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9 中国现代精神文明
1、 中国现代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 毛泽东思想
形成 过程 诞生 国民大革命 时期 毛泽东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阐明了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十年对峙时期 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成熟 抗日战争时期 (1)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 (2)1945年,中共七大讲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1)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革道路 (2)阐述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主要 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政党、军队建设,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外交、统一战线等理论
实践 活动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集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
2、 邓小平理论
形成 过程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982 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987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 “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 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主要 内容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 发展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和平统一等
实践 活动 开创和引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指导思想,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形成 过程 (1)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主要 内容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历史 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2、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两弹一星 (1)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2)1970年,中国将“东方红Ⅰ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3)1975年,又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东方魔稻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早教水稻品种“南优2号”
计算机技术 (1)1983年,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机诞生 (2)1997年,“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航天技术 2003年,中国自行设计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 新中国的教育
扫盲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扫盲教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98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
义务教育 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高等教育 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背景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含义 (1)“百花齐放”: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2)“百家争鸣”: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实施 过程 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曲折:“文革”时期文学艺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 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双百”方针
经验 教训 (1)“双百”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基本方针 (2)放弃“双百”方针,科学文化就会受挫、凋零 (3)遵循“双百”方针,提倡艺术民主、学术自由争论,科学文化就会出现繁荣局面
归纳综合: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思想 理论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标志性 会议 同盟会成立大会 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核心或 精髓 民权主义 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执政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决的 问题 民族独立、民主共和、民众生存 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发展 1924年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取得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
地位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使中国人民醒过来 指导革命和建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指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
【学以致用】
1、毛泽东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是完全可能的”。即使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这主要说明了
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需的结果
B.“大跃进”运动有利于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
C.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
D.应该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两弹一星”是在当时美苏争霸和中国国防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制定的科技发展战略,故A项正确;“两弹一星”不属于“大跃进”运动,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可知当时我们并不是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故C项错误;中共八大已经确立了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不是发展国防高科技,故D项错误。
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主要源于( )
A.适应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
B.适应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C.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调整
D.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
【答案】D
【解析】从“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发展是硬道理”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变化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是不断探索并发展完善的,故D项正确。
3、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B.“摸着石头过河”
C.“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D.“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邓小平对改革的态度,没有谈及市场经济的问题,故A项错误;“看对了,搞一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说明邓小平主张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左”和右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对待改革的态度,没有涉及改革的实质,故D项错误。
4、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 )
A.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D.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答案】D
【解析】A、B、C三项表述都过于片面,故A、B、C三项错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时代的宏观概括,较为全面,故D项正确。
5、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
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
【答案】C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故A项错误;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为中国进入联合国提供了可能,但并非主要条件,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可知中国核试验成功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且史实错误,故D项错误。
6、2016年“两会”指出,今年是中国航天大年,新火箭新飞船升空,同时还有新的发射场启用等。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国历史上曾拟定了57项重点任务的科技发展规划,其中特别强调发展当时最先进科技的重点项目:
这一规划最有可能制订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
C.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初期 D.科技体制改革实行之后
【答案】B
【解析】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看,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成就,半导体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重点发展的科技成就,故可以推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6年制订的《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故B项正确。
7、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尚在这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
B.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C.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强调了航天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能说明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故A项错误;材料与中国在世界航天业的地位无关,故B项错误;“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说明航天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故C项正确;材料与中国打破大国空间技术的垄断无关,故D项错误。
8、郭沫若认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期”,范文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面对这两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毛泽东在当时没有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他认为解决历史问题应该( )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百家争鸣”
C.“百花齐放”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答案】B
【解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指文化之间的古今继承与中外交流,材料中是对历史分期的两种观点,不属于文化继承与交流,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是“双百”方针中的内容,是指学术问题要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故B项正确;“百花齐放”是“双百”方针中关于文学艺术领域的主张,与材料中的学术问题不符,故C项错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对传统和外来文化的态度,故D项错误。
9、“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其中的两个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 )
A.学风淡化 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
C.价值观扭曲 D.科学发展滞后
【答案】C
【解析】材料主要讲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电影《决裂》中的两个情节,由此可推知电影《决裂》会导致学风淡化,但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故A项错误;知识分子地位下降早就已经体现出来了,也不是这部影片的影响,故B项错误;这部影片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价值观的扭曲,即人们对事情判断标准的扭曲,故C项正确;科学发展的滞后不是电影带来的问题,故D项错误。
10、邓小平1975年9月26日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为此,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 )
①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 ③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④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1965年,中国就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故①错误;1977年,在邓小平的倡议下,恢复全国高考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的倡议和影响下,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故②③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袁隆平闻言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材料二 天宫二号即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将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天宫二号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包括释放伴飞小卫星,完成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的对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于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与神舟十一号飞船对接。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的原因。
【答案】(1)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在世界范围推广,被许多国家引种,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2)原因:国家实力的强大;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广大科技工作者献身科技事业;航天科技发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1)结合所学知识,从对中国粮食问题和世界粮食问题的解决方面回答即可。
(2)原因的分析主要从国家政策支持、经济发展、技术发展及科技人员的努力等角度来展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