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第8课 百家争鸣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一、老子 孔子名丘,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材料一 “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论语》
材料二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 而劳之;薄赋敛”。——《论语》
材料三 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路去询问, 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1)“仁”。
(2)主张“爱人”,爱惜民力。
(3)“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材料一 《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材料二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四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教育主张是什么?(1)依据材料一, 孔子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是怎么做的?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
(3)材料三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持什么学习态度?
(4)材料四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掌握什么科学的学习方法?(1)依据材料一, 孔子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是怎么做的?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
(3)材料三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持什么学习态度?
(4)材料四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掌握什么科学的学习方法?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老老实实,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学思结合”核心思想“仁”如何大范围的推广“仁”的思想?创办教育第8课 百家争鸣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主张:“仁”“爱人”“为政以德”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文化成就:整理古籍《诗经》、《尚书》编《春秋》言论记录在《论语》道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顺应自然,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主要著作:《道德经》孔子老子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百家争鸣”的含义: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各国竞相改革
(商鞅变法)不同派别提出各自的见解 引起社会变革 政治经济井田制
瓦解文化私学兴盛百家争鸣出现 社会环境社会动荡
兼并战争不断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1.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 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后世门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墨
子思想主张 著作 “兼爱”、“非攻”、“尚贤”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名翟,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墨子》生平 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墨家学派代表人三、百家争鸣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生平 思想主张 著作 孟
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儒家学派代表人三、百家争鸣 名况,号卿。战国时赵国人。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荀子》生平 思想主张 著作 荀
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三、百家争鸣 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的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无为而治”
人生: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庄子》生平 思想主张 著作 庄
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三、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韩非子》韩
非
子生平 思想主张 著作 法家学派代表人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三、百家争鸣法令、权术、威势 孙子(约公元前535-? )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 。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生平 思想主张 著作 孙子兵家学派代表人约公元前535-? 三、百家争鸣取法古人,建设良好班级“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第8课 百家争鸣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核心主张:“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文化成就:整理古籍《诗经》、《尚书》编《春秋》言论记录在《论语》道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顺应自然,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主要著作:《道德经》孔子老子提出“礼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提出“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兼爱”“非攻”孟子荀子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儒家道家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
的中央集权制兵家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哪一个学派的主张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百家争鸣法家!法家反对空谈仁义、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富国强兵,在战国争雄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文化百家争鸣本课作业:
1.通过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归纳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点
2.通过比较老子、庄子的思想,归纳道家思想的核心要点
3.试着从 思想流派、创始人、代表人物(加上时代)、核心主张归纳本节课的要点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
A.《春秋》 B.《尚书》C.《论语》D.《诗经》
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孔子生活在( )
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 D.战国晚期
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 )
A.《道德经》 B.《孙子兵法》
C.《韩非子》 D.《论语》
6.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 )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说课堂练习7.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8.提出“民贵君轻”观点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9.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 )A.反对不义战争 B.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C.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 D.以法治国课堂练习10.商鞅实行变法是哪家思想的具体实践(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墨子说,如果要使天下都富起来,丢掉贫穷;要使天下太平,丢掉混乱,就应当互爱互利、互相帮助。课堂练习材料二:墨子认为,进行战争,春季破坏老百姓种庄稼,秋季破坏了老百姓的收割……(这样一来),老百姓因饥饿、寒冷而死去的就不可胜数了。
(1)两则材料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简要分析这些思想的积极意义。(1)“兼爱”“非攻”。
(2)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和平安定,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反对战争、批评战争破坏生产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