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程标准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本课主要是讲述华夏始祖的来源以及他们创造华夏文明的生活景象以及尧舜禹的禅让。关于华夏始祖的来源带有一定的神话色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辩证地去认识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此外,关于禅让制的内容是本课的重难点内容,要对其含义,标准和性质等进行分析。还有这一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不仅起着承上的作用,也有启下的作用,对第二单元的学习有一定的铺垫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远古传说中关于华夏始祖的起源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阅读史料的能力和归纳概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况提炼基本知识要点,联系已经学习的内容去了解华夏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演进包括禅让制建立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是爱国之情,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学习目标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和功绩,理解尧舜禹的禅让制,懂得运用本节课内容去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过程。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这学期刚开始接触历史,本身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所以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属于远古传说,里面有不少的神话传说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教师也需要指导学生去认识传说和历史事实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华夏民族的形成和炎帝和黄帝对人类的贡献。 难点:禅让制的理解
教与学的媒体选择 多媒体教学
课程实施类型 偏教师课堂讲授类
√ 偏师生合作探究教与学类
备注
教学活动步骤
序号
1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女娲、黄帝等神话故事人物图片,提问学生,你认识这些人物吗?学生回答:女娲、黄帝教师过渡讲述:在我们这些神话传说中,较为可信又出名的是炎帝和黄帝的故事,炎帝和黄帝是谁呢,他们又为我们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呢?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我们的第3课学习。板书:第3课 远古的传说
2 讲授新课板书:(一)炎黄战蚩尤 多媒体播放《历史上传说中的部落分布图》和《炎黄大战蚩尤形势示意图》 教师讲述:在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了部落联盟时期。相传,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部落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组成部落联盟,其中在阪泉黄帝和炎帝就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也叫阪泉之战。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组成联盟。 后面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涿鹿展开了激战,最终炎黄打败了蚩尤,这也是著名的涿鹿之战。同时,黄帝势力和声望也因此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在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中,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理解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黄帝也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多媒体播放一则材料及问题: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里面有这样的一个内容:“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思考从材料中科院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由多民族组成。 教师进行简单的补充和点拨:由多民族融合而成。 多媒体播放仓颉造字,指南车,造船,养蚕,建造房子等人物图片让学生思考从中得出什么信息。 板书:(二)黄帝——“人文初祖” 学生:说明当时已能建造宫室,房子,养蚕和造船等,还出现了文字。 教师:这些都是中华文明重要的一部分。我们通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后人还把这些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当然说这些是他们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的色彩了,实际上任何一项发明,都不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许多人在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因此,历史上这些记载应该是炎帝和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人们就将这些功劳归于他和他的妻子以及他们的部属了。教师过渡:相传最后黄帝乘龙归天,而在他之后,我国的黄河流域又相继出现了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他们就是尧舜禹,那么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当上部落联盟领袖的呢? 学生:禅让。板书:(三)尧舜禹的“禅让制” 教师讲述: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这也是禅让制的实质。被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历史故事会:首先教师设问:谈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然后教师指导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学习。 多媒体分别展示尧舜禹的相关图片。 尧 舜 禹第一组学生代表回答:据说尧统治天下的时候,他的住房非常简陋,茅草盖的屋顶都不加修剪;吃粗糙的粮食,喝野菜煮的羹;冬天穿小鹿皮做的袍子,夏天穿葛布做的衣服;即使看门人,穿的吃的都不会比这更差了。说明尧可以当上部落首领是因为他据有生活俭朴,克己爱民的优良。 第二组学生代表回答:关于舜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听说他在历山耕种,历山的人都让他在河畔耕种。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让他居住,在河滨制陶,在那里的陶器没有不好的。一年后他所居住的地方就聚集起来,两年后成了一个小镇,三年后就成了一个都市。说明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第三组学生代表回答: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说明禹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师补充点拨:总的来说如果想在当时当上部落首领就是需要“德才兼备”这些素质才行,尧舜禹正是因为具备这些而当上部落首领的。
3 三、问题探究 教师:从大禹治水的故事里面我们除了刚才所提到的要想事业的成功就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外,还有哪些精神呢?同学们一起来思考和讨论下? 学生一:大禹吸取其父亲用堵的方法来治水没有成功的经验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取得成功从中可以知道解决处理问题要有创新精神。 学生二:大禹因为治水成功,得到大家的信任和爱戴,我们可以知道如果要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护,就应该为大家做好事。 教师补充:从大禹治水的艰难可知当时灾害非常严重,所以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做到可持续发展。 最后教师对这个讨论进行补充和总结,并在多媒体展示出来。 1、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可以知道,要取得事业的成功,一定要坚持不懈。 2、从大禹的父亲用堵的方法来治水没有成功,大禹吸取经验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取得成功从中可以知道解决处理问题要有创新精神。 3、从大禹治水成功,得到大家的信任和爱戴,我们可以知道如果要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护,就应该为大家做好事。 (教师补充)4、从大禹治水的艰难可知当时灾害非常严重,所以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做到可持续发展。
4 四、巩固练习1、以下部落首领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尧舜禹 B 舜禹尧 C尧禹舜 D 禹尧舜 2、不是通过禅让的方式当上首领的历史人物是() A 禹 B 尧 C黄帝 D 舜
5 五、课堂总结先让学生回顾小结,教师再进行总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华夏文明的起源,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演进做出的巨大贡献,也理解了尧舜禹的禅让制。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文明,以我们中华文明而骄傲和自豪。
…… ……
教学活动详情
活动目标 通过历史故事会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故事会当中有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从故事中分析得出所需要的历史信息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 对禅让制的理解
技术资源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常规资源 教师布置学生提前课前预习,可以通过网络、书报等方式查阅相关历史故事。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查阅与之相关的故事资料。
活动概述 本课设计围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通过故事会小组讨论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与学的策略 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播放文字和图片等资料并进行设问来导出所学的知识,通过学生自学教材,历史故事会的讲述,小组思考讨论,还有问题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来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反馈评价 本课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
评价量规
其它
参考书
备注
制造指南车
仓颉造字
养蚕织布
建造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