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4张PPT。 高三综合科
地理第十讲 图像信息专题※ 知识要点
※ 典例分析
※ 考点练习一、地理图表的基本分类地理图表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二、各类图表类型的基本判读方法1、等值线图判读方法:
1)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
2)判读等值线排列疏密状况;
3)判断等值线变化规律和最高、最低值位置;
4)根据数值变化及排列状况,推断出规律和结果,或分析成因。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成因◇等高线图的判读判读规律:
①数值大小
②疏密程度
③形状特征 等高线原理等高线 。坡陡的地方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密集稀疏山 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各图的比例尺,判断坡度最大的一幅是__A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大”,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图
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A B C D山体的不同部位山谷50米150米250米等高距:50米FECG等高线密集等高线稀疏陡坡缓坡山谷山脊山顶鞍部陡崖200-250米0-50米150-250米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和相对高度 ?≥500米,<600米>200米,≤300米相对高度:≥200米,<400米 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
陡崖高度计算方法:(x-1)d≤ΔH<(x+1)d
例题、98年高考题: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 (注:等高距----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间隔距离)
A、180米????? B、220米???? C、320米????? D、280米等高线地图的应用1、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可以减少施工难度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不易造成水土流失EF间修建公路:2、水库大坝的选址: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坝高计算和最大库容面积估算 3、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
4、建海滨浴场、码头: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深水港湾(等深线)。
5、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6、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1.高原 2.山地 3.丘陵
4.盆地 5.平原中间疏四周密密集稀疏中间疏四周密稀疏平直较高高,超过500米较低,一般(相对高度)不高于500米200米-500米低,
0-200米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坡度平和四周高中间低平坦广阔-200m-100m0m100m200m300m300m200m100m0m100m200m等高线等深线最高处[300,400)最低处(-400,-300]等高线剖面图的画法画法: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下图的垂直标尺将各点
????? 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得到该剖面线上的地形剖面图。
比例尺: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盆地(1)A所在地是______地形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河流量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充分开发B河的水资源,拟建一水库,请在图上用“||”标出最佳坝址;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洼且较开阔径流量夏季大冬季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4) 支流C与D相比,____河流短促流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C等高线密集落差大二、各类图表类型的基本判读方法1、等值线图◇等温线图的判读1、有关知识点⑴等温线的走向:①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②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②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影响因素:受地形起伏的影响1、有关知识点⑵等温线的弯曲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气 温 低1、有关知识点⑵等温线的弯曲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冬季大陆气 温 低1、有关知识点⑵等温线的弯曲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冬季大陆夏季海洋气 温 低1、有关知识点⑵等温线的弯曲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经过气 温 低1、有关知识点⑵等温线的弯曲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经过地势较高气 温 低2、根据等温线分布可判读⑴判断南北半球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14102、根据等温线分布可判读⑴判断南北半球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⑵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2、根据等温线分布可判读⑴判断南北半球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⑵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⑶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①等温线向低值弯曲:
洋流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
较低处,即由低纬流向高纬,
为暖流。②等温线向高值弯曲:
洋流由温度低处流向温度
较高处,即由高纬流向低纬,
为寒流。影响等温线弯曲分布的主要因素二、各类图表类型的基本判读方法1、等值线图◇等压线图的判读1、有关知识点⑴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请比较下列位置的气压高低:
A D B C > > 1、有关知识点⑴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⑵高压和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请比较下列位置的气压高低:
A B C D > > 1、有关知识点⑴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⑵高压和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请比较ABCD的气压高低:⑶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A > B > C > D⑷气压系统的判读①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高气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低气压②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高压脊,脊的最高部分的连线称为脊线;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低压槽,槽的最低部分的连线称为槽线③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2、根据风向可判读⑴等压线值大小的确定:顺着风向,等压线数值减小。A < B < CD < E < F⑵南北半球的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南半球2、根据风向可判读⑴等压线值大小的确定: 顺着风向,等压线数值减小。⑵南北半球的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南半球⑶近地面和高空位置的确定:近地面的风向: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高空中的风向:风向与等压线平行2、根据风向可判读⑵南北半球的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南半球⑶近地面和高空位置的确定:近地面的风向: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高空中的风向:风向与等压线平行⑷高气压和低气压位置的确定:北半球:背风而立,右后方是高压
