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科目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汉武帝的改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和昭君出塞;张骞通西域以及对南部和西南地区的管辖;掌握汉武帝时期我国大一统格局的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2、了解汉武帝的改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和昭君出塞;张骞通西域以及对南部和西南地区的管辖,就是要对以上史实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汉武帝时期我国大一统格局的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在掌握以上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认识到我国的大一统格局在汉武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3、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永恒的任务。
重点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
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理解及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汉武大帝》片头曲,让学生感知,视频内容后,教师讲解:汉武帝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皇帝,他把大一统的格局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采取哪些措施实现大一统的?我们今天一起来领略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共同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看视频,获取信息
此环节的设置,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本,梳理本课的知识框架。
讲授新课
教师:何谓大一统,即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板块一:汉武帝继位后面临的危机
首先,展示一段有关诸侯国问题的视频,再出示课后问题的一个图表材料,让学生了解到诸侯王势力的强大,理解汉武帝面临的政治危机。
随后,又出示两则思想和经济方面面临的问题的材料,学生概括出问题。
出示问题:汉武帝应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板块二:小组活动解决危机
小组活动(3分钟)将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分别概括政治、思想、经济上的解决问题的措施(教师板书)。
板块三:师生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第一部分 “推恩令”的实施(汉武帝在政治上的危机:如何解决“诸侯王势力强大独霸一方及地方豪强地主与官府分庭抗礼”问题)
教学时教师先以课本“相关史事”和 “金缕玉衣”材料为例,使学生了解诸侯王势力的强大威胁到中央。
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是谁帮助解决“诸侯王势力强大独霸一方”问题的?(主父偃) 用什么办法?(推恩令)
具体是怎么做的?(将诸侯王的封地再次分封,削弱诸侯王势力) 推恩令有何巧妙之处?(不费一兵一卒,达到削弱王国,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从而培养起了侯国的忠诚。)
汉武帝又是如何解决地方上豪强地主的威胁?(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地主)
政治上实行的这些措施(推恩令及刺史制度)有什么作用?(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第二部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在思想上的危机:)
要求学生先看课文,然后围绕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最后汉武帝接受谁的什么建议?(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是什么?(罢黜:废弃不用。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有什么作用?
汉武帝把哪家学说列为封建正统思想?(儒家学说)
汉武帝在思想上还采取哪些措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
最后将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 过渡语:
(西汉初年,国家对货币管理和盐铁业的管理较为宽松,私人甚至可以铸造货币,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里,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这种局面对“大一统”极为不利。
接下来又提出:汉武帝时他在经济上又有什么烦恼,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引入对第三部分的学习
第三部分:盐铁专卖 ,统一铢钱
通过提问盐铁专营和统一铸造货币的背景,了解到汉武帝时期私人铸币情况,各地煮盐、冶铁及盐铁买卖情况,这些不利于国家的管理,于是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这些措施,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第四部分:北击匈奴,巩固边疆
看视频后获取信息,总结当时汉匈的交往特点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板块四:拓展升华
(1)师生共同回顾汉武帝在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的措施。
(2)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归纳:两人都是封建时代的重要君主,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得象征,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厚实影响巨大,对封建社会历史起到了推动作用,所以人们总是把秦皇汉武并称。
版块五:学以致用
思考题:正是由于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才使西汉能够进入到鼎盛时期。那么,我们国家现在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的大一统实现了吗?它对我们伟大复兴梦想有无影响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观看视频
?
思考问题
?
梳理危机
获取信息
总结解决方法
分析材料
寻找危机
梳理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
谈“推恩令”和刺史制度实施对国家统治的作用。
思考问题
汇报梳理
总结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
完成导学案
习得知识
各小组派代表,讲述汉武帝的巩固措施
看视频,体会各项措施的作用及影响
讨论总结:
政治上大一统
和秦朝思想上的措施相比较,说出不同和相同点
文化上和秦朝比较,说出不同和相同
讨论总结:
思想上大一统
讨论总结:
经济上大一统
讨论总结:
军事(边疆)大一统
经济上与秦朝比较,说出各自措施和共同作用
思考讨论:
在边疆问题上,秦汉都面临匈奴骚扰,秦皇、汉武分别采取何种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材料分析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看视频和识读材料的设计,以直观形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第三环节的设计包括:师生合作,习得方法——学生探究,体会方法——小组合作,运用方法。实现了教师对教学扶放结合的教学策略。
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比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学法迁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领略了汉武帝的丰功伟业。通过以上措施,汉武帝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大一统帝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开创了封建社会以来最繁荣的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汉王朝的影响力远达边地少数民族地区,疆域空前辽阔。汉武帝开辟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其后两千余年的中国版图的基础。
学生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并总结。
通过教师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汉武帝的丰功伟绩,而且起到首尾响应的作用。
板书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选择题
1.建议汉武帝允许诸王分封地给子弟,建立小侯国的是( )
A.董仲舒 B.主父偃 C.张汤 D.李斯
2.汉武帝时期,如果想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儒家教育,必须去的地方是( )
A.开封 B.洛阳 C.咸阳 D.长安
3.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最突出的积极作用应是( )
A.促进了西汉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B.确立了儒家学说作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
C.巩固了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 D.限制了其他多种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5.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斥异己 C.平定叛乱 D.发展经济
6.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推行儒学教育 C.破格录用人才 D.窒息学术空气
7.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上”是哪一位皇帝?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能说明“上”的做法吗?
