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功与机械效率 第三课时 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5.3 功与机械效率 第三课时 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25 13:4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5.3 功与机械效率(3)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不能够改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
A.?改变提升重物的高度???????????????????????????????????????????B.?用体积相等的塑料动滑轮代替铸铁动滑轮 C.?提升更重的物体??????????????????????????????????????????????????D.?给定滑轮加润滑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某人用50 N的拉力将重160 N的物体沿斜面匀速拉上长为4 m、高为0.8 m的斜面顶端,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的大小分别为 ( ?? ) 21教育网
A.?η=64%,f=32 N??????????B.?η=50%,f=18 N??????????C.?η=64%,f=18 N??????????D.?η=80%,f=32 N
3.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重力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21·cn·jy·com
A.?若G1=G2 , 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若G1=G2 , 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若G1=G2 , 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2·1·c·n·j·y
4.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把重G=16 N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的拉力F=10 N,则关于该动滑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动滑轮重4 N???????????????????????????????????????????????????????B.?使用该动滑轮要费距离 C.?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D.?提升物体的速度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5.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 )
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6.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G的物体缓缓上升,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现改变物体的重力G,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可能是图中的 ( ? )
A.?????????????????????????????B.?????????????????????????????C.?????????????????????????????D.?
7.分别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举到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是(? ? ).
A.?一样多???????????????????????????B.?斜面的多???????????????????????????C.?滑轮组的多???????????????????????????D.?无法判断
8.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①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②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提物重有关;③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④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承重绳子段数有关。然后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 ?? ) 21·世纪*教育网
A.?①?????????????????????????????????????????B.?②?????????????????????????????????????????C.?③?????????????????????????????????????????D.?④
二、填空题
9.杠杆是一种机械效率很高的简单机械.若用一根机械效率为90%的杠杆将一个36kg的物体提升50cm,则需要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总功为________J(g取10N/kg). 21*cnjy*com
10.在图中,重为500 N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150 N,为使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绳端加以60 N的水平拉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____;若物体的移动速度为0.2 m/s,则1 min内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J. 【来源:21cnj*y.co*m】
11.为了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表达式是________。 【出处:21教育名师】
三、解答题
12.如图甲,某同学用两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在同一种绕绳的方式下匀速提升不同质量的重物,得到了多组竖直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重物所受重力G的大小关系,并绘制出如图乙的F-G图像(不计绳重以及摩擦)。 【版权所有:21教育】
?
(1)试根据图像计算动滑轮所受重力G动。
(2)在图甲中画出该同学的绕绳方法。
(3)用该滑轮组提起重为65 N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1)使用滑轮组时,克服绳子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做额外功; (2)当不计摩擦和绳重时,根据公式可知,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两个,即动滑轮的重力和物体重力,据此分析即可。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重物的高度无关,故A符合题意; B.用体积相等的塑料动滑轮代替铸铁动滑轮,可以减小动滑轮的重力,根据公式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增大,故B不合题意; C.提升更重的物体,根据公式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增大,故C不合题意; D.给定滑轮加润滑油,可以减小摩擦力,减小额外功,根据公式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增大,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 C
