复工,英勇就义。
吴佩孚调动两万多军警镇压罢工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工人52人牺牲,350余人受伤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是哪次罢工,结果如何?取得了什么教训?
京汉铁路大罢工
郑州二七纪念塔
京汉铁路大罢工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合作探究
罢工运动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的残酷镇压

结果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神强大的敌人。

教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像光芒四射的灯塔,指明了中国人民的斗争道路。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后,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还将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谢谢观赏!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同步训练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如果你想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现场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前往( )
A.南京 B.长沙 C.广州 D.上海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的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党的中心任务和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这样,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共的成立,是党的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习近平主席指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下列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变法图强,维新变法”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课本所学,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掀起了五四运动。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为口号。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D项符合题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旨在推翻当时中国由满族所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政府,恢复中国各民族本身的民族文化传统,建立由汉族掌权的新政府,无法体现民族团结。A项不合题意;“变法图强,维新变法”是晚清时期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属于清政府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不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B项不合题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严复在翻译的《天演论》中提出的,目的是帮助清政府探索富强之道,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关系并不是很大。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3.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③北伐战争的胜利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北伐战争从1926年到1928年,而中共成立是1921年,故③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故①②④均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可用排除法,有③的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材料反映了党的哪次重要大会的召开?(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故A符合题意;中共二大是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中共十二大是提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四大是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但都不是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会议,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5.下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个党纲内容节选。

上述内容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 )
A.奋斗目标 B.中心工作 C.组织机构 D.最低纲领
【答案】A
【解析】依据图片中“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说明中共一大提出的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A符合题意;一大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B不符合题意;组织机构主要是选举领导人以及分工的问题,C不符合题意;一大没有提出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可知是中共一大的奋斗目标。
6.下列人物中被称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是( )

A.蔡元培 B.胡适 C.鲁迅 D.陈独秀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1919年,领导五四运动,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D符合题意;蔡元培、胡适和鲁迅没有参加中共一大,A、B和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广播电台“齐鲁英烈谱”讲述了王尽美的革命事迹。他取名“尽美”表达了( )
A.坚定献身革命的信念 B.投身家乡建设的豪情
C.追求个人幸福的愿望 D.抗击外地入侵的决心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王尽美等代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坚定了王尽美的革命信念,他改名为王尽美,取尽善尽美之意,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8.“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特别的日子”指的是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一大会议的内容有: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9.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是指《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1911年,一道闪电指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但仍以失败而告终。“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故D符合题意;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遵义会议,故A不符合题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10.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中华民国成立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项符合题意;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项不合题意;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C项不合题意;辛亥革命结束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中华民国。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11.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

A.新文化运动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人民军队的创建 D.国民大革命发动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中共一大会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是中共一大会址。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中共一大会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新文化运动开始是创刊《青年杂志》;选项C人民军队的创建,是南昌起义;选项D国民大革命发动,是北伐战争;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观察图片,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观察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中共一大会址”可以获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2.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制定这一奋斗目标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二大??? D.瓦窑堡会议
【答案】C
【解析】联系史实可知,中共一大所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中共而大指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这与材料中叙述是相符合的;遵义会议主要是纠正党内的左倾错误;瓦窑堡会议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召开的。 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故此题选C项。
13.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李大钊主张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李大钊所说的“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指的是无产阶级政党。故B符合题意;中国同盟会是1905年建立,与题干的1921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是1924年,与题干的李大钊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是1924年,与题干的“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 )
①组织工会 ②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③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④领导工人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室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5.右图是上海英租界南城都路辅德里625号(现成都北路7弄30号),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16日—23日在这里举行。在这次大会上,中共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这一纲领是( )

①打倒军阀 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③实现共产主义 ④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⑤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③⑤是最高纲领,在中共一大就提出,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是①②④ ,故选D项正确。
二、综合题
16.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
【答案】上海,嘉兴南湖游船。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后大会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2)写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参会代表。
【答案】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案】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动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三 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是民主革命,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1)结合材料一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答案】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一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概括得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有,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组织基础是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2)材料二中的党的奋斗目标是在哪一年确定的?通过这一奋斗目标的是哪一次会议?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答案】1921年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解析】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透当选为中央局书记。因此党的奋斗目标是在1921年确定的;通过这一奋斗目标的是中共一大;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3)材料三中的革命纲领是在哪一次会议中制定的?如何评价这一纲领?
【答案】中共二大,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解析】根据材料三“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是民主革命,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纲领是在中共二大中制定的。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18.识读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的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答案】1921年7月;上海
【解析】依据图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可知,图一反映的是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2)这次会议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答案】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领导工人运动。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观察图二和图三:哪个人物参加了这次会议?哪个人物又在没参加会议的情况下仍然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两个问题均要写出人名)
【答案】毛泽东;陈独秀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是《毛泽东》,图三是《陈独秀》。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是中共一大的代表;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共一大,但在大会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时,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4)这次会议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有何变化?
【答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点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探索的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同步训练试卷
(原卷版)
一、选择题
1.如果你想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现场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前往( )
A.南京 B.长沙 C.广州 D.上海
2.习近平主席指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下列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变法图强,维新变法”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③北伐战争的胜利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材料反映了党的哪次重要大会的召开?(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5.下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个党纲内容节选。

上述内容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 )
A.奋斗目标 B.中心工作 C.组织机构 D.最低纲领
6.下列人物中被称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是( )

A.蔡元培 B.胡适 C.鲁迅 D.陈独秀
7.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广播电台“齐鲁英烈谱”讲述了王尽美的革命事迹。他取名“尽美”表达了( )
A.坚定献身革命的信念 B.投身家乡建设的豪情
C.追求个人幸福的愿望 D.抗击外地入侵的决心
8.“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9.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0.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中华民国成立
11.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

A.新文化运动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人民军队的创建 D.国民大革命发动
12.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制定这一奋斗目标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二大??? D.瓦窑堡会议
13.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14.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 )
①组织工会 ②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③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④领导工人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5.右图是上海英租界南城都路辅德里625号(现成都北路7弄30号),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16日—23日在这里举行。在这次大会上,中共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这一纲领是( )

①打倒军阀 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③实现共产主义 ④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⑤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
二、综合题
16.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





(2)写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参会代表。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动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三 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是民主革命,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1)结合材料一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材料二中的党的奋斗目标是在哪一年确定的?通过这一奋斗目标的是哪一次会议?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革命纲领是在哪一次会议中制定的?如何评价这一纲领?









18.识读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的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2)这次会议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3)观察图二和图三:哪个人物参加了这次会议?哪个人物又在没参加会议的情况下仍然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两个问题均要写出人名)



(4)这次会议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有何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