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一 地 理 测 试 题(模 块 一)051227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1分,共40分)
1.在太阳系的所有行星中,距日最远的类地行星是
A.水星 B.土星 C.火星 D.冥王星
2.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
A.耀斑爆发 B.黑子增多 C.日全食 D.产生“磁暴”
3.在“神舟”四号飞船上研究失重对昆虫、微生物、植物的发展、发育和代谢的影响,属
于利用宇宙环境的 ( )
A.空间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
4.全球各地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
A.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
C.23小时56分4秒 D.24小时3分56秒
5.使臭氧层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多 B.向大气大量排放氯氟烃
C.向大气排放酸性气体 D.大量砍伐森林
6.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该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A.太阳短波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地面长波辐射 D.地面短波辐射
7.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是
A.北大西洋暧流 B.西风漂流
C.北赤道暧流 D.秘鲁寒流
8.下列地区中,流水作用最强烈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长江三角洲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9.判断同纬度海区洋流是寒、暖流的主要依据是
A.洋流的规模 B.洋流的源地 C.水温的高低 D.洋流的成因
10.下列岩石中能找到化石的是
A.花岗岩 B.页岩 C.板岩 D.大理岩
11.下列地形地貌中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有
A.山西的汾河谷地 B.广西的桂林山水
C.山西的煤海 D.喜马拉雅山上的角峰
12.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
A.北印度洋 B.西北太平洋
C.北大西洋 D.东北太平洋
13.若在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建一个火力发电厂,
宜建在图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4.有利于澳门填海造陆的自然条件是
A.人多地少 B.沿海多浅滩 C.经济发达 D.气候湿润
15.下列地理现象与洋流无关的是
A.浙江冬季吹偏北风,夏季吹偏南风
B.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景观的形成
C.纽芬兰、北海道附近海域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
D.俄罗斯北冰洋沿岸某海港终年不冻
16.世界主要渔业国主要分布在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寒带和热带地区
17.下列地区中,流水的侵蚀作用最小的是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浙南山区
18.下列人类活动对海岸影响较小的是
A.修筑海堤 B.钓鱼拾贝 C.采石挖沙 D.海岸围垦
19.地球上有生命存在,是因为 ( )
①地球处于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②地球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地形条件。
③地球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土壤条件。
④地球具备了生物生存所需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修建水库可以影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A.海洋蒸发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21.水循环各环节中,目前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最大的是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蒸发、蒸腾 D.大气降水
22.有人在墨西哥的西海岸拾到了一只来自菲律宾的漂流瓶,该漂流瓶是顺着下列哪组洋流运动过来的 ( )
A.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秘鲁寒流
C.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
23.台湾花莲地区发生地震,其原因是台湾处于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24.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破坏的自然原因是
A.风化和风蚀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
C.雨水冲刷作用 D.波浪侵蚀作用
25.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B C D
下图表示北京某年4月份某一时段内空气质量变化情况(首要污染物为吸入颗粒物),读图回答26—27题。
26.北京遭受沙尘暴影响最严重的日期是
A.4日 B.5日
C.6日 D.7日
27.北京出现沙尘暴天气可能是受
A.冷锋过境影响
B.暖锋过境影响
C.台风过境影响
D.气旋过境影响
28.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地面的冷热不均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太阳辐射的强弱差异
29.当暖气团移来代替冷气团时,将使到达地区的天气 ( )
A.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B.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C.气温和气压都升高 D.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30.有关北半球低纬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上空风向是东北风
B.近地面风向在30°附近已偏转成了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大气在30°N附近上升运动所致
D.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
31.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相当的大陆西岸为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32.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一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北
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南坡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
33.下列关于海岸带及陆——海相互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沉积,往往形成三角洲平原
B.洋流对海岸气候的影响是,暖流增温减湿,寒流降温增湿
C.海岸是陆地和海洋的过渡地带,是指海岸线的陆上部分
D.海岸线是指大陆与海面的交线,长年比较稳定
34.世界表层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 )
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 B.地转偏向力
C.陆地轮廓和岛屿的影响 D.海水盐度、温度和压力的差异
35.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处,必有一板块隆起形成岛屿和海岸山脉
B.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是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张裂形成的
C.我国完全处在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D.台湾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亚欧板块受挤上拱形成的
36.关于地貌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只有内力作用,才会使地表发生巨大变化
C.在地貌上,只有褶皱才能形成块状山和高大山脉
D.东非裂谷、渭河平原的形成都与断层构造有关
37.能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正确措施的是 ( )
A.改造不稳定径流 B.排干湖泊和沼泽
C.大量抽取地下水 D.跨流域调水
38.据报道,风沙已逼近北京,相距仅70余千米,造成这一严峻现实的人为原因是( )
A.工厂数目增多 B.降水年际变化大
C.植被遭破坏 D.二氧化碳保温效应增强
