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教学目标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思考: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 自然资源的区
域分布状况不同资源富集区资源贫乏区2、各区域的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所赋存状况不同需求量大的区域 赋存量少(东部地区)需求量小的区域 赋存量大(西部地区)思考: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经过哪些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哈密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太行山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等思考: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西气东输
主干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
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等地形复杂的区域,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
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站场最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输气管道。
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读图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1998年)
21.2%西部东部
39.2中部
39.6西部
19.8中部
25.3东部
54.9 2.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天然气仅占2.7%)
思考:为什么要进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3.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这是由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所决定的)
(1)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2) 陆上四大天然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3)目前东北、华北地区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
(4)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作业:
1.我国天然气最短缺的地区是 ( )
A.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2.我国“西气东输”工程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太湖平原
DC3.“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线途经地区属于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的省(市)是 ( )
A.上海 B.山西省 C.陕西省 D.青海省
4.“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和终点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BC 5、“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地区 ( )
A.水资源都丰富 B.光照资源都丰富
C.热量资源都丰富 D.常规能源都丰富
6.“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是 ( )
A.塔里木盆地 B.鄂尔多斯
C.柴达木 D.川渝
6.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是 ( )
A.西部地区 B.东部地区
C.东北、华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DAA8.工程完工后,可以 ( )
A.缓解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
B.向沿线城市输送电力
C.实现部分城市能源替换和减轻大气污染
9.“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 )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CC 10.西气东输中段发生了弯曲,其主要目的是 ( )
A.避开水土流失
B.为加快陕晋两省的能源外运
C.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地区
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
(注:陕甘宁地区,即为鄂尔多斯气区,它是西气东输的补充气源和调峰气源,以保证供气的可靠性)
第二课时
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的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西气东输工程不仅仅是建设一条输气管道,而且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列表比较西气东输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共同富裕,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
4.对环境的影响(有利和不利)
续上表西电东送 西电东送”工程主要是把贵州、云南、广西、内蒙古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珠江三角洲、沪宁杭和京津唐工业基地。“西电东送”将形成三大通道:一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沦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南部通道;二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形成中部通道;三是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形成北部通道。
“西电东送”工程是“十五”计划重点实施项目,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和骨干工程, 北通道:北京人将更多地用上西北的电
北部通道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两大地区。主要任务是将“三西”(即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的煤电基地和黄河上游的公伯峡、拉西瓦等水电站的电力送往京津唐地区。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山西、内蒙古西部向京津唐送电通道。通过建设,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将分别新增270万千瓦、250万千瓦的东送电力。到“十五”期末,内蒙古和山西可每年向京津唐输送333亿千瓦时电量,相当于运送1665万吨原煤。山西王曲电厂向山东送电工程顺利完成后,华北与山东电网将实现互联。随着规模的扩大,陕北火电基地也将以交流输电的方式向京津唐和河北南网送电。
黄河上游被称为水电“富矿”,在此将开发建设6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2001年8月8日,黄河上游的公伯峡水电站主体工程动工,计划2004年第一台机组发电。以公伯峡水电站工程建设为契机,西北电网电压等级将从目前的330千伏提高至750千伏,加速与其他电网的联网进程。公伯峡水电站是青海省境内继龙羊峡、李家峡之后建设的第三座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水电站。黄河水电资源的开发,将成为沿河省份经济发展的龙头。
中通道:可望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输电通道
中通道,将沿长江展开。长江为深谷型河道,可开发22座水电站。随着这些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将有数千万千瓦的强大电力,源源不断送往华中、华东和福建以及广东等地区。
南通道:西南电流将源源不断输向广东
南部通道以开发云南、贵州、广西的水电为主,以开发贵州等地火电为补充,向广东等东部用电负荷中心送电。这条大通道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2000年11月8日,贵州乌江流域电站建设工程启动,拉开了“西电东送”的序幕。预计乌江渡电厂扩机工程和洪家渡电站将公别于2004年和2005年完工。乌江上的另一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水电站索风营水电即将动工。其他水电站的前期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完成下
列问题
(1)下列因素中,修建“西
气东输”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
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资源状况
D.人口
(2)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
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沿线各自然带大致呈纬度地带性变化BD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我国建设大中型水电站成本较低的区段,我国主要的梯级电站群之一。
已建或在建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大峡、青铜峡等
新华社记者报道,目前,我国已
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条通道。北路
通道送电能力达250万千瓦;中路通
道现在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2005
年后,将逐年增加至300万千瓦以上;
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300万千瓦。我
国东部地区缺电情况得到明显缓解。(1)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正确的选项是
A.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B.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
C.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
D.辽中南、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2)目前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
要是火电,它是将煤炭资源转化
成电能输出,这种能量输送方式
与过去传统的输送方式相比,对
京津唐地区的经济和环境有哪些
有利之处?
首先是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
力;其次是京津唐地区燃煤大大
减少,减轻空气污染,降低酸雨
危害。A狮子座流星雨的由来
狮子座流星雨是由一颗名为坦普尔-塔特尔(The Tempel-Tuttle Comet)的彗星的残骸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出现的密集流星爆发景象。这颗曾经被外力破坏过的坦普尔-塔特尔彗星每隔33年便会摇摇摆摆地穿越太阳系一次,届时便会抛洒下大量彗星残片,形成出现流星雨的素材。在每年的十一月中旬,地球运行的轨道便与这些彗星残骸区域发生一次交叉,大量彗星残余物质在冲入地球大气层时,便上演了道道流星划破夜空的美妙景象。在1999年、2001年和2002年狮子座流星雨发生时,地球轨道正好穿过该彗星残骸最密集区域,当时便演出了流星雨量达到每小时上千颗的所谓流星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