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6章章末测试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规律
B.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成功测出了引力常量
C.笔尖下发现的行星是海王星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短
B.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C.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椭圆轨道的对称中心处
D.所有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均相等
3.若金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之比为n2,将它们绕太阳的公转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金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
A.24n天 B.365n天 C.24n3天 D.365n3天
4.若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结合下表可知,火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A.1.2亿千米
B.2.3亿千米
C.4.6亿千米
D.6.9亿千米
5.2018年7月25日消息称,科学家们在火星上发现了第一个液态水湖,这表明火星上很可能存在生命。目前,美国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正飞往火星,预计在今年1月26日降落到火星表面,假设该探测器在着陆火星前贴近火星表面运行一周用时为T,已知火星的半径为,地球的半径为,地球的质量为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则火星的质量为
A. B. C. D.
6.、为相距遥远的两颗行星,距各自表面相同高度处各有一颗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纵坐标表示行星对周围空间各处物体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物体到行星中心的距离r的平方,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周围的a与的反比关系,它们左端点横坐标相同,则
A.、的平均密度相等
B.的第一宇宙速度比的小
C.的公转周期比的大
D.的向心加速度比的大
7.嫦娥四号探测器计划在2020年前发射升空,主要任务是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假设嫦娥四号探测月球时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在轨道1上时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1,速度为,在轨道2上时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2,速度为,引力常量为G,则根据题给条件可以求得
A.月球的质量
B.月球的密度
C.嫦娥四号在轨道1上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
D.嫦娥四号在轨道2上受到的月球对它的引力大小
8.为了探测X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总质量为m1),在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2(引力常量为G)则
A.X星球的质量为
B.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C.登陆舱在与轨道上运行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D.登陆舱在半径为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二、填空题(共2小题)
9.如图所示,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绕地球做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R,a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等于R,周期为Ta,b卫星离地面高度为3R,则a,b两卫星运行周期之比Ta:Tb是=______________;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地面同一点正上方,则a至少经过=______________时间与b相距最远?
10.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及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T和R,某近地人造卫星(忽略高度h)绕地球转动周期为t,(提醒:引力常量为G;球体积V=)则太阳质量M=___________;地球密度ρ=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1.若嫦娥三号卫星在离月球表面为h的空中沿圆形轨道绕月球飞行,周期为T。若月球半径r,引力常量为G。试推导:
(1)月球的质量表达式;
(2)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3)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1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星球A和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和B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L。已知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A和B分别在O的两侧,引力常量为G。求:
(1)A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B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2)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13.月球绕地球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H,不考虑自转。
(1)求月球绕地球运动的速度v的大小和周期T;
(2)月球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H约为地球半径R的59倍。
a.求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的大小;
b.我们知道,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1/6,即,分析说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之间的不一致是否矛盾。
参考答案
1.C【解析】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规律,选项A错误;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成功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B错误;笔尖下发现的行星是海王星,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C。
2.A【解析】A、由公式=k知,离太阳越近R越小,行星运动公转周期越T越短,故A正确;B、由开普勒第一定律可得,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椭圆运动,且是在不同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故B错误;C、由开普勒第一定律可得,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处,故C错误;D、同一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均相等,故D错误。故选A。
3.D【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解得:,故选D。
4.B【解析】由表中数据知T地=1年,T火=1.88年,由得,r火=≈2.3亿千米,故B正确。
5.A【解析】探测器在着陆火星前贴近火星表面运行,有,将探测器放在地球表面,,可解得火星的质量,故选A。
【点睛】本题抓住:地表的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高空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联立解题。
6.D【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行星对周围空间各处物体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为:,它们左端点横坐标相同,所以P1、P2的半径相等,结合a与r2的反比关系函数图象得出P1的质量大于P2的质量,根据,所以P1的平均密度比P2的大,故A错误;第一宇宙速度,所以P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2的大,故B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周期表达式T=2π,所以s1的公转周期比s2的小,故C错误;s1、s2的轨道半径相等,根据a=,所以s1的向心加速度比s2的大,故D正确;故选D。
7.ABC【解析】令月球的半径为R,则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①②,可解得月球的质量③,由此式可解得月球的半径④,由③④联立可求出月球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月球的密度也能算出;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在轨道1上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因为月球半径能求出,所以在轨道1上的向心加速度也好求;在轨道2上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因嫦娥四号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求出嫦娥四号在轨道2上所受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故D错误,ABC正确。
8.AD【解析】A项:研究飞船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故A正确;B项:根据圆周运动知识,只能表示在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向心加速度,而不等于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B错误;C项:研究登陆舱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表达式里M为中心体星球的质量,r为运动的轨道半径,所以登陆舱在r1与r2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故C错误;D项:研究登陆舱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表达式里M为中心体星球的质量,r为运动的轨道半径,所以登陆舱在r1与r2轨道上运动时的周期大小之比为,所以,故D正确。
9.1:
【解析】(1)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有:,可得,所以;由,可知:,即a转动得更快,设至少经过时间t两卫星相距最远,则由图可得: ,解得。
10.
【解析】地球绕太阳公转,由太阳的万有引力提供地球的向心力,则得:,解得太阳的质量为:;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人造卫星的向心力,则得:,解得地球的质量为:,地球密度:。
11.(1) (2) (3)
【解析】(1)嫦娥三号围绕月球做圆周运动时,有:
解得:
(2)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
解得:
(3)在月球表面,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解得:
12.(1) (2)2π
【解析】(1)令A星的轨道半径为R,B星的轨道半径为r,则由题意有
两星做圆周运动时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则有:
可得,又因为
所以可以解得:;
(2)根据(1)可以得到:
则:
13.(1) (2)a. b.不矛盾
【解析】(1)设地球表面一物体的质量为m0,地球质量为M,月球的质量为m,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在地面表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
根据。
(2)a.根据,又
将v和H代入得,;
b.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月球对月球表面物体的引力产生的,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是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产生的。所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之间不一致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