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27 11:2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行 路 难 (唐)李 白
行 路 难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逢大唐帝国的鼎盛时期,夙有“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渴望得到君王的赏识,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天宝元年,他42岁,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准备大显身手,建立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这便是《行路难》的写作背景。
这是《行路难》三首的第一首,一般认为是天宝三载(744年)诗人退出朝廷之后、离开长安之前的作品。
行 路 难
李白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乐府题解》云:“《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此作的题旨也相类,但全诗却悲而不伤,自有豪气英风在。
李 白 图 片
太白醉酒图
行 路 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读准字音
金樽zūn 珍羞xiū
投箸zhù 心茫máng然
冰塞sè川 垂钓diào
碧bì溪上 歧qí路
云帆fān 济jì沧cāng海
通假字:“羞”通“馐”,指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重点词句
(1)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
(2)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玉盘: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3)投箸:丢下筷子。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无所适从。
(4)太行: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忽复:忽然又。

(6)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安:哪里。
(7)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会:当。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济:渡过。
翻译诗句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珍贵值万钱。
我心情愁烦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是多么的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吕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啊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如今身在何处?
相信总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行 路 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写器皿贵重 写酒馔佳美

“斗十千”、“值万钱”极言宴饮的丰富、奢华。

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后句用《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的典故。
可见“巧铸灵运”之妙。
行 路 难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下酒杯,投开双箸,猛地腾身而起,拔出寒光闪闪的长剑,前后左右,茫然回顾,内心是无限的寂寥、怅惘——“举杯消愁愁更愁”啊!
行 路 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人回首往事,展望前程,眼前浮现的是一派艰险可怖的景象。开元十八年,诗人抱着“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的自信,“西入秦海,一观国风”,可是得到的却是“冷落金张馆,苦雨终南山”、“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鲍照《舞鹤赋》中“冰塞长川,雪满群山”正是李白这两句诗点化脱胎的所在。
行 路 难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两大典故:
☆商朝末年的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之滨垂钓。
☆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乘舟过日月旁边。
吕尚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诗人梦寐以求的就是象两位先贤那样,受命辅弼圣明之君,做一番济世拯物的事业。


行 路 难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久郁诗人胸中的不平,再也压抑不住了,突如洪水出闸,一发而为“行路难”的连声浩叹。诗人大声疾呼:“多歧路”——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而今在哪里啊?写到紧要之处,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的视野。
行 路 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结句却又使诗境豁然开朗,诗人的心飞向未来,他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穿越广阔的海面,向远方驶去……
用典: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宋书》记载:宗悫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与《行路难》同时之作有《梁园吟》,其末句“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与此诗末句思想感情如同一辙,反映了当时诗人壮志未酬、雄心不泯的自勉。
问题探究
1、分析诗人的心理变化历程。
①欢乐;
②内心苦闷抑郁;
③昂扬、明朗;
④阴沉、低落,再度 陷入苦闷彷徨之中;
⑤复又振起,表示了对美好前景的热忱希望和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重新唱出高昂乐观的调子。

2、分析细节描写。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形象地揭示了英雄失意、抑郁悲愤的愁怀。
3、分析象征手法。
“冰塞川”、 “雪满山”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象,以路途艰险比说世途艰难。


4、分析典故。
① “垂钓碧溪上” “梦日边”吕尚和伊尹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抱负,表现对前景的希望与信念。
②“长风破浪”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铸造出一个雄姿英发、勇往直前的壮士的形象。
名句赏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我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写照。现在经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和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
小结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 一方面,长安两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产生了进退失据、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反复感叹:“行路难!行路难!”

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移及历史上一些贤人最终得到明主重用的事例,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相信自己终会有乘风破浪之时,显示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 ?? 全诗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和失望与希望的复杂心情,充满着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一种昂扬奋进之志。这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

主题思想
全诗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和失望与希望的复杂心情,充满着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一种昂扬奋进之志。这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
行 路 难

作业:背诵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