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热点复习[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6年热点复习[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04-05 18: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专题复习注重热点复习一、加强热点地区及其他学科相关的地理知识学习,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例题: 《真腊风土记》(元)记载:
(1)自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腊;
(2)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
(3)信教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跣足。据此并结合图1,回答1~4题。1、当时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的较佳时间是 2、真腊地区的
气候属于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A 11~12月 B 3~4月
C 5~6月 D 7~8月
(A )(B)3、(3)所描述宗教的起源地是 A 巴勒斯坦地区 B 阿拉伯半岛
C 南亚 D 中亚
(C)
4、该宗教的传播方式主要属于
A 传染扩散 B 迁移扩散
C 刺激扩散 D 等级扩散
(B)例1:图4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回答1.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A. 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C) 2.从图中可以看出
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 持续升

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

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
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
而升高
(B)3.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
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C. 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D) (一)重大工程建设类
1西气东输。 2西电东送。
3南水北调。 4青藏铁路。
5水电工程。 6中国交通变化(中国三大战略铁路的设想和建设:中缅铁路、中巴铁路、沿海铁路、中哈石油)。
(二)科技与经济建设类
1.环渤海经济、首钢的搬迁;
2.极地科学考查;
3.中国的航天事业。
4、现代科技应用(环球大洋航行、珠峰测量)(三)我国的四大区域经济
1.环渤海地区
(1)京津唐地区:①优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②密集的人才集聚地;③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遗存;④丰富的资源;⑤南水北调的目的地;⑥这一地区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任重而道远。
(2)辽中南地区(打造经济第四极);①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②有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③大连、沈阳、鞍山经济一体化建设;④东北亚开放和东北开发主要集中于这一地区;⑤这一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
(3)胶东半岛地区:①优越的地理位置;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如石油、化工、机电(如海尔)等工业体系;③优良的港口城市较多1: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④这一地区有近代较早的通商口岸,也是历史上俄、日、德等国争夺的重要地区。
2.长江三角洲地区
①是古代中国较早山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也是古代中国财税集中之地。古代粮食生产地和手工业聚集地;②是中国工业化较早的地区;③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地区,2004—2005年的民工集中地;④长三角的合作与长江流域的经济互动;⑤最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备的工业体系。
3.珠江三角洲地区
①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集中地区;②改革开放的前沿,当代中国最主要的制造业基地;③西电东送主要目的地之—。④广东、香港、澳门经济一体化;⑤祖国统—问题,涉及到港、澳、台与大陆关系问题,“一国两制”,“一国”是前提。
4.成渝地区
①古代对四川的开发和管理;②抗战时期的中国战略大后方;③大三线建设对该地区经济建设的影响;④与长三角的经济互动;⑤目前的开发大西南。
5、 ①九省通衢;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地区;③近代工业;④资源基地;⑤大江大河的治理。
(四)“四农”问题,生产安全与粮食、食品安全问题,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就业问题。
1.新农村建设、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2.生产安全与粮食
3.人才与就业问题要结合起来思考。(五)资源能源的消耗问题
1.我国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状况,中国的资源告急;
2.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油东运、北煤南运、南水北调;
3.石油与石油安全问题:一是目前我国的石油消耗为2. 6亿吨,年生产量1. 6亿多吨,年进口量近l亿吨,石油安全与我国的经济安全息息相关;二是中国积极参与中亚的石油开采,但是,美国设法阻挠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石油合作,多方面进行争夺和破坏;三是要注意我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对策(如加快国内石油工业的步伐,建西气东输管道,降低对原油的进口,石油战略储备,大力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单位GDP石油消耗,鼓励石油替代消费,加快发展多种新能源等);四是指以自工业革命以来围绕石油资源而进行的斗争。材料一: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提高,确保国家石油安全尤为重要,需开辟多条石油进口线路。下图为我国目前和将来拟开辟的石油进口线路。
材料二:在第三届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部长级会议上,各国代表原则上通过了泛亚铁路(昆明——新加坡)的修建计划。东盟国家还计划开凿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克拉地峡运河。
(1)中缅石油管道与泛亚铁路、克拉地峡运河航线、马六甲航线等石油进口线路相比,具有哪些优势?列表比较该输油管道与论证中的中俄、中哈石油管道。(5分)
(2)写出图中C所示的铁路,并简要分析影响该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4分)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中B地区由于农村生活用能短缺而导致的最大生态问题。并提出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的主要措施?(3分)
(4)图中A海域附近正常情况下风浪较小,其原因是 ,但2004年12月26日该海域却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其原因是 。(2分)
(5)据报道: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海啸中,丧生和失踪的外国游客中以北欧人居多,利用所学的旅游地理相关知识试分析其原因?(3分)36.(共17分)(1)优势:①管道运输运量较大,连续性好、损耗少、效益高。②比其他线路短。③有利于我国石油进口摆脱“马六甲困局,”有利于我国石油进口安全。(2分)对比分析:(3分)列表(1分),内容(2分)
(2)南昆铁路(1分)区位分析:①合理布局交通网,为我国西南通往沿海地区开辟一条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②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③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西南地区的脱贫步伐;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答对三条即可得分)(3分)
(3)水土流失(1分)措施:①大力推广生活用煤;②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使炉灶大大节省燃料(或推广使用省柴灶);③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④开发利用小水电。(答对2条即可得分)(2分)
(4)①A海域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丈夫带控制,风力微弱。(1分)强烈地震引发海啸(1分)
(5)答案要点:普吉岛地处热带,北欧冬季阴冷,因此,热带海岛对其据有强大的吸引力;北欧经济发达,有供旅游的经济条件;此时正值圣诞假期,有闲暇时间。(3分)(七)重大国际关系问题
1.中美关系问题。温家宝访美提出要用战略的眼光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在经贸关系上提出的五原则,在反恐和朝核问题上的合作,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
2.中法关系和中俄关系:2005年中法互办文化年,2006年中俄准备互办文化年,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法国立场最坚定。
3.中日关系: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日本散布中国威胁论问题;东海油气资源开发问题;钓鱼群岛问题。
4.中国与东盟合作及东亚一体化(东亚共同体问题),与欧盟对比思考。
5.中国与非洲。
6.中东问题。中国琉球争议区(八)世界上突发灾难性事件的处理和反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所体现出来的国际和作的重要性和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必要性;要尊重各国人民自己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1.禽流感。
2.要理解消除贫困、妥善处理民族矛盾和宗教纠纷与反恐之间的联系。
3.中东问题、东突问题。
4.各国内部事务应由各国自己处理尊重各国领土和主权完整。
5.世界上灾难性事件的处理,一是要做好预防工作;二是灾难后重建,需各方支援和理解;三是尊重人权,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大的人权。(九)建立和谐社会

人地关系和谐(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
海洋、森林、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