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第六课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实验教学是促进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具体规律直观贴切的研究,同时也是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最好锻炼方式,所以科学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学生是科学活动的主体,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能获得成长,让他们将自己的前概念获得修正,形成积极的最近发展区,同时体验到进步和成长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本课是运用5E教学模式开展的科学探究课。通过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5E教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材分析
??? 本课教材内容属于地球科学领域中关于土壤是如何形成变化的知识,前面的教材已经展示了地球表面变化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岩石圈形成后受到风化产生土壤,土壤在人类生存中具有巨大的意义,可是土壤容易被多种力量侵蚀,导致一定的环境改变和破坏,如何控制这种改变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价值。本课后面需要学生理解这种侵蚀的规律,以改进和设计自己的家园。这是对于人类环境保护的技术理解的基础,也是学生对地球大环境的土壤循环一种认识。通过本课的模拟实验,能让学生明白一种科学探究的方式,发展学生实验操作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理解土壤被侵蚀的基本现象和过程。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了土壤的价值和对人类的意义,对于土壤形成过程也是有了较明确的认知。同时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判断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但是这种判断是一种基于想象的猜测,具体在侵蚀过程中,是如何影响的,影响的程度有多大,有哪些方法可以用理性的和明确的方法获得验证,学生还是不能明白的。所以本课教学强调哪些证据能说明坡度,植被覆盖,降雨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能一种有实证和具体描述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的严谨的科学论述和判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2.知道侵蚀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使土地流失,改变环境而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3.明白保护森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设计实验和汇报交流中反思和修改实验方案,获得更严谨的科学实验。?
2.能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结论推测自然界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水土流失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2.了解水土流失带来的灾害,及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等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在实验中明确坡度的大、无植被覆盖、降雨量大等条件会加大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教学难点:
解释水土流失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分组实验准备:
铁架台、湿润并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长方形水槽、塑料薄膜、降雨器(两个饮料瓶,瓶底上分别扎三个孔、一个孔)、不同高度的垫高材料、水、烧杯、实验记录单、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参与
激趣导课
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1.播放视频《黄土高原》,视频后PPT出示截图,师:通过视频介绍,大家猜想一下这片土地为什么会这样?。
2.为了验证刚才同学们的猜想,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土地被侵蚀是否跟这些因素有关。并出示课题。
1.学生观看视频
2.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猜想
让学生具体描述看到的状况。并渗透侵蚀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使土地流失,改变环境而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二、探究
实验设计和要点明确
1.交流修正实验方案
?
?
2.实验要点明确
①证据收集
②实验注意事项
?
3.实施实验计划
时间6分钟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现在就一起来交流。
学生交流实验设计方案,教师引导评价修正。
2.师强调要点:
①你们的猜想是什么?
②计划怎样验证猜想?
③在验证时要注意什么(实验组、对照组条件)
? 大家预计能获得的证据有哪些?板书证据收集(降雨前、降雨后的土地,径流颜色,含沙量)
介绍实验装置、提出实验注意事项。
3.让学生开始操作实验并记录,教师计时、播放背景音乐并巡视指导。
1.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计划,交流自己的实验计划。
学生修正其他同学的实验计划
?
2.学生明确实验要求和要点:
要控制的可能有影响的因素有:坡度,植物覆盖,水量。
观察记录降雨前、降雨后的土地,径流颜色,含沙量
?
3.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发现。
1.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中,往往会出现这种那种问题,导致实验出现偏差,可是时间又不是很充足,所以应该在实验操作前,将这个实验最关键的地方让学认识到位。
2.这个实验的变量较多,让学生充分思考,尽可能讲出会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同时将坡度,植物覆盖,水量三点集中提出和分析,在分组实验时能避免失误。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探究提供可能。
?
3.实验中学生往往比较激动,所以利用背景音乐改善学生的心态和创设更好地实验环境,并为后面停止实验进行汇报的管理提供一种操作控制方式。
三、解释
解释描述实验现象,获取理性的科学认识。
1.汇报
2.质疑
3.小结
1.停播音乐,组织汇报。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用投影展示记录单,并向全班同学解释,自己小组的发现。
要求表达出不同侵蚀程度的证据和现象。
?
?
2.其他学生质疑提问。
?
?
3.小结: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1.小组学生上台汇报自己的发现,
有植被覆盖的土地不容易被侵蚀,因为我们发现喷洒到有植被的土壤时,我们接受的水比较干净,不很浑浊,水中的杂质和沉淀也比较少,而且流下来的水比原来的水要少了一些……
2.其他学生提出一定的质疑问题
?
3.明确坡度的大、无植被覆盖、降雨量大等条件会加大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1.学生的解释描述要求是在证据的基础上进行,用证据来说明原理。所以我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作为关键,进行汇报交流。
?
2.科学需要理性的思维,所以我让学生对汇报的小组进行质疑,完善修正学生的分析。
?
四、迁移
根据课堂学习知识分析原因,并想出处理的策略
?
1.PPT黄土高原相片,师:刚才我们看过黄土高原的视频,现在大家能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分析它形成的原因吗?
2.假如,我们现在成为了环境设计师,那你会有什么策略去改善这种情况呢?
1.学生回答没有植被保护,下雨容易冲走沙石等?
?
?
2.学生分组讨论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找出对策。
当我们掌握一种知识和能力时,需要进行一定的应用和巩固,融入自己的旧知,在新情景中使用新知识,能提高对新知识的建构效率。
?
五、评价
定位自己的学习
体验成长的快乐并延伸拓展?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收获?
2.事物往往有两面性,侵蚀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会不会也带来好处呢?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课后查找资料学习。
学生将自己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一次扫描,明确课堂学习内容。
1.学生的每一次学习都应该是一种进步,这种进步能让学生获得成长的快乐,获得探究欲望的满足,让学生体验到这种快乐,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同时根据遗忘的规律,一节35分钟的课末进行小结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率。
?☆板书设计
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因素 坡度的大小 有无植被覆盖 降雨量大小
证据收集 实验注意事项
降雨前土地 用量杯接好径流
降雨后土地 两水瓶相同高度
径流颜色 一人同时、同力量挤水
径流含沙量
?☆实验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