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03-21 14: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第四单元 荒漠化的防治
——以西北地区为例2006年3月19日4.1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
我国防治荒漠化的任务任重道远!

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地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包括沙漠化)
根据地表形态特征和物质构成,荒漠化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冻融及石漠化。是指土地生产力的衰减或丧失。其表现形式有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地污染等。土地退化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几个概念西北地区荒漠化
防治的地理背景地形气候位置干旱为主
的自然特征荒漠化
的发展海洋水汽 难以到达阻挡 水汽个别地区有所逆转,总体仍在蔓延再见!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17日)
西北地区东西方向水热状况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演变植被土地
生产力载畜量递减贺兰山原生性荒漠为主次生性荒漠为主西北地区荒漠按成因分类情况表 在地质时期自然过程中形成 水资源贫乏或很难利用,治理难度大塔克拉玛干沙漠
库姆塔格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土地退化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治理较容易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
毛乌素沙地
库布齐沙地思考:我国荒漠的纬度分布与世界其他地区有什
么不同?为什么?世界荒漠的分布二、荒漠化的发展1、我国荒漠化的历史发展 古代:盲目垦耕,战争、瘟疫 ; 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近代:大规模移民开垦 ; 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现代:人口压力,管理失误 ; 草原牧区和早农地区2、我国荒漠化的发展现状个别地区有所逆转(如河谷平原灌溉农田地区);
总体仍在蔓延(特别是旱农地区和草原牧区)3、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分布状况表 沙质草原过度农垦,固定沙丘被开垦后活化 斑点状、片状科尔沁沙地
内蒙古后山区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斑点状的荒漠化圈呼伦贝尔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过度樵柴破坏固定的沙丘植被造成沙丘活化塔里木盆地边缘
河西走廊等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植被生长衰退,樵柴破坏固定沙丘塔里木河下游
石羊河下游基本建设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等点状、线状东胜煤田
准格尔煤田二、荒漠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