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议 论 要 言 之 有 据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
回顾学过的课文,分别摘出一例,填入下表
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
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三皇五帝,腐草为萤的例子
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什么是有据?
论据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敬业与乐业》
《怀疑与学问》
什么是论据?什么是有据?
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
有据就是要有论据。
论据类型:
一、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科学数据等。
二、道理论据:指用来作为论据的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切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包括名言警句,科学理论及俗语等
此类试题的考查方式主要有:
1、辨析不同类型的论据及其与论点的关系。
2、概括论据和为文章补充恰当的论据。
例文引领:
下面这些论据,你看出有何问题吗?
1、李煜在人生失意的时候感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一生征战无数,令匈奴对他闻风丧胆。
3、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乌江自刎。
温馨提示:可以从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上思考
技巧归纳一:论据要真实,不能张冠李戴,不可虚构
想象。
例文引领:
下面一些论据,你看出有何问题吗?
九年级五班一位同学八年级时报名参加了学校乒乓球训练小组,开始练球时,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她并不适合这个训练小组,但她并没被挫折吓倒,更加发奋努力,最终在中心校体育运动会中获得了乒乓球比赛的冠军。
温馨提示:从论据选择的角度考虑
技巧归纳二:事例要典型(最好是名人名家的事例)
例文引领:
请看下面的观点和事例,说说你的感受和改进建议?
论点:有志者,事竟成。司马迁从小就随任太史令的父亲读《春秋》、《尚书》,20岁开始漫长而艰辛的游览考察,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的名人旧址,接着继承父业,立下志向,要写一部“成一家之言”的史书。大量阅读国家藏书、历史资料。受宫刑后,他想到了死,但他又想到著述还没完成,不能轻于一死,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夙愿。最终写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温馨提示:从议论文中的事例叙述特点考虑
问题诊断:
事例叙述过于细致,不符合议论文中叙述的要求
技巧归纳三:事例要简明、概括。(谁+怎么样+结果)
对症下药:本事例可概括为:
任何一个事件,把他转化为事实论据,都要有三个必备的组成部分:
一是“谁”
二是“怎么样”
1、概括地阐述整体事件;
2、“怎么做的”,体现事件结果产生的根本动因
或者是根源;
三、结果
人物所处的时代或时间、人物的身份、做事的地点是辅助因素,可写,可不写。
围绕“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中心,用简明的文字,把以下材料作为论据叙述出来。
(1)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2)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3)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和了极大的威力,在旁边一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4)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的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5)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废寝忘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的却是数百次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不断更换原料,改进方法,最终发明了炸药。
例文引领:
请看下面的观点和事例,哪一个事例能证明观点?说说理由?
观点:成功离不开勤奋
事例1、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事例2、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虽以残暴闻名于世,但他勤于政事却是值得称道的。传说他每天必须看120斤的竹简文书,看不完就不休息。秦国得以结束诸侯割据的状态,统一全国,和秦始皇的这种勤奋精神是分不开的。
技巧归纳四:事例和观点要统一。(事例能证明观点)
例文引领: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你发现问题了吗?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吃不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里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考弟弟接济;苏联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 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事实论据)
(论点)
( 分析?)
存在问题:叙而不议,堆砌材料。
技巧归纳五:处理好叙述和议论的关系。
分析是联系论据和论点的桥梁,只有通过理性分析,揭示论据和论点的关系,文章才有说服力。
怎样使用好议论文中的论据?
一、在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
列举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都要真实准确。
二、 事例要典型(最好是名人名家的事例)
三、事例要简明(谁+怎么样+结果)
四、事例和观点要统一。(事例能证明观点)
五、处理好叙述和议论的关系。切不可叙而不议,堆
砌材料。
根据所学,赏析 :品味瑕疵[xiá cī](导学案)
提示、要求:以第二段和第三段为例,从论据使用的角度去赏析,可以采用以下形式赏析:
文章第 段 ,举了 的事例 有力地证明了
的观点 。
文章第二段举维纳斯断臂和李煜的例子,有力证明了“瑕疵铸就别样的美”的观点。
文章第三段举司马迁身受大刑完成《史记》,卓别林因貌丑遭拒终成喜剧大师的例子。有力证明了“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的观点。
一、下面一段文字,缺少对事例的分析,请结合本段论点加以评析,使文章有理有据。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吃不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里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考弟弟接济;苏联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
他们都是幼时贫困而后天成才的人,寒门出学子,寒门促使他们自立自强,坚韧不拔。由此看来,穷困本身并不可怕,关键看你对他的态度,对于弱者而言,它是绊脚石,拦路虎;而对于强者来说,它是奋进的催化剂,成长的阶梯。课件贫困是一笔财富。
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
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 ,
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
当左丘明双目失明后创作出《左传》;当孙膑遭受刖刑后写出《孙子兵法》;当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写出《史记》…
三、为下面的观点补写论据(事实或道理):
观点:成功离不开勤奋
1、“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2、爱因斯坦读中学时成绩并不好,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学习也不出众,毕业后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在瑞士伯尔尼利局当了七年职员,就是在这七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学习工作着,利用业余时间勾划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其实,这些大科学家都不是什么神童、天才,只是由于他们比别人更爱学习,不懂就问,深入思考,并且能在别人玩耍的时候多挤出时间,刻苦学习,实践。
准:
扣:
简:
析:
材料真实 来源明确
灵活选材 有的放矢
简明扼要 惜墨如金
论点论据 水乳交融
根据本节课的积累,以“成功离不开勤奋”为中心论点写一篇作文。要求:
1、观点要鲜明;
2、论据要充分、要典型;(事实和道理能证明观点)
3、处理好事例和观点、叙述和议论的关系。(注意分析)