南半球:背风而立,左后方是高压庚图辛图⑴等压线值大小的确定: 顺着风向,等压线数值减小。4、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⑴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有低气压7月——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4、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⑴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有低气压⑵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有高气压1月——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3、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力等压线密集处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越强4、判断锋面
区别冷暖锋、锋线前后的风向与天气5、根据闭合等压线判断天气状况低气压中心附近→阴雨天气 高气压中心附近→晴朗天气二、各类图表类型的基本判读方法1、等值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1、等降水量线与海岸平行,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受海洋和盛行风影响 例:冬季西欧、我国降水量分布2、等降水量线与山脉平行多雨:
少雨:迎风坡背风坡3、等降水量线密集
多为山地迎风坡,地形雨丰富4、等降水量线封闭
多雨中心:山地迎风坡地形雨丰富
少雨中心:距海远、地形闭塞5、雨岛效应
城区降水量多于郊区:
城区温度较高,形成上升气流,加上多尘埃,水汽容易凝结。二、各类图表类型的基本判读方法1、等值线图◇等盐度线图的判读1、全球海洋表层盐度公布规律:
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的赤道和高纬度海区降低
原因是:2、河口等盐度线分布
◆较密集,从河口向外侧海洋增高;
单位距离的盐度差大,
◆汛期更密集,密集区向外海移动。
汛期更大,河口处更大范围为淡水。3、洋流经过处等盐度线分布
◆暖流经过处盐度升高,寒流经过处盐度降低;
蒸发量大小。
◆寒暖流交汇处密集。
盐度差大。等盐度线的弯曲分布——暖流、寒流的影响。
???◆ 暖流经过——盐度增大——等盐度线向高纬凸出。
??? ◆寒流经过——盐度减小——等盐度线向低纬凸出。二、各类图表类型的基本判读方法1、等值线图◇等震线图的判读 等震线上地震裂度(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处处相等 等震线上地震裂度(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处处相等二、各类图表类型的基本判读方法2、示意图◇单项地理要素变化过程示意图:主要有气温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月份分配图;河流流量过程图;经济发展概况图;人口增长趋势图等等。 (1)单项地理要素变化过程示意图的判断方法:①明确识别纵横坐标的单位数值,判断其大小变化和重要数据落点位置;
②根据数据变化或曲线变化规律,提取和推断其变化趋势;
③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并获取答案。 例子:森林所具有的重要功能就是在雨季可以通过高大的树木、中层乔木或灌木、地表草或苔藓层、枯枝落叶层,以及地下根系等储存大量的水,以降低洪水期的河流水流量到旱季时又逐渐放水
出来,从而增加旱季
水流量。因此如图所示
森林的覆盖率与旱季
河流水流量成正比,
森林覆盖率越高,
旱季河流水流量越大。 □产生农作物分带现象的基础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地形地势 D. 生产习惯
□该山最有可能位于的自然区是( )
A. 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地区
B. 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区
C. 内蒙古温带草原带地区 D. 青藏高寒区 CA①认真读图弄清题意,从图中提取信息;
②根据图中信息所对应知识,进行联想、推断;
③利用所掌握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知识验证图形的表示方式。(2)一组地理要素相关联系示意图的判断方法:例子:阅读下列选顶,把相关选顶字母填入“山地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关系图的圆圈内。A 山区地表崎岖,坡度较大
B 不合理的开垦耕种
C 交通不便,工程建设困难
D 地质、气象等原因
E 影响资源开发与投资环境
F 水上流失,生态脆弱
G 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CGFE(3)地理要素因果关系示意图的判断方法:①识别所表示的是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
②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信息
③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例子:从下图中可看出,“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大量砍伐森林”是两个并列原因,共同引起了大气中的CO2图增多;CO2增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进而使海平面上升,最终引起沿海低地受淹的不良后果。二、各类图表类型的基本判读方法3、景观图◇主要有自然带的景观图、名山古迹的素描图或图片、断层和火山喷发、典型地质现象的景观图、环境问题图片等。判断方法:①准确判读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因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②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因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③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例子:两幅民居最大的差异是屋顶形状不一样,浙江山村一带传统民居的屋顶是斜顶,而新疆一带地区民居的屋顶是平顶。然后分析两种屋顶形状所反映的地理意义:浙江地处湿润区,降水丰富,坡顶房屋排水效果好;新疆地处于旱区,降水少,就不存在排水问题,而平顶可以被用来晾晒葡萄等果物。通过对两幅图的比较可以看到,房屋的建筑形式与当地的降水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图中地理景观在我国分布位置正确的一组是( )
A、甲乙 B. 乙丙 C. 甲丁 D. 乙丁
□图中地理景观季节性相对不明显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CD二、各类图表类型的基本判读方法4、统计图◇主要有各种坐标图,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折线图、曲线图、柱状图、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等。判断方法:①要看坐标轴的地理含义;
②要看图中曲线、折线的增减;
③要看原点、转折点、交点等特殊点的地理意义。
④联系相关知识,解释或分析说明相关地理事物的异同、地理原理和规律。例子:阅读下面的“世界能源结构变化图”,首先需明确该图横坐标表示的是1925年至1989年时间段,纵坐标是各种能源消费所占的百分比。然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费构成状况。图中可见,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煤炭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能源,随后消费量呈下降趋势,与20年代相比,70年代的消费量下降了近50个百分点。而50年代后,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取代煤炭而居于首位。作为新能源的核能自60年代在能源消费中出现之后,消费比重不断上升。水能消费变化较小,自50年代起有所增加。
最后,可以
得出的结论
是,在图示
时间段内,
世界能源
结构发生了
重大变化。例子:“降水和气温各月分配图”的阅读方法是:
根据平均气温最低月和最高月出现的月份、气温曲线的形状,可判断该地是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若气温最低月出现在1月,最高月出现在7月,表明该地是在北半球。 根据气温曲线的高低变化,可判断所处的热量带。如上图的气温曲线下限(即最低月)在10℃以上,也就是0~15℃之间,因此可判断出该地位处亚热带。
根据降水柱的高低,可以判断降水量的多少以及降水的季节变化。上图所示的地区,降水较多,且为冬雨型。
上面的“降水和气温各月分配图”所示的地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例子:读下图中的“三大产业构成图”,可知A国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60%,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2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20%。三个比重值之和为100%。然后可以进一步分析该国的产业结构特点等经济状况。【思考】
在下面的“三大产业构成图”中,B国三大产业所占比重各是多少?A国和B国的三大产业构成有何不同?
例子:对照阅读我国1957年、1990年人口数量柱状图和我国1957年、1990年耕地面积柱状图,可以获取两幅统计图表中没有直接显示出来的人均耕地面积资料,得出在这几十年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在减少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