除以上做法外,“上”还实施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1—6BDBBAA
7.(1)汉武帝。
(2)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件41张PPT。教学模板PPT统编版版 七年级上第12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王朝学习目标1.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和政治及思想上的措施,记住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
2.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3.理解“大一统”的含义。新知讲解什么是大一统?中央加强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大一统”。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汉书·食货志》
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文景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国库充盈,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阅读材料,体会情景 一一、政治上金缕玉衣识读材料,体会情景 二识读材料,体会情景 三梁王出行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上述三则说明什么问题?政治上:诸侯势力相当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假如你是汉武帝,你会怎么办呢?解决措施:削弱诸侯国势力识读材料,体会情景 四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1、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讨论一下,“推恩令”好在何处? 刺 史 制 度
西汉汉武帝时为监察地方,全国分13州,设置刺史,刺史由朝廷派遣,秩仅600石,属于低级官员,但是职权很重,有权监察2000石的郡守和王国相,还有地方的强宗豪右,稍后甚至可督查诸侯王刺史受御史大夫所述的御史中丞直接领导,在人事上是独立的,在地方查明官吏的不法事实后,自己不能擅自处理,只能上报御史中丞,请求上级处理。后来,刺史权渐重,积久成制,成为行政长官。研读材料,说出职能、措施职能:监察
措施: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
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1、政治上的大一统:封国问题豪强地主 问题实施
“推恩令”建立
刺史制度西汉初期,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到汉武帝时期,黄老学说,法家学说,阴阳学说等都存在,对统治者的思想控制是不利的,所以进行思想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就要控制思想。
材料反映出西汉当时思想界如何?应如何治理?识读材料,体会情景 一思想上不统一,应统一思想二、思想上“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哪家学说?识读材料,体会情景 三董仲舒儒
家董仲舒忠君守礼去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独尊儒术,政府只承认儒家学说的地位。 为了使儒家思想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汉武帝还采取什么措施?组内讨论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推行儒学的措施:1、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2、选拔儒士进入政府机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武帝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2、思想上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大兴儒学教育
三、经济上 诸侯国私自造币也是汉武帝推行壁纸改革的背景。西汉实行分封制,出现了很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有很多特权,造币就是特权之一。这使得汉朝国内出现多种钱币,非常影响汉朝国内的商业。
你认为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识读材料,体会情景 一统一钱币,实行币制改革“五铢”钱 汉初开放民营,使经营盐铁的商人富比王侯,汉武帝迫于财政压力和对商人“不住公家之急”的反感,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笼盐铁”,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在产盐和产铁的地方,分设盐官和铁官进行管理。盐专卖采取在官府的监督下由盐民生产,官府定价收购,并由官府运输和销售。铁专卖采取官府统管铁矿采掘、钢铁冶炼、铁器铸造和销售等一切环节。
你从材料中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识读材料,体会情景 二加强对社会经济控制,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 均输和平准是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8年),其最初目的是利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和调剂物价的两种措施,均输就是在各地设置均输官,负责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地方应交纳的贡物,折合成钱交给均输官,均输官再在各地之间贱买贵卖,调节物价,同时也为国家增加了收入。平准则是官府负责京师和大城市的平抑物价工作,贱时国家收买,贵时国家抛售,抑制奸商的投机倒把行为,稳定物价。
材料反映汉武帝时经济方面哪一措施?识读材料,体会情景 三调配物资,平抑物价3、经济上大一统:
(1)把盐铁铸币权收回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2)全国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军事上大一统: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措施: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经济上: 统一铸币、盐铁官营、平抑物价、调配物资政
治
上解决
措施:问题:诸侯势力过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思
想
上:问题:解决措施: 思想上不统一军事上: 反击匈奴课堂总结实现大一统 进入鼎盛拓展提高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创立中央集权;皇权至高无上;中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郡县制实施“推恩令”
建立刺史制度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盐铁专营、统一五铢钱、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焚书坑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统一文字(小篆)兴办太学,儒学教育北击匈奴,修长城;开发南疆,凿灵渠北击匈奴课堂练习1.建议汉武帝允许诸王分封地给子弟,建立小侯国的是( )
A.董仲舒 B.主父偃 C.张汤 D.李斯
2.汉武帝时期,如果想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儒家教育,必须去的地方是( )
A.开封 B.洛阳 C.咸阳 D.长安BD3.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最突出的积极作用应是( )
A.促进了西汉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B.确立了儒家学说作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
C.巩固了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 D.限制了其他多种思想的传播和发展BB5.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斥异己
C.平定叛乱 D.发展经济
6.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推行儒学教育
C.破格录用人才 D.窒息学术空气AA7.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上”是哪一位皇帝?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能说明“上”的做法吗?
(3)除以上做法外,“上”还实施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1)汉武帝。
(2)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