解析:(1)首先根据W有=Gh计算有用功,然后根据W总=Fs计算总功,最后根据公式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2)首先根据W额=W总-W有计算出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然后根据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1)拉动物体做的有用功为:W有=Gh=160N×0.8m=128J; 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50N×4m=2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2)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为:W额=W总-W有=200J-128J=72J;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 故选C。
3.【答案】 C
解析:不计滑轮组的摩擦和绳重,根据公式 分析机械效率大小关系。 A.甲滑轮组中有一个动滑轮,乙滑轮组中有两个动滑轮,那么甲中动滑轮的重力小于乙中动滑轮的重力;根据公式W额=G动h可知,当提升相同的高度时,甲拉力做的额外功小于乙的额外功,故A错误; B.把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若G1=G2 , 根据公式W有=Gh可知,则甲乙所做的有用功W有相同;根据W总=W有+W额可知,因为甲做的额外功小于乙的额外功,所以甲做的总功小于乙做的总功,故B错误; C.已知甲乙所做的有用功相同,甲做的总功小于乙做的总功,所以根据可得,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故C正确; D.根据公式可知,当动滑轮的重力不变时,物体的重力越大,那么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 D
解析:(1)已知拉力和物体的重力根据公式G动=2F-G计算即可; (2)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可以省力; (3)已知拉力和物体重力根据公式计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4)根据公式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只与物体重力和动滑轮的重力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A.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2F-G=2×10N-16N=4N,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使用该动滑轮要费距离,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和动滑轮的重力有关,与提升物体的速度无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 B
解析:根据机械效率进行分析即可。 A物体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G=mg可知,它们的重力相等;根据W=Gh可知,提升相同的高度时,吊车做的有用功相等。故A错误; 甲乙吊车做的有用功相等,根据公式可知,因为甲的机械效率高,所以甲做的总功少;根据公式W总=W有+W额可知,甲吊车做的额外功少,即乙吊车做的额外功多,故B正确;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少,故C、D错误。 故选B。
6.【答案】 B
解析:(1)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由于克服动滑轮重力做额外功,因此机械效率永远小于100%; (2)不计摩擦,根据公式分析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根据公式可知,当动滑轮的重力不变时,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大,故C、D错误; 随着物体重力G不断增大,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会不断增大,即无限靠近100%,但始终小于100%,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
7.【答案】 A
解析:将物体举高,克服物体重力做有用功,根据公式W有=Gh比较有用功的大小。 同一物体重力G相等,相同的高度即h相等,根据公式W有=Gh可知,三种机械做的有用功一样多,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8.【答案】 B
解析:分析甲乙两个图,确定其中不同的因素,根据这个因素确定要验证的假设。 甲乙两图中,甲只有一个钩码,乙则有两个钩码,那么被提升物体的重力不同,因此可以验证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是否有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9.【答案】 180;200
解析:使用杠杆提升重物,根据W有=Gh计算做的有用功,根据计算杠杆做的总功。 需要做的有用功为:W有=Gh=36kg×10N/kg×0.5m=180J; 需要做的总功为:。
10.【答案】 83.3%;2160
解析:(1)使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即可; (2)首先根据公式v=nv'计算出自由端拉力移动的速度,然后根据s=vt计算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最后根据公式W=Fs计算拉力做的功即可。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自由端拉力移动的速度v=nv'=3×0.2m/s=0.6m/s; 自由端拉力移动的距离:s=vt=0.6m/s×60s=36m; 自由端拉力做的功为:W=Fs=60N×36m=2160J。
11.【答案】 物重G;绳自由端的拉力F;重物升高的高度h;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η=
解析:首先根据W有=Gh计算出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然后根据W=Fs计算滑轮组做的总功,最后根据公式计算机械效率即可。 为了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物重G、绳自由端的拉力F、重物升高的高度h、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测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表达式是:。
三、解答题
12.【答案】 (1)解:由受力分析可知F= (G+G动)。根据图像,取两个特殊点代入: (G+G动)=20 N,
? (70+G动)=40 N。(也可以根据其他点列方程)联立解之得G动=10 N,n=2 (2)解:如图所示。
(3)解:由题意可知此时的拉力F= (G+G动)= (65
N+10 N)=37.5 N。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 =86.7%
解析:(1)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自由端的拉力 F=??(G+G动),将乙图中F=20N和40N时对应的物体重力G分别带入上式得到两个方程,最后联立求解即可; (2)根据(1)中计算出的绳子段数n,利用“奇动偶定”的规律确定绳子的固定点,最后完成绳子的缠绕; (3)首先根据 F=??(G+G动)计算出自由锻的拉力F,然后根据公式 η=??=?? 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根据乙图可知,当F=20N时,G=30N; 当F=40N时,G=70N; 根据公式F=??(G+G动)得到: 20N=?(30N+G动); 40N=?(70N+G动); 解得:G动=10N,n=2; (2)因为n=2为偶数,所以绳子头应该系在定滑轮上,如下图; (3) 此时的拉力F=??(G+G动)=??(65 N+10 N)=37.5 N;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