39.下列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陆地环境的整体是绝对的、差异性是相对的
B.陆地环境各要素在景观上力求保持协调一致
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
D.各要素不能单独存在和发展
40.地表景观沿纬度方向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起伏 B.局部环境因素
C.太阳辐射 D.海陆分布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80分)
41.读6月22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黑夜。
(2)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3)此时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
(4)此日A点夜长为 小时,B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度,C点昼长为 小时。
4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A海域冬季洋流的方向是 时针;在C、D、E三处海域中,盐度最高的是 处,最低的是 处。
(2)D海域沿岸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该气候的特征是 。
(3)B处多火山、地震,属于 地震带的一部分;E处属于六大板块中的 板块。
(4)②处夏季吹 季风,冬季吹 季风,其形成原因是 。
A处夏季吹 季风,其形成原因是 。
(5)图中①②③④四国中,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显著的国家有 (填数码)。
43.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10分)
(1)说出右图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名称
A、 B 、C 、D 。
(2)图中所示的水循环是指 循环,而所有水循环的原动力来自____________能。
(3)通过水循环,使陆地 资源不断更新,使各种 得以转化,使海陆间 得以迁移, 得以交换,并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
44.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5分)
(1)从地质构造看,A是______,B是______。
(2)图示的水循环为______循环,在其参与下①处的岩浆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岩。
(3)图中B处容易形成______地质灾害。
45.读洋流模式图,回答:(6分)
(1)若图示为北太平洋,请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洋流名称:
A_____ _,B___ ___,C____ __,D___ ___。
(2) 如果此区域为北大西洋,A与B洋流交汇,形成了
__ __ 渔场。
(3)由于D洋流的影响,沿岸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说明此类洋流对气候起到了____ _ ___ ___的作用。
46.图6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7分)
(1)6月22日前后,地球大致位于图中 点附近。
(2)当北京(约北纬40°)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0°时,地球位于 点附近。
(3)当北极圈以内全部为极夜现象时,地球大致位
于 点附近。
(4)在图6适当位置标出E点表示我国国庆节地
球绕日公转的位置。
(5)当地球绕日公转处于A点时,我国北方地区的
气候特征是 。
(6)当地球绕日公转处于C点附近,地中海沿岸的
气候特征是 ,我国南方地区大 多数河流的河流水与地下水的相互关系是
。
47.图7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请对下列问题作一些简要分析。(16分)
(1)分析可知,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
甲 ,乙 , a 。
(2)该地地壳受到了 方向力的作用,属于 力
(拉张力或挤压力)。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
运动和 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是 运动。
(3)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褶皱构造上覆岩层是由 作用形成的;据此,可推断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情况为
。
(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 ,为什么?
。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
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 地,原因是 。
48.读图8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判断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甲地是 气候,
乙地是 气候,丙地是 气候。
(2)试分析甲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分布规律
是 。
(3)乙地气候的特征是 主要
分布规律是 。
(4)丙地气候特征是 ,气候分布的规律是 ,
丙气候地区河流的径流特征是 .
49. 读“澳大利亚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A处的地下水类型是 ,储存该地下水的
地质构造是 。
(2)流经①处的洋流为 (暖、寒)流,受这
一洋流的影响,②处的气候更加 (干燥、
湿润)。
(3)同纬度海域①与海域④相比较,盐度较大的是
,原因是受 (暖、寒)流影响。
(4)②、③两地的降水、植被、动物和土壤有显著
不同,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性;如果洋
流④减弱,③处的气候、植被等将受到影响,
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性。
班别 姓名 座号 分数
附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题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高 一 地 理 测 试 题(模 块 一)051227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A
A
B
B
C
B
B
C
B
D
B
B
B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A
B
A
B
C
C
B
C
A
A
B
C
A
C
题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D
C
A
A
A
D
D
D
C
A
C
41.(5分)
(1)见右图
(2)23o26ˊN 90oE
(3)6月22日14时 (4)12 90o 24
42.(13分)
(1)逆 C D (2)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多雨 (3)地中海—喜马拉雅 印度洋
(4)东南 西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南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或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 (5)②③
43.(10分)
(1)(海水)蒸发 水汽输送 (大气)降水 地表径流
(2)海陆间(大循环) 太阳辐射 (3)淡水 水体 物质 能量
44.(5分)
(1)向斜 断层 (2)海陆间(大循环) 沉积 (3)地震
45.(6分)
(1)千岛寒流 日本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阿拉斯加暖流
(2)纽芬兰 (3)增温增湿
46.( 7分)
(1)C 2)BD(3)A(4)D点东侧附近 (5)寒冷干燥(6)炎热干燥 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47.( 16分)
(1)背斜 向斜 断层 (2)南北 挤压 水平 升降 水平
(3)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 外力堆积 先是地壳运动使岩层褶皱,地面隆起或凹陷,受外力侵蚀,以后地壳下沉接受外力堆积
(4)甲 上拱的岩石层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干燥 乙 甲 岩层上拱,容易形成储油构造
48.(共10分)
(1)地中海 亚热带季风(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性
(2)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受西风控制,多气旋活动,暖湿多雨 300—400NS大陆的西岸
(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50—350NS大陆东岸
(4)终年温和多雨 400—600NS大陆的西岸 河流水量丰富,径流季节变化小
49. (共8分)
(1)承压水 向斜 (2)寒 干燥 (3)④ 暖 (4)差异 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