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括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号里算小括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
3. 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准备:10个五角星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视算。
2、课件出示:
师:先说说每一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让学生观察,积累感性经验。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师: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谁能完整的地说一说?
2、生独立思考,怎么解决?“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
(1)师:请你们用手中的教具演示(剪一剪),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同桌讨论理解题意。
(3)学生列算式,(10-2-3=)算一算(让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10-2-3=
4、还有别的方法吗?师引导。
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5、感受小括号的必要性
4.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2)认识小括号,感受优越性
组织学生说说感受,新朋友“小括号”来帮忙。
揭示“小括号”板书课题。
(3)使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
师:将算式10—2+3加上小括号,再让学生说说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
(4)总结提升,明确小括号意义、读法。
师: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表示什么意思?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课本“做一做”,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计算。
完成后比较每组算式的特点,并说一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趣味练习(课件出示)
让生连一连,说说是怎样想的?
2、找朋友 (课件出示)
先让学生连一连,再说出想法。
(三)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练习十七第3题
说清图意,再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计算加减两步式题,要认真看清楚算式里面有没有小括号,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就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板书设计: 小括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