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城市化[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城市化[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03-23 20: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9张PPT。中国地图出版社SINOMAPS PRESS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2册第二节 城市化边陲小镇老深圳全貌 (1982)流光溢彩的深圳(2000年)老东门(1981) 新东门(2000)——深圳主要商业中心上步区平整土地(1982)上步第一座高楼—电子大厦(1983)今日上步——华强北商业中心1978年的“莲塘”是碧绿的农田、宁静的村庄,今天已是高楼林立的繁华工业区深圳全面城市化启动 , 年内告别农村
率先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深圳市,又将率先迈出历史性的一步。新年伊始,深圳市宣告:2004,深圳要全面城市化,做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 今天,深圳的龙华、龙城、龙岗3个镇政府摘掉了原来的牌子,撤销了镇的建制,同时挂上了街道办的牌子,设立了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这标志着深圳全面城市化正式启动。
据了解,2004年,深圳市的宝安、龙岗两区18个镇将全面撤销镇的建制,建立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两区现有的27万农村人口将全部从“村里人”转成“城里人”。
至1980年8月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在长达570年的历史过程中,面积才仅仅发展到3.8平方公里,城里5层楼房为最高建筑,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前,城市人口仅1万人,农村人口为30万人
截至1996年底止,城区面积为101平方公里(包括宝城、西乡及深圳机场一带建成区,面积则达130多平方公里),特区内人口已达160.3万人(加上宝城、西乡和深圳机场附近人口已近200万);
工业化迅速推进城市建设,建成区的扩展速度很快,到1999年深圳特区建成区面积为140.59平方公里,特区外宝安、龙岗两区1999年建成区面积也达到262.16平方公里,
2003年深圳市常住人口数量达到557万人 背景资料——深圳市城市面积与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深圳市城市用地结构思考:深圳市的土地利用发生了什么变化?深圳二十多年间发生了哪些变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城市人口数量增多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农村文明转化为城市文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懂了吗?
这样的变化过程就是城市化
归纳总结 深圳的发展为什么如此迅速? 改革开放,
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水平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说明什么问题?动脑筋
概念:标志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及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城市地域扩大和城市数量增加一、城市化的内涵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几千年前18世纪中叶二战结束现 在缓慢发展加速发展
(起步)空前发展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城市化进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又如何呢? 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出现了哪些特点呢? 为何不同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和
城市化速度有何不同?图2-2-3世界城市化发 展趋势柱状图看看你绘图的本领世界城市人口增长加快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更多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更快思考从上图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发展中国家速度快1750年之前,城市人口比重只有1%-2%,1900年提高到13.3%为何不同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和
城市化速度有何不同?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增长慢世界大城市数量增长很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数量多于发达国家——趋势更加明显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集中于特大城市的现象更加明显2、大城市化趋势明显(1)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2)超大城市发展的速度更为惊人(3)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世界主要城市带都分布在哪些地区?
其形成的有利地理条件是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基础雄厚,工业结构
完整,商业贸易发达,经济实力强,发展较快,
城市化水平高或城市化速度快,区内有一些“龙
头”城市,水陆交通便利,科学技术先进;
且地形较平坦,气候宜人,水源条件十分优越。 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发达国家城市郊区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产生的原因
带来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阅读指导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与城市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相脱节
原因分析——推力与反推力阅读学习3、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1)城市郊区化(2)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不是城市化的反义词,是城市化衰败的表现? 城市化的含义有两方面,即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域变为城市地域;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逆城市化没有改变人口的性质;(3)再城市化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来带的种种问题,为了
防止大城市中心继续衰退,一些国家实施一系列城市
复兴计划,促使一大批中心城市在经历了前一时期的
低潮后,趋于复兴。1950年世界十大人口最多城市来自:联合国人口司。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聚集于少数大城市。占阿根廷总人口的30%占墨西哥总人口的16.8%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人口向城市
迁移为主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进程是和工业化相伴成长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是与人口增长同步的;起步早
工业化早
城市化水平高、增长慢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起步晚,发展快
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城市化水平低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城市发展不合理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放慢,出现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和再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发展速度快,超过发达国家,城市化仍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 1、什么是城市化?
2、请概括总结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讨论归纳课堂检验 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对地理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城市化呢? 从你自身感受出发,你认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会造成怎样的影响。问题多多学生讨论讨论:有那些污染源、污染物?产生什么后果? 城市化促进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但也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居住的城市具体有那些问题?纽约的光化学烟雾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与空气污染此漫画是何含义?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危害呢?这条河不用救生圈,人也不会沉下去此漫画的主题是什么?说明城市的什么环境问题?2、城市化和水污染3、城市化与原有生态环境改变4、城市化与地面沉降城




展生







加城







水地




降形成地下水
漏斗区地下水
流向
紊乱引起导致造成地面沉降
和塌陷地下水
水质恶化基岩的
地层应力
状态和
平衡条件改变海水
倒灌此图说明了城市的什么问题?飞机噪声污染打桩机噪声香港的铁笼:说明城市的什么问题?香港的笼屋 南京市就业获得巨大成就,每年有28万人多获得就业,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每年失业率虽不断下降,但失业人口却在不断增加。下列图文说明什么问题: 环境质量下降
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差如何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总结讨论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现状如何?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有没有?
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现象我们有没有出现?其表现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案例研究——中国的城市郊区化 2、 下列解决城市问题的策略中,你赞成哪种看法? 还有别的办法吗?
A 在市中区建环行道路,建大量停车场
B 禁止大货车进市中区,在市中区小 汽车施 行单双日行驶制
C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
D 工厂和办公室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减少上下班时间的交通堵塞。1、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发展中国城市化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是错误的
B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影响经济发展
C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影响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产生一定的社会问题
D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经济增长快,使得农民收入提高,会产生一定的“反推力”,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低小结一、城市化的内涵
1、概念
2、标志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2、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3、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与空气污染
2、城市化与水污染
3、城市化与原有生态环境改变
4、城市化与地面沉降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 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 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1324万538万54万上海人口的增加逆城市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