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地貌[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5-12-04 18: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3.2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思考: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一、地表形态的变化与地质作用
1.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变化的(见图)
2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
(2)外力作用
(3)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二、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1.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2.板块构造
(1)理论形成的时期
(2)板块
(3)六大板块 (见图)
(4)板块运动与地貌能量来源、表现形式①、板块张裂--裂谷或海洋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②、板块碰撞--山脉Ⅰ.两陆块相撞--巨大的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产生。Ⅱ.陆块与洋块相撞——深海沟、岛弧鏈、海岸山脉例如: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壑--岛弧鏈就是太平洋板块
   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构造地貌的概念
2.褶皱
(1)概念 (见图)
(2)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背斜与向斜 (见图)
(3)背斜成谷与向斜成山(见图)
(4)背斜储油与向斜储水
3.断层
(1)概念 (见图)
(2)与断层相关的地貌 (见图)
4.了解地质构造规律的意义四、外力作用与地貌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见图)
2.流水作用
(1)侵蚀地貌(见图)
(2)沉积地貌(见图)
3.风力作用
(1)侵蚀地貌(见图)
(2)沉积地貌(见图)
4.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丘 陵峡谷草 原山 地高 原六大板块褶皱示意褶皱景观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成过程1. 褶皱形成初期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褶皱 形成初期 ,由于岩层受侵 蚀很小,背斜形成山, 向斜形成谷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成过程2 . 褶皱构造经受外力的侵蚀 在经受外力侵蚀 的 过程 中,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的影响,侵蚀程度较大,而向斜因受挤压力,不易侵 蚀,因而侵 蚀程度较小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成过程 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现象的形成 一段时间后,由于差别侵蚀,背斜部位反而低于向斜部位,形成背斜 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 背斜构造图断层示意华山北坡机械风化示意球状风化地貌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1、风化
2、侵蚀
3、搬运
4、沉积
5、固结成岩
6、人类活动归纳:流水侵蚀山地流水侵蚀山地冲击扇三角洲风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