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地图复习地图知识1.地理坐标①经线与经度:东西经划分——0o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②纬线与纬度:高、中、低纬的划分——0o ~30o ~60o ~90o ③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以西经20o 和东经160o 两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在地球仪上找出0o 、180o和东经120o 、西经20o经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0 oW—180 o—160 oE为西半球,20 oW—0 o—160 oE为东半球)
20 oW<西半球>160 oE 20 oW>东半球<160 oE 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经纬网,可以确定地面任一地点的位置。
如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 oN,116 oE2.时区、区时与日界线⑴时区划分:全球共分24个时区(中时区、东八区)⑵区时换算: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⑶日期变更:日界线与180 o经线:基本重合时区差=∣已知时区 - 所求时区∣例:当洛彬机时间(西八区)为7月25日9﹕27,求这时北京(东八区)时间为 月 日 时 分。0时区东8区西8区①时区差=8+8=16②北京时间= 9﹕27+16﹕00 = 25﹕27 = 24+1﹕277 26 1 27日期变更规则小窍门:3.地图的阅读(地图的三要素)①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大小与图幅、内容详略的关系大小比较:大小相同图幅的地图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3.地图的阅读(地图的三要素)①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②方向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按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有经纬网的按经纬线来确定方向。3.地图的阅读(地图的三要素)①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②方向③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叫做图例。
在地图上,表示城市、村庄、山脉、河流等文字,以及山高、水深等数字,就叫做注记。3.地图的阅读(1)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海底基本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岭、海沟①平原则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②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
③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形。
④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⑤地面有起伏,但是海拔较低,坡度又比较和缓的地形,称为丘陵。3.地图的阅读(1)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2)等高线地形图基本判读两种高程(海拔、相对高度)的判读3.地图的阅读(1)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2)等高线地形图基本判读两种高程(海拔、相对高度)的判读坡度陡缓的判读缓坡:等高线稀疏; 陡坡:等高线密集。3.地图的阅读(1)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2)等高线地形图基本判读两种高程(海拔、相对高度)的判读坡度陡缓的判读判读局部地形山顶、陡崖、鞍部、
盆地、山谷、山脊3.地图的阅读(1)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2)等高线地形图基本判读两种高程(海拔、相对高度)的判读坡度陡缓的判读判读局部地形地形剖面图再见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西东向东时间加向西时间减注意:时间总是东边比西边要早(快)!13时 14时 15时东11区 12 区 西11区西东①东、西12区同属12区,钟点相同;
但日期相差一天。②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由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期变更规则:记住:地球上的日期分界有
两条——0